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视评论】 《暴君》:意外的继承人 – 《暴君》影评

 锦的城 2014-07-22

《暴君》来得低调,最早得知该剧,是在一个“电影大导入驻美剧”的帖子里。该剧的导演是好几部《哈利·波特》的大卫·叶茨,算得上一线大腕了。幕后阵容极其豪华,FX也寄望以之冲击艾美奖,但吸引我的是该剧新鲜的设定,一个美国家庭被卷入中东暴乱的故事。一直以来,《24小时》,《危机四伏》,《反恐特勤组》等911后诞生的反恐美剧,给我们灌输这样一个印象,阿拉伯人就是恐怖分子的代名词,见到留着大胡子,操中东口音的,避而远之是上策。虽然知道事实不是那样,但文艺作品的洗脑能力不能小觑。所以我特想一睹那些反恐剧中穷凶极恶的阿拉伯人在故乡的生活状态,加上夏季剧荒憋的,这次打破了下载的习惯,跑到腾讯视频上看了个抢先。 

 

  刚开始看,也有些条件反射的后遗症,总觉得那些大胡子没一个好人。不过等到身陷阿拉伯口音的包围中,反倒没那么害怕了。主要原因是,他们也动辄惶惶不安地念叨着恐怖分子,原来阿拉伯国家元首和美国总统一样,最头痛的问题也是恐怖袭击。这叫人猛然意识到,阿拉伯兄弟非但不是个个人肉炸弹,他们自己也要“反恐”的呀。 

 

  也许有人觉得,让美国人拍阿拉伯人的世界(虽然是架空的),极有可能失之公允,戴着有色眼镜,以了解异域文化之名,行丑化之实。但我认为,外人视角,可以为影像镀上一层本国人拍不出的异国情调,何况好莱坞的电视圈,早就由一帮国际纵队组成,美国出品,不必承载大美利坚意识形态,符合美国观众口味,也不必以贬低阿拉伯人为代价,何况《24小时》都塑造过正面的中东形象呢。也许这是该剧得到李安盛赞的原因之一,李安本人就是擅长用东方思维捕捉、诠释西方文化之精髓、并用镜头加以阐述的绝顶高手,也许他认为本剧从美国视角观察阿拉伯家庭的切入点,在艺术感染力上颇有造诣。该剧在异国情调上真是不遗余力,那富丽堂皇的宫殿,贵宾如云的婚礼,让主创和片中独裁者一样,有了一次炫耀排场的机会。 

 

  按照欧美连续剧的惯例,第一集通常没什么复杂的剧情,只是一篇篇带人入戏的角色简历串联起,并建立全剧的基调,比如:严肃的,诙谐的,温情的,肥皂的。这方面,可真叫人倒吸一口冷气,接连不断的性,爆炸,裸露,酷刑,殴打,醉酒飙车,处决(由孩子执行!)轰炸眼球,我们刚扭转对阿拉伯人的偏见,转眼又被用血淋淋的现实提醒,没有这一方水土,也养不出那么多自杀袭击者。残忍的画面之外,最不寒而栗的是隐藏在平静面目下的疯狂,无论是长兄的暴虐自毁倾向,还是弟弟埋藏几十年的心魔。虽说大家都看过《斯巴达克斯》、《权力的游戏》,心理承受阀值不低,但史诗神话剧与当代背景的政治惊悚剧,在潜意识中仍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刺激。 

 

  第一集最大的包袱是,主角处处隐忍,似有苦难言,父亲去世后突现暴君般的大家长作风,颇令人不解,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君竟是冷血狂人,出走美国20多年,仍无法逃脱宿命的安排,基因的召唤。由此也可以理解,《24小时》中那些恐怖分子潜伏在美国多年,家庭和睦,安居乐业,何以能突然放弃秩序而投入血腥事业,原来极端主义者根植于头脑深处的执念,真的不是和风细雨的美国梦可以腐蚀的。对于这个开局,我非常满意,它有着雄浑的后劲,既有一个充满张力的未来,也有长达20多年的黑历史可以挖掘,或许会像《疑犯追踪》、《绿箭侠》一样,两条线齐头并进,互为照应,毕竟这种叙述模式,在当下越来越流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