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贤祠

 猎游人 2014-07-23
    

8月13日第45天周一: 一大早就去先贤祠 (le Pantheon),其法文名Pantheon源于希腊语,最初的含义是“所有的神”。这类的建筑通常以供奉诸神而著称。例如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人修筑的雅典帕特农神庙(Parthenon),便是供奉着这世上所有的神灵。类似的建筑,意大利也有一所,即“万神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十八世纪时,国王路易十五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针对人们的规劝,他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1744年,路易十五生了一场重病,命在旦夕。他在病中祈求巴黎的保护神圣吉纳维夫保佑,并且许愿,如果活过来,一定建造一座更加宏伟的教堂供奉她,以感谢上帝、感谢她。1764年,他亲自为这座教堂奠基。1790年教堂竣工时,法国大革命已经如火如荼,路易十六全家被囚禁,很快就要被杀头。到处都在杀教士、毁教堂,圣吉纳维夫的骨灰也被抛进了塞纳河。那阵仗可比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厉害多了。。。。。

幸运的是,这座还没有成为教堂的教堂没有被狂热的革命群众捣毁。革命权力机构“国民公会”决定把它改做纪念堂,安葬伏尔泰、卢梭以及其他革命先贤伟人,以鼓舞民众,集聚民气。欧洲的教堂本来就建有地下室以安葬圣人,这一部分是现成的。只要在地面部分稍加改造就可以让它还俗,把这座封建帝王的宗教建筑变成为新时代的革命圣地。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先贤祠。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建筑平面成希腊十字形,长100米,宽84米,高83米。对于这种体量的建筑,照列又是先绕行一圈了。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巍峨的圆顶笼罩了整座建筑。围绕园顶的底座装饰着一条科林斯式柱廊。沿着正面的一道台阶可进入这座圣殿的门廊。建筑的正面仿照罗马万神庙,本堂与侧廊之间,用华丽的科林斯式柱廊分割。由22根柱子组成的巨大柱廊耸峙在台阶上,柱高19米。柱廊上立三角形山墙(即“山花”),这是古希腊神庙正面的顶部特征,这里对山花的使用在巴黎还是第一次。1831年,大卫?当杰斯在这块三角楣上创作了浮雕《在自由和历史之间的祖国》,是大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下面是著名的铭文:“Aux grands hommes, la Patrie reconnaissante”(“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 中央台上站着代表“祖国”的女神,正把花冠分赠给左右的伟人,“自由”和“历史”分坐两边。建筑主体设计非常大胆,本堂与侧廊之间的上部设计一反传统基督教教堂的作法,不用拱顶,而用带帆拱的扁平穹顶。中央穹顶是立面最突出的部分,直径达21米,有三重结构。内层穹顶上开圆洞,空间直达中层穹窿,其顶离地近70米。穹顶外包铅皮,由高大的鼓座承托。鼓座外部环绕科林斯柱廊,由于柱身比例纤细而且根根独立,因此显得秀美有余而雄浑不足。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进入厅内,先贤祠装饰非常美观,柱细墙薄,加上上部巨大的采光窗和雕饰精美的柱头,室内空间显得非常轻快优雅。正厅与普通的教堂在结构上并无多大分别:不熄的烛火、空旷的大厅、还有那些精美的雕塑、壁画,只是少了一排排的桌椅。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墙壁上和穹顶的油画不再完全是宗教内容,而主要描绘的是法兰西历史事件,尤其是圣女贞德的故事,把这明眸皓齿的少女在牧羊时期的恬静可爱、战争时期的庄严肃穆、临刑时的坚定决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1849年,物理学家傅科(Foucault)利用从穹顶上悬下的摆锤,完成了著名的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正中本该是供奉耶稣的位置矗立着一组“国民公会”大型群雕,正中是手杵宝剑满面悲戚的玛丽皇后。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沿着后面的梯步进入厅下的地宫,里面幽暗且安静,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条件非常苛刻。许多享誉世界的伟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其门。法国伟人的标准,不仅仅是有卓越的艺术建树,更重要的是他对国家民族的思想贡献。雨果和左拉墓室前的文字介绍,主要讲的也是他们反对专制、争取自由的斗争,而不是他们的文学建树。巴尔扎克在文学上的建树完全可以同雨果媲美,但他未能入葬先贤祠。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熟悉的名人,包括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公民,名字也没有镌刻到这里,而一些在文学艺术上建树不算很大的作家艺术家却又入葬这里,只因为他们是思想和精神的巨人。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尊重先贤、是一个民族所应有的品质。法兰西人因这些先贤而光荣,而这些先贤又何尝不庆幸生于这片土地。进入地宫,首先是一个大厅。伏尔泰和卢梭安葬在整个墓群最中心、最显赫的位置,并各自享有一个偌大的墓室,棺木高大、精美。其实即便是有幸入室的伟人,通常也很难觅到一个宽敞的位置,所以卢梭与伏尔泰堪称是备极哀荣。在当时的革命年代,法兰西人对启蒙思想巨匠的尊崇无以复加,因此两人的殊荣并不具有太多的奇怪。但卢梭恰巧与伏尔泰面对面,倒真是历史的一个玩笑:生前,他们两人观点不同,总是争吵不休。生后,两人都被尊为大革命的精神先驱,葬在一处。置身于这般的场景,想象着左翼、平等、革命与右翼、自由、渐进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面面相对,仿佛触摸到了法兰西民族最深处矛盾又谐和的灵魂。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伏尔泰的棺木前面耸立着他的全身雕像,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昂首目视虚空 ,似乎是在写作的间隙中沉思。棺木上镌刻着金字:“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伏尔泰的悼词也很简洁:“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隔着走廊,与伏尔泰相对而立,是卢梭的棺木。卢梭是文学家、音乐家、教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但人们今天记住他的主要还是他的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立国思想,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国思想。卢梭一切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自然法则理论,为师法自然。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点燃了革命的燎原烈火,卢梭棺木上镌刻着“自然与真理之人”的谥语。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在地宫后面有几条甬道,甬道里介绍的是埋葬在这里名人的照片和简历。巷道两侧,铁栅栏门紧锁,是一间又一间的墓室。每间墓室约有7,8平方米大小。深处便安息着维克多·雨果,十九世纪法兰西最负盛名的文人、一个曾因反抗专制而流落他乡的斗士。种种一切均像极了他的室友、恰巧也是一位作家且曾为德雷福斯鸣冤而流亡英国的左拉。不知这是否就是法兰西人眼中雨果、左拉与巴尔扎克、莫泊桑的不同。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今天,先贤祠的所有入葬者都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检验,伟人们往往都是逝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迁葬进来。而在大革命中匆匆入葬的革命先贤,往往经不住历史的检验,又被迁往他处安身。法兰西有着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代表着这样历史文化的伟人自然是群星璀璨,不过至今只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其中真正跟法国大革命有关的伟人只剩下伏尔泰和卢梭了,而他们两人跟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也只是精神思想上的关系,在革命发生前,两人都已去世。

