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法论文章(七)

 m175 2014-07-22

文章007 01/23/2010 研究方法基础散谈之一——效度(Validity

  (郭老师补充)

     效度除了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外,还可以分为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构建效度,其中对每一种效度还可以细分。除了认可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外,事实上其他的效度划分方法,我都不认可。很多书上无端端地把简单的问题搞得贼复杂。在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中,对我们最有用的也就是内部效度,它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对变量进行控制。

      简单地说,效度就是对结果有效性的度量。不管他千变万化,只要你有结果,这个结果就要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说明结果在多大的程度上是有效的。对效度,我们只能给出一个概率,不会有绝对。

      效度是和统计上的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假说(hypothesis)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可相信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某厂生产一批产品,产品的总数是1000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才能出厂,按规定次品率不能超过5%,否则不准出厂。

     怎么办呢?既然次品率不能超过5%,那就看看1000件产品的次品率是多大?我们随机抽取50件样品,结果发现其次品率是8%。好,问题来了。我们是否能够够根据样品8%的次品率就判断所有1000件产品的次品率会超过5%而不准出厂。传统的方法是据此判断这1000件产品次品率超过5%,不准出厂。

     科学的方法是要进行检验,检验什么呢?检验8%的次品率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也就是检验我们能否根据8%的样本次品率来判断这1000件产品的次品率超过了5%,这一判断的可靠性有多大。

     在上述检验中,次品率5%就是原假设(零假设),8%就是样本参数。

    (一)做检验之前的思想概念准备(1

      在做检验时,我们通常会犯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叫弃真错误。意思是,原假设本来是真的,但是,我们却放弃了。第二类错误叫取伪错误。意思是,原假设本来是假的,但是,我们却把它当真的。弃真取伪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你要高的弃真概率,就只能选择低的取伪概率,反之则反是。不过,在正式的检验中,我们通常把犯弃真错误的概率设定得比较低,例如5%1%。这个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同时也叫显著性水平。记住了,这个概念很重要。                        

       检验的原理就是,看我们所得到的那个值(结果)的概率。当这个值仍然落在弃真错误的区间内,那么我们就应该拒绝原假设;反之,我们就应该接受原来的假设。这种检验,我们通常叫显著性检验。

      (二)做检验之前的思想概念准备(2

      第二个准备就是,你必须知道集中基本的概率分布。第一种是正态分布,第二种是学生t分布,第三种是卡方分布,第四种是f分布。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数据符合那一种分布,那么,在我们计算出结果后,通过查表就可以知道,这个结果(值)落在那个区间的概率。注意,我们使用最多的分布是学生正态分布和学生t分布。当自由度变大时(或者说,当样本容量变大时)卡方分布和f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三)正态分布的特点。                                    

      当样本容量够大时,数据的均值基本都符合正态分布。我们在研究中也通常都用正态分布来做检验。为什么用它?因为,正态分布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等于1。均值的一个标准差范围覆盖的面积是68.27%,两个标准差范围覆盖的面积是95.45%,三个标准差范围覆盖的面积是99.73% 。面积就是概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