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象和用词

 大东村人 2014-07-21
抚琴诗梦 [http://940495643.qzone.qq.com]2011-3-30 01:17 

诗,
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性 第一 思想性 第二 含蓄性 第三 艺术性 思想性,不用解释  含蓄性,就是诗中的意象 详细说一下,因为这是所以称为诗的最根本原因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这个最多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

    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同时,柳丝,谐音思,柳絮,谐音 绪,所以,影射思绪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当然,草木也有不屈不挠的品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志士仁人的豪情和骨气

6、南浦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高洁人格的象征。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意,这个看,不是现在简单的解释为眼看,而是发现,探求,追寻....平声  为了区分,今音的看是仄,一般我写为堪  还有,在古仄音,从一到十,除了三,均可以是仄,再次明确一下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李山浦: “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1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唐,成彦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望帝啼鹊”的传说是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呵呵,我觉得,只有品位和意识有了,才可以写成自己满意的诗词  至于平仄,韵律,以后会涉及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我尽量在往简单方面说  李白:“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 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还有,朝阳,白云 碧水,青山,晚霞 都有借用,不一一列举,  虽然列举了许多,还不足以概括 诗,是灵性的文字 许多作者,在写作中,不断地创造 我讲这些的目的  就是为了说明,

诗,是广泛内涵的文字  如果直接的平铺直入  只能流于庸俗和低下  可是,这些也不必就死记 

诗,最避免生搬硬套  只是对大家有些启发,足矣 诗的艺术性,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词汇的修炼, 一个是结构的调整  要是系统说,恐怕三天说不完,  怎么办呢  我用具体的例子,讲  现在用长征诗,作为范例,说一下七律  原诗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颌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尾联  韵律清晰,对仗工整,读来气势磅礴,确有荡气回肠的效果 从大的方面讲,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 字,词的斟酌

1 、尽量不要重复用字,长征诗,两个军,山,水,千,略显累赘  伟人的诗,也可以批评,毕竟已经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还要注意  邻近重复用字,芳心脉脉,痛泪纷纷,等等  虽然吟咏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写起来却很难处理,过去写诗,是用毛笔成文,两个字重复,必须考虑视觉效果。 

2 、避免自己造词  汉语虽然多音多义,千百年来传承下来,都有约定俗成  自己造词,自己理解,发在网上,是为了让人看的,必须大多数人理解。 要想变为铅字,就更要斟酌 

3、 慎用一些字  比如偷窃  死  坟 寡  鳏 .....可以找一些替代, 

 4、 可以适当宽对,词性相对,是名词,动词的必须对,如,日对月,山对海,来对去,坐对行......有些虚字,也必须对,而词组,可以适当放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长  并不工整,但是整体异常工整。顺便说一句,诗圣的七律,这种叠字很少  

 5、 谨慎网络语言,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比如菜鸟,恐龙,拽,雷人.....包括现在的给力,都是不雅的 

  6 、 数量词必须讲究   万里长城,改为千里,就不妥,属于无端缩小了境界  相思已作万年痛,失恋犹生四海愁   能活多少年啊,相思亦在懂事以后,顶多是半世,撑死了衍生至下一代  这是不适宜的夸大了情绪 

 7、 专有名词的使用,可以失对或失沾,但是仅限于人名,地名,容易引起误会的,要加注解。 杜甫  秋兴诗,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因此山水诗里面的景致,没有配图,又不是众所周知的,要做一些简要说明。

 8 、典故的使用  如果不是砸缸,让梨这些人所皆知的,也要做一下注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