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唐三彩镇墓兽和天王俑 镇墓兽,是唐代墓葬中随葬的一种怪兽。它以狮面为主,早期一般为蹲坐状,身上结合各类猛禽或野兽的特征,以充分夸张的手法表现它们的威慑力,以达到避邪的目的。镇墓兽在晚期一般改成张牙舞爪、鬃毛飞扬的姿态,以增大它的威慑作用。唐人认为这些怪兽具有驱除邪恶的法力,放置在墓中能够起到镇墓作用。从下两图可以看到它们狰狞可怖的形象。 它们的造型多为狮面,巨目阔鼻,张口露齿,头长独角或双角,项后出戟,头及背脊上满竖鬃毛,前肢上部两侧长毛呈翼状上竖,蹲于怪石底座之上。 而天王俑的造型,或为将军状,或为天王状,往往造型极具动感,手足夸张富有力度,整体给人一种威慑力量。因此天王俑脚下的小鬼,虽然面貌狰狞,却在天王的脚下呻吟挣扎。 唐三彩的天王俑或镇墓兽,都是极为成功的古代雕塑,它们所表现的内涵,比如,天王所体现的威严、威武和威慑的精神内涵,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些唐代塑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艺人高超的艺术水准。请看一看下图的镇墓兽的头部,它是任何仿品都难以达到的艺术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