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好节还要有“节”

 指间飞歌 2014-07-23

过好节还要有“节”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1-10 星期二

  很快就要过春节了。过一个幸福、欢乐、祥和、安全的春节是华人新年新希望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每个人的企盼。

  利用过节调整一下心情,联络一下感情,本无可厚非,但若因过节而把适度的放松变成无节制的放纵,非但达不到过节目的,还会患上“节日综合症”,影响节后工作。笔者认为,过节也有学问,学问在一个“节”字。

  一是节制。节日玩乐、游戏,或与亲朋好友饭馆里坐坐,交流感情,是许多人过春节的一项内容。但是,如果玩游戏通宵达旦,看电视没白天黑夜,端起杯饮酒无限制等等,都是不健康的过节方式。“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虽说怎么过节是自己的自由,但生活中,绝没有限制的自由。做什么事,都要有所节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过度,不但会身心疲惫,还容易导致这样那样的事故和问题。因此,过节当把好一个度,有所节制。

  二是节约。节约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科学进步的环保意识,体现着现代人的教养内涵。因为过节,就找理由一改平日的节俭习惯,把积蓄一年的劳动收入乱花一通,甚至透支,这是一种陋习、恶习。

  过去,因为物质匮乏,所以人们必须积攒一年,春节一家团圆时,才可以丰富一下。现在则已没有这个情况,过节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一下,重团圆的传统文化,去大吃大喝的陋习,恒念物力维艰,常思成俭败奢,把节约放在心中。

  三是调节。过节当调节。但调节不仅仅是休闲娱乐,学习也是一种舒缓情绪、调整身心的有效手段,而且更有品质。春节大假,是自己的时间,不追求高雅兴趣,媚低级趣味,与国家放假初衷,与传统节日内涵背道而驰。因此,节日期间,应少些烟酒味,多些书卷气。利用节日的大块时间,把学习融入生活,少一些应酬,多一些阅读,少一些娱乐,多一点思考,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调研,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怡情养性。提升境界,岂不是更好?

  四是礼节。我国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节日文化是一个亮点,特别是春节,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圆融人生的礼节。周公制礼,礼为人的精神和行为标准,优雅、有度、美好。虽然现在有的“礼”已经变味失节,但是,步入新年,我们仍可以在拜节之时,不妨多向老人智者请教,多与亲戚朋友交流。愉悦自己,愉快他人的同时,掌握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增长见识,培养情操,弘扬传统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