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女儿助我上大学
2014-07-21 | 阅:  转:  |  分享 
  
我和丈夫都是老三届下放知青,他66届高中,高我一届。上大学,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但“文化大革命”剥夺了我们这一代人上大学的权力。72年推荐上学的时候,我没那个福分。77年恢复高考,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丧失了上大学的基本条件。我失望、痛苦,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我先生可以。

鼓起勇气和他父亲商量考大学的事,老头子一句话让我先生彻底死了心:“你上学,谁替你养活孩子”?按政策规定,工龄满五年,才可以带薪上学,而我们插队不算工龄,上来不够五年,不能带薪上学,单靠我一个月36元的工资,根本养活不了四口之家。84年春天,我先生即将从南工毕业,我又做起了大学梦。时我已经37岁了,超过了上大学的年龄,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庭主妇,我不能像老公一样去外地求学。无意中,看到了市电大的招生通知,年龄放宽到40岁,觉得挺适合我,赶忙找领导,提出了上学要求。领导非常体谅我的心情,同意我参加入学考试,考上了,就可以脱产、带薪上学,但没考上之前,工作不能丢。我欣喜若狂,赶忙拿起丢了18年的书本,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的复习起来。

84年,大孩子即将小学毕业,小女儿小学二年级,为了让我能考上学校,大女儿学会了做饭、炒菜,小女儿也会摘菜,洗碗。小小年纪,把家务事担了起来,就等于送给我好多的复习时间。

经过两个月的拼死准备,五月份的考试,我以高出分数线60多分的成绩,被录取了。

9月3号交接完工作,9月4号到学校报到上课。那天,天上下着瓢泼大雨,我的心里却阳光明媚。

从82年底开始,年老多病并孤身一人的父亲就住我这儿,一住就是14年。每到冬天,总要犯病住院,这种时候,是我最难的时候。因为在这个城市父亲只有我一个女儿,没有人能够帮得上我。

好不容易得到的上学机会,我如饥似渴。但家务缠身,有时连正常上课都保证不了。我就把家务的时间当成我学习的时间:不管是做饭还是洗衣,不管是拖地还是抹桌子,旁边都要放本书边干活时抽空看一眼,然后念念有词,用心背诵、记忆、思考。我家离学校十多里路,自行车快骑也要50多分钟,这五十分钟也是我学习的好时间:事先把需要掌握的要点记在卡片上,出门前在口袋里装几张,骑车时抓住空隙瞄上一眼,然后背诵、思考、记忆,这样的学习,我感觉比坐着不动看书效果还好。全班三十二人,我年龄排老三,但考试许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我,他们很佩服我,不知我有什么法宝。

我们两年学习14门功课,学习得重点都放在考试科目上,有些开卷考的科目平时则看得不多,特别是世界历史,外国的人名、地名都那么长,叽哩咕噜一大串,看了也记不住,即使开卷考,那么厚的一本书,到那里找去?还不是大海捞针?怎么样才能很快地找着呢?我想到了规律和顺序,只要有了规律和顺序就好找了,于是我就想把所有人名、地名、战争名的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按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起来,在后边标上所在页数,只要考试卷上出现人名、地名、战争名,我就能很快按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找到所在的页数。这种办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一致要求把它整理复印,每人一份。

找是好找,把书走马观花看一遍,把属同一个字母的记在同一张纸上就行了,但弄好后,乱七八糟十几张纸,不成样子,于是我女儿就给我当秘书,专门负责整理、抄写。女儿的字本来就写得很好,再加上她的认真、细致,弄出来确实漂亮,班同学人人夸。

世界历史考试成绩出来后,别的班有很多人要补考,我们班却没有八十分以下的。

以后,再有开卷考的科目,我们都照此办理,效果都很好。

上了两年的电大,女儿给我们当了两年的大学助理。毕业时,班长还提议全班同学,谢谢我的女儿。

是的,谢谢你,我的女儿。我不会忘记,我的电大文凭里有你的功劳。















































献花(0)
+1
(本文系liu47061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