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开贞,又名鼎堂,四川乐山人。
早年留日学医,后参加北伐、南昌起义和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
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考古书法家,对甲骨文尤有研究。生平著作宏富,出版有《郭沫若全集》。其书法精于行草,取法多方而运以己意,遂形成其奔放、激越、豪迈的书风,曾为世所推重 。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 。
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
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