分享

黑匣子的黑暗历史

 真友书屋 2014-07-21

7月17日,原定由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班机马航MH17在靠近俄罗斯的乌克兰边界地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罹难。记录当时飞机飞行情况的黑匣子,至今去向成谜。

所谓黑匣子,并不是航空术语。当人们不知道一个机器、物件、或者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而只是知道其输入、转化和输出的特点,人们会称之为黑匣子。显然,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舱通话记录的飞行记录器不应该被称作黑匣子。事实上,在航空业界,也没有人叫通常是橙色的飞行记录器为黑匣子。

没有人可以肯定黑匣子这个名称的来头,但大致有这几种解释。

二战中的英国战机

一种解释是起源于二战时英国皇家空军的术语。在1940~1945年的一波新电子技术发明潮中,Oboe(一种雷达盲目轰炸和导航系统)、GEE(一种导航系统)和H2S雷达等都作为常规设备装配在飞机上。这些装备基本上都用一个手工制作的黑色金属盒子装着,以防反射。这时候,每件“新”设备都被称为“黑匣子”或“魔术盒”(box-of-tricks)——也包括飞行记录器。一种泛称慢慢演化成对飞行记录器的专称。

另一种是,被认为是第一个现代飞行记录器发明者的戴维·沃伦博士的一次会议上,有个记者说:“这(飞行记录器)真是一个了不起的黑匣子”。

上面两种解释可以糅合在一起,变成一种解释。

还有一种解释是,飞行数据记录器的早期设计是用胶卷来记录的,而这就要求记录器的内部要完全没有光,以防曝光过度让记录受损。这类似于摄影师的暗室原理。

世界上第一种以喷气引擎为动力的民用飞机——“彗星”号的原型机

不管叫什么,黑匣子的设计是为了“事后检讨”。1953~1954年,哈维兰“彗星”号客机发生了多起致命意外,促使了黑匣子的问世。人们希望这个可以记录飞机飞行情况和驾驶人员通话的仪器,能让人们知道飞机发生意外的原因,以及为日后飞机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为了让黑匣子真正起到作用,黑匣子的保护层都被做得非常坚固。根据欧洲民用航空设备组织的标准,一个黑匣子要能够承受3400g的重力加速度和10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且黑匣子还能在一定时间内发出信号,以便人们能够找到它。

但可惜的是,MH17的黑匣子去向成谜。不过这次黑匣子失踪可能要归结于人为因素。但实际上,失踪的黑匣子并不只有这一个。也是在马年,马航的另一架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全员罹难。多国派出搜救队伍打捞黑匣子无果。

维基百科上一个名为“List of uncovered flight recorders”(未能找到的飞行记录器一览表)的词条还列举了17次找不到黑匣子的空难。这还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

其实,即便能打捞到黑匣子,往往对查明真帮助不大。在空难中被找到的黑匣子有可能被严重毁坏,而不能读取数据,或者因为电力不够而导致数据遗失。

就算完好无缺,找到的黑匣子也不一定对还原意外事件起到帮助。因为黑匣子只可以保留两个小时的舱内录音。在两小时容量用完后会从头开始覆盖,所以记录的永远是最后两小时的录音。MH370失联时,驾驶舱里的关键通话却发生在坠毁前的两小时之前。

可以说,现在所用的飞行记录器的设计实在是太旧了。早前的MH370事件便暴露了这种设计的弱点。然而,这次在网络时代发生的空难,或者能给黑匣子带来技术上的革新。

在2009年震惊全球的法航447空难发生之后,黑匣子在两年后才和残骸一同被打捞到。当时就有升级黑匣子的呼声。而近来热门的云技术或许能给黑匣子升级换代带来新的思路。

亚洲航空公司总裁费尔南德斯就曾表示,新一代黑匣子可借助云端技术接收数据。这样航空公司几乎每分钟都能获得飞机最新位置,而飞行员是无权切断这一系统的。

克林顿时期主管美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的前副助理国务卿麦基也表示过,航空业需要从MH370客机失联事件中吸取很多教训,推动技术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将黑匣子数据转移到云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