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续开关车门5次车内能快速降温8度,是真的吗?

 昵称6973840 2014-07-22

连续开关车门5次车内能快速降温8度,是真的吗?

记者:陈海宁责任编辑:唐诗颖

转自-央视网

近日,网上流传日本一位研究空气力学教授的研究称:“先打开太阳下暴晒的车子副驾驶一侧车窗,然后开关驾驶侧的车门连续5次,能达到快速降温,可使车内温度降低8度。”

近日,网上流传日本一位研究空气力学教授的研究称:“先打开太阳下暴晒的车子副驾驶一侧车窗,然后开关驾驶侧的车门连续5次,能达到快速降温,可使车内温度降低8度。”

  央视网(记者陈海宁 报道)入夏以来,因车内高温所引发引发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近日,网上流传一种“车内快速降温法”,引起了不少车主的关注。该方法引用日本一位研究空气力学教授的研究称:“先打开太阳下暴晒的车子副驾驶一侧车窗,然后开关驾驶侧的车门连续5次,能达到快速降温,可使车内温度降低8度。”其原理是通过开关车门的动作让热空气从驾驶座这边出去,同时借着热空气跑出去,外面的空气从副驾驶侧进来,经空气交换达到降温目的。大量网友关注对此传言,有表示赞同也有质疑的。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记者实验:连续开关车门5次车内温度未变

日前,记者实验后发现,连续开关车门5次,车内温度并没有变化。

日前,记者实验后发现,连续开关车门5次,车内温度并没有变化。

  连续开关驾驶侧的车门5次,真能达到快速降低车内温度的作用吗?7月7日,央视网记者进行了实验。

  实验时间段为下午13-14时,实验地点在开放且周围没有车辆的空地,实验条件是室外温度31度,西南风、微风(气象部门数据)。

  实验前,记者首先将电子温湿度计置于在阳光下暴晒的车内,然后分别采取打开所有车窗和车门通风和连续开关车门5次两种方式进行车内降温实验:第一种方法结果为,10分钟内车内温度降低6度。

  随后,记者采用“连续开关车门5次”方法,车辆及车辆停放地点与之前均没有变化,且在第一种方法试验后,记者关闭车窗和车门约15分钟,测得车内温度为43度。然后,记者仅打开副驾驶侧车窗,然后连续反复开启驾驶侧车门5次,用时不超过1分钟,车内温度没有变化。记者又打开所有车窗,再次连续开关驾驶侧车门5次,车内温度仍没有变化。

  车主:打开车门通风最有效

近日,记者对多为车主采访后发现,打开车门通风还是大家普遍接受的降温方式。

近日,记者对多为车主采访后发现,打开车门通风还是大家普遍接受的降温方式。

  炎炎夏日,车内高温存在安全隐患,那么车主们对降低车内温度有什么好方法吗?记者走访了位于吉林长春市东风大街与飞跃路交会处一家超市门前的停车场。记者发现,在驾驶前,车主都会打开驾驶侧和副驾驶侧车门及车窗,让空气流通;还有车主则先开启空调,待车内温度有所下降后,再进入车内。

  一位马先生他告诉记者,通常他给车内降温还是采取打开车窗和车门让空气流通的办法,“虽然时间会长一点,但是最有效。”而对于“连续开关驾驶侧车门5次可快速降温”的方法,他表示:“试验过几次,具体降温效果虽没有测量过,但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

  记者在停车场随机找到了一位车主孙先生,再次进行实验,然而结果竟是车内温度提高了5度。孙先生认为:“这个方法或许需要一些特定条件,比如风大,能快速吹走车内热气。可这么热的天,阳光又强,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密闭的车内升温快,降温慢,这种方法显然不适用于这样的环境。”

  专家:需配合一些客观条件

日前,相关专家提醒车主们,夏季炎热应格外注意用车安全问题,阳光暴晒下的车辆,车内气温较高,对人体健康不利。

日前,相关专家提醒车主们,夏季炎热应格外注意用车安全问题,阳光暴晒下的车辆,车内气温较高,对人体健康不利。

  连续开关驾驶侧车门5次,为什么记者实验的结果,以及网友、车主实验的结果有如此的不同?对此,物理专家于志斌认为,网上流传的“反复连续开关车门使车内降温”方法,主要是希望借助空气对流,利用拉门的力量,推动热空气从车内散发出去,“可我认为空气对流不能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但它对释放车内有害气体比较有利。”

  于志斌说:“网上流传的这个方法,之所以出现很多不同结果,应该是外界客观条件不同,比如当日风力大小、车内外的温差、日晒时间长短等等。‘热传递’原理也告诉我们,如果外界气温高,也会通过‘热传递’进入车内,不能使车内降温,所以会出现反复开关汽车门后,车内温度反而升高的结果。”于志斌认为,这样的方法并不太实用,因为一旦关闭车门后,室内的温度又会迅速回升。

  由此可见,网络传言是假的。对此,相关专家提醒车主们,夏季炎热应格外注意用车安全问题,阳光暴晒下的车辆,车内气温较高,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在进入车内前,车主应首先打开车窗和车门,这样不但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而且有利于车内有害气体挥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