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王叔暉先生善於在工筆重彩畫中用氣質、情操去潤色人物的形象,使得一切的表現技巧,都顯得平淡無奇,沒有讓人們感到她是在「玩筆墨」。雖然,她的筆墨技巧是高超的,在她的工筆重彩畫作品中,既有精微謹細的描繪,也有涉筆成趣的灑脫,但她不是為了表現而表現。世界上凡是把藝術推向最高境界的大師們,都懂得中國畫理論「中得心源」的道理。第一眼就看出來畫家在用何種高超的技巧表現物象時,那麼這畫家可能是「蹩腳」的。王叔暉先生是在表現人物,而不是在表現技巧,她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落筆有據」的,絕不會把崔鶯鶯當作劉蘭芝,丫頭和小姐,絕對是兩種身價。技巧為內容服務,這是一般作者都能理解,願意實踐却偏偏做不到或者說不完全能做到的工作,王叔暉先生做到了,不能不叫人折服。
![]() 第三,王叔暉先生打破了自古以來,對於藝術的「至高無上」的神秘感,讓藝術接近現實生活,將「低俗」的、淺層次的屬於市井凡人的藝術興趣,上升為美的境界,這是王叔暉先生的現實主義的藝術觀,也正是她的成功之依據。象《嫦峨奔月》這樣的民間傳說故事,曾成為多少畫家創作的題材,尤其對從事民間工藝的製作匠來說,是重複多少遍也不會感到厭煩的。一到王叔暉先生的筆下,竟成為如此典雅的、至善至美的藝術品,獲得最廣泛的欣賞者羣體,眞是難能可貴。王叔暉先生最喜歡從通俗的文藝作品中攝取創作工筆重彩畫的題材,却又不是滿足於表面的圖解,她竭力讓讀者在欣賞作品時,感到親近貼切,感到確實的「美」,從而陶冶了聖潔的心靈。稱王叔暉先生為現實主義畫家,不僅僅是她的作品取材來自現實生活或生活中人們最喜歡的故事或事件;而是她的創作思想,審美情趣,是隨着時代的脈膊而活動着的,具有生命力的,至少,她懂得讀者需要什麼,因而她可以腳踏實地地,兢兢業業地工作……
![]() 第四,王叔暉先生用工筆重彩的形式畫年畫、連環畫,不僅使這種傳統的繪畫表現手段擴大了題材範圍;而且使這種讀者所喜聞樂見的「俗文藝」,更藝術化了,這就促使了我國的普及美術事業得以較大的繁榮和發展。《西廂記》、《紅樓夢》本來是高層次讀者消閒之物,但一旦通俗化、形象化之後,它又是如此的受歡迎,大家都把這當作一樁「美「事。王叔暉先生筆墨生涯一輩子,能在某種繪畫形式上完成了自己對於「美」的追求,而這種形式却又是讀者最熟悉的,於是,王叔暉就深入了人心。在我國繪畫史上,能眞正做到「與俗為鄰」的畫家不多見,因此,王叔暉先生的成就帶有突出的時代價值,意義深遠。
第五,王叔暉先生為找們樹立了對於藝術追求是如此虔誠的模範,執著的追求是成功的關鍵。我們學習了王叔暉先生的工筆重彩畫技法,「無意」中我們也染上了對於藝術事業的追求須癡迷的性格,線線樸實無華,猶如「春蠶吐絲」認眞到最後一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