最新迁入先贤祠地宫的,是大仲马。2002年,他的骨骸从老家的坟茔中起出,迁葬第二十四号墓室,与雨果和左拉同处。这时距他去世已经一百三十年了。可许多人还是对他的迁入不满。因为大仲马的文学地位虽然崇高,却属于通俗文学,类似于中国的金庸。可以这么说,大仲马是法国、是全世界的金庸,而金庸则是汉语世界的大仲马。再说大仲马的私生活也不太检点——小仲马被他称之为自己平生最杰出的作品,也只不过是他的三个非婚生子之一。难怪他才入葬两年多,可墓室门外镌刻的名字已经被不屑于他的人抹得黑黢黢的,难以辨认了,这也是整个地宫墓群中唯一被抹黑的名字。雨果和左拉虽然已经入葬多年,而同他镌刻在一起的名字却依然十分清晰。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当然这神圣的地方,科学家也理当有一席之地。例如居里夫妇,以及数学家拉格朗日等人。俭朴的墓室、简单的介绍、一如他们平实无华的品质。居里夫妇的墓室,由于他们的石棺重叠安放,加上另外一位先贤,整个墓室还是显得空空荡荡。看来法国人对于入葬者的选择真的是非常严格,甚至于苛刻,真正是宁缺勿滥。

先贤祠 - smallcoho - smallcoho的记忆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