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把桩

 温山 2014-07-23
        百把桩,是内家拳基本功,每天的必修课。早起第一课,在略拉腿的韧带之后,自高向低开始练百把桩。
        第一式:同陈式太极拳之起势。要求:开步较肩略宽,两脚平行,裆部虚圆,两大腿根内侧有向后翻外撑之感,两膝里合,松胯塌腰,两臂自然下垂,双肩、肘微微前卷,周身上下左右前后既要合住,又有向外膨涨之感,感到自己身心如同与宇宙大气融为一体一般。百会穴处向上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两脚向下五趾抓地,两脚向下五趾抓地,涌泉穴要虚,然后,凝神静气片刻,呼气时,意领真气从额前下沉,先沉至心窝部,再至丹田,待丹田部位有热感之后,再启动。
        启动行功时,两腿略屈,徐徐下蹲。重心先偏左,胸略向右,重心再移偏右,胸 略向左。同时两手腕手背上提,沉肩坠肘,圆裆,松胯,双手徐徐上提,两腿缓缓屈膝,同时进行。姿势逐步放低。双手自右而左,走外上弧,左顺缠右逆缠提至胸前,再走里下弧,变左逆右顺,略走上弧向左前略上掤出。左手位在左眼左前方,掌斜立,掌心向前,指尖向右上;右手位于胸前中线,掌心向左上,指尖向前。双手气贯中指肚。目视左前,耳听身后。
        行功要领:全身各部位的运劲,都要以腰为总枢纽。“刻刻留心在腰间,”做到“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第一式行功过程中,丹田内转一圈,提腕时吸气,丹田向后翻腾;双手掤出时呼气,丹田气向前下翻沉,走一斜向1/2圈。在丹田滚动中,气经脊背,再将真气运至四梢。同时做到大小动作都要走缠丝劲,做到非圆即弧,处处螺旋。双手上提时,边提(手)边塌〔腰),同时完成。初练时可以不发劲,慢慢运行,意气力三者紧紧结合,注意将内气徐徐运至四梢。练过一周月之后,再练发劲为宜。但发劲必须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发松活弹抖的螺旋劲。切忌用拙力和直劲。
        第二式::承上式,重心先偏左再偏右。胸略向右再向左转,左掌向左前方逆缠推出,发劲之后,变顺缠,坐腕,施指劲,小指领劲里扣,拇指合劲也向里扣,其他三指相并也向里扣,纯用指劲,形成抓拿状,吸气,再呼气,九节放松,节节贯串,意气力都贯至指节,且抓且握,最后形成拳虚握,走下弧,徐徐收回左腹前。同时,右掌坐腕变逆缠,走上弧,穿过左小臂上方,向前推出,呼气,掌斜立,指尖略向左上,掌心向前。以掌根发劲为主。臂伸展七、八分,切不可伸直。
        行功要领:收左掌出右掌时,要做到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注意胸腰折叠。即在胸略向右再向左运化一吸一呼之间,腰胯部位是一次“∞”型的立体螺旋滚动,真气一升一沉,周身一合一开,重心一虚一实(偏左再偏右),一气呵成,劲要对称。先注意左手之抓拿运动,(久练扣拿时节节发响)再注意右掌之出击运动。双手开合动作都以腰为枢纽。抓、放都不可施拙力和直劲。
        第三式::承上式,左手扣拿收至左腹、右掌向前推出之后,胸略向右转再略向左转,含胸塌腰,再开胸,气沉丹田,五趾抓地,重心由右变偏在。同时,右手先塌腕,旋掌,逆变顺缠,旋指变抓拿状,边收,边变虚握之拳,最后收至右腹前。同时,左拳坐腕徐徐变掌,变逆缠穿过右小臂,走上弧,向前推出。
        行功要领:与第二式姿势相反,要领相同。
        第四式:同第二式,依次类推。最后收势。
        一式为一把。即一扣拿一推击为一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