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雨林修养馆 2014-07-21

 

        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全线建桥梁320座,总延长米为16520米;隧道22座,总延长米8898米;兴建车站93个;建设房屋总面积37.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
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6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铁路建成后,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提供无息贷款,予以技术合作援助,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或提供咨询。截止1999年底,累计派出专家近3000人次。
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出口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这条铁路也为支援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68年4月12日,第一批援助坦赞铁路的中国工程勘测队乘坐“耀华”号远洋客轮从广州的黄埔港正式起航。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68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远洋客轮上的中国工程勘测队员。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68年,坦桑尼亚,在崇山峻岭之间徒步勘测的中国工程勘测队。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10月26日,坦赞铁路正式开工。图为开工典礼现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七十年代,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远洋客轮上的500名中国援建工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抵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的中国远洋客轮。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抵达坦桑尼亚达的中国铁路施工人员。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等车前往施工地的中国施工人员。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乘车前往施工地的中国施工人员。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1年,坦桑尼亚,运送设备的卡车驶离达累斯萨拉姆港,前往铁路施工现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街道上汽车里的中国施工队员。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卡车上的铁路施工设备。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达,修建坦赞铁路的中国铁路施工队。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铁路施工现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铁路施工现场,车轨上的起重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铁路施工现场,车轨上的起重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铁路施工现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铁路施工现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3年,坦桑尼亚,铁路隧道。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3年,坦赞铁路隧道内的施工。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3年,铁路施工现场,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与中国官员。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3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铁路接通。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达,前来访问的中国铁道部长吕正操。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达,前来访问的中国铁道部长吕正操。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主席马谢尔与中国铁路援建队员握手,称赞中国人是非洲的好朋友。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铁路加工车间里的中国工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4年,坦桑尼亚,铁路车间里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商店前的中国援建工人,他们从来不买东西。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坦桑尼亚达首都累斯萨拉姆,中国援建工人的葬礼。有65名中国人为修建坦赞铁路献出生命,永远长眠在了非洲的土地上。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中国援建工人的闲暇时间。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0年代,修建坦赞铁路的中国施工队新闻照片。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七十年代,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车站候车大厅。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七十年代,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车站候车大厅。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姆贝亚火车站。从达累斯萨拉姆开始,工程队在铁路沿线建立起一座座车站。它们从整体建筑风格,每一扇门窗的式样,直到站台两侧的石棉瓦顶棚和水泥砖地面都透露出中国的风韵,因为这里的一切,包括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漂洋过海来自遥远的中国。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姆贝亚地区,坦赞铁路的中国机车。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姆贝亚地区,坦赞铁路的中国机车。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4年,坦桑尼亚境内部分通车,村民的第一次旅行。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坦赞铁路的火车站内。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5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抵达首都的第一列火车(此为完成全线铺轨后,正式通车前,走完全程的第一列火车)。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儿童绘画的坦赞铁路。

附几张当时其他援建项目的照片: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1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中国援建的海军基地开工典礼现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1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中国援建的海军基地开工典礼现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1971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中国援建的海军基地开工典礼时的情景。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中国援建的甘蔗农场。

图集: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来自中国的杂技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