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带来的变化 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相一致 – 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选择 – 转变单纯技能教学的倾向,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 尤其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性 克服了单调、枯燥的传统田径教学 – 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兴趣 – 器材新颖奇特,安全适用 – “跑跳投”练习充满趣味 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发展(效果有待验证) 趣味田径教学的基本评价 促进身体的发展 –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锻炼,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有所提高,可以认为对学生的身体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运动技能的发展 – 在多样性跑跳投练习中,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发展;然而,练习中的“动作技能”的发展缺乏针对性 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 饶有兴趣的趣味田径游戏,有助于学生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得到有益的帮助 趣味田径带来的新问题 在充满兴趣与激情的多样化游戏中,教师干什么?教什么? 趣味田径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学生学什么?将获得怎样的发展? 趣味田径怎样进行本土化、地方化改造? 在学习、领会、推广趣味田径的教学实践中,先期的研究重心在“趣味”,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田径”了! – “趣味田径”的使命 体育课不缺游戏 – “趣味田径”若仅追求“趣味”,则背离“田径”,成为一般意义的“游戏”。 趣味田径的两大使命 – 以充满趣味(playful)的“跑跳投”,使学生得到基本活动能力的锻炼,健身健心; – 在饶有趣味的“跑跳投”中,发展“田径运动”的基础技能(basic-skill),培养“田径人口” – 趣味田径的技能何在? 走跑跳投的动作方式 – 规范性动作:人体运动的合理性要求 – 原理性动作:与田径运动技术原理一致性 – 拓展性动作:在已有技能基础上的变形动作 (小学生)动作技能学习的基础 – 感觉统合(运动认知) – 协调性 – 柔韧性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主要分为平衡统合、触觉统合、本体感统合、视觉和听觉统合五大方面。 人类自下而上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是触觉、前庭平衡觉和运动觉。 运动觉(又称本体感觉)是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韧带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感觉统合训练要点 固有平衡训练 – 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本体感训练 – 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启示 – (有研究表明)人在平衡状态下形成的动作技能可以记忆终生。 – 不平衡的动作技能,表现为不协调。 协调性 建立在感觉统合基础上,神经系统支配运动系统的能力。 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精细程度。 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泛化、分化、自动化。 肢体的柔韧性,决定动作的幅度;强化刺激本体感受器;影响协调性的发展(幼儿、儿童) 柔韧性 柔韧性是肌肉、韧带的伸展性。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缺乏柔性性练习。即缺乏内容,更缺乏方法。 儿童(小学)时期缺乏感觉统合、协调性、柔性性练习,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孩子们越长越僵(柔韧)、越长越笨(协调)。 儿童少年的生物性(解剖生理)特征 运动系统 – 骨骼有机物比重较高,弹性大,硬度小。 – 肌肉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比成人快。 呼吸循环系统 – 心脏的重量与容积,按体重百分比,与成人相近。 – 安静心率较高。 – 心输出量小,但按体重百分比,比成年人大。 – 肺通气量比成人少,但按体重百分比,比成人多。 神经系统 – 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抑制过程不完善,尤其是分化抑制能力差。 体育锻炼对儿童的生物性影响 运动系统 – 人体自然生长与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发育难以区分。 – 不能用成人运动训练的模式施教。有危险! 呼吸循环系统 – 心脏、肺、血管的发育,与运动对其的影响难以区分。 – 不能借用超量恢复理论。有危险! 神经系统 – 泛化占主导,兴奋过程占优势。 – 可以采用运动的方式,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早期形成分化抑制。 – 感觉统合、协调性、柔韧性等练习有积极作用。安全! 题外话:“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力量:身单力薄 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耐力:心肺功能幼稚 柔韧:骨骼生长快于肌肉。越长越“僵” 灵敏(协调):泛化占主导,越长越“笨” 可以“有效”影响的部分是: – 柔韧性与协调性 – 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趣味田径动作技能中教师的事: 规范性动作 – 正确的示范;错误的示范;夸张的示范 – 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动作合理性设计(重点、难点;要点、要求) – 跑:步长与步频 – 跳:蹬地与摆臂 – 投:姿势与超越 原理性动作 – 与田径运动项目的技术原理相一致,设计教学 – 各类跑跳投练习均要体现田径项目技术的特征 – 案例: 跨栏;跳高;撑杆跳远;快速跑; 拓展性动作 – 在上述动作技能基础上,进行变异与拓展 多种形式的跑 多种形式的跳 多种形式的投 组合练习 – 这方面现在做的较好,也就是先前我们做的“田径健身” 结语 在趣味田径教学中,关注学生在动作技能的规范性、原理性、拓展性等几方面发展,我们教师的“教”就“有事可做”了。 在趣味田径教学中,关注学生在动作技能学习中得到感觉统合、协调性、柔韧性等几方面 发展,我们的孩子就“有所得”了。 趣味田径如何凸显“田径”的内涵,是我们共同面对的“真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