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友最为关心的和田玉收藏问题答疑

 zhchty 2014-07-24


中国文物网讯 和田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来都被国人视为玉石的代名词,甚至被誉为“国玉”,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中最为著名,也是最受人喜爱的和田玉,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如今人们收藏、投资的绝佳之选。而人们在选购、收藏和田玉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不少的疑惑和问题。


近日,中国文物网联合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官方微信账号,特别开通了藏家互动答疑板块,定期针对某一收藏品类,向广大藏家进行问题征集,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整理,进而统一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并在下一期微刊“藏友互动”栏目中进行答疑。而在本期“藏友互动”栏目中,特别向网友征集了他们最为关心的和田玉收藏问题。来自和田玉知名品牌“萃工厂”的资深专家则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



和田玉原料(图片及图中藏品由华玉珠宝提供)


问题一:和田玉的山料、山流水料、籽料三者之间如何简单地鉴别?


专家解答:如果简单的用肉眼去辨别的话,可能就是看其有无皮壳。山料作为原生矿,一般没有皮壳。对于山流水料和籽料来说,它们都是经过大自然二次筛选之后的次生矿,因此多多少少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会有一些皮壳存在。然后,根据皮壳风化程度的深浅,还可以简单地判别到底是籽料还是山流水料。同时,大家也要注意,有些人会在质量一般的白玉山料上作假皮子,以此来冒充籽料。所以在购买和田玉时,还是要从它的颜色、质地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而这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阅历。


问题二:我想买一个和田玉,但不知如何辨真假?


专家解答:对于咱们普通的消费者来讲,最简单的辨伪方法,就是看所购买的和田玉有无鉴定证书。当然,这个鉴定证书,也不是随便什么机构出具的都可以,尤其是一些民间的所谓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含金量和可信度相对来说会低一些。而由国家正规检测部门出具的证书,比如国家珠宝玉石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证书才是比较权威,也比较可信的。


问题三:目前和田玉的市场价格有没有泡沫,适不适合投资,升值的空间还大不大?


专家解答:首先和田玉市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和田玉也是增值幅度比较大的一个玉种。作为咱们中国的国玉,和田玉的储量也是每年都在减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其未来的升值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问题四:和田玉是到底是如何区分三六九等的,有哪些关键的评定指标?



专家解答:对于和田玉来说,应该将白度、润度、雕工这些要素综合起来进行评定。如果是没有经过雕琢的和田玉,我们可以从他的白度和润度来看。就白度来说,越白的能够达到羊脂白级别的,其价值就会越高。就润度来讲,越润的好似羊脂的那种润度的,其价值也会越高。如果是经过雕刻的和田玉,那么出自雕刻大师之手的东西肯定也更具有收藏价值。而如果一块好料子雕得不够好的话,则也可能卖不上好的价钱,所以说要综合的进行评定。



和田玉挂件(图片及图中藏品由华玉珠宝提供)


问题五:羊脂玉有没有什么明显判断的标准,多白多润才算是羊脂玉?目前的其市价大概多少钱一克?


专家解答:首先为什么叫羊脂玉,是因为他的白度和润度能达到像羊的脂肪一样的那种感觉。羊脂玉每年都在升值,其目前的市价大概每克以万元来去计价,关键还要看其具体的雕件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问题六:一块好的和田玉原料到底应该送去精雕,还是就原生态的拿在手里把玩?


专家解答: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和田玉来讲,如果说没有经过雕琢的话,可能叫做玉璞,而不叫做玉器。所谓玉器,那肯定是要通过雕琢的。而好的料子肯定是要配好的雕工。而好的雕工不见得一定就是繁复的。有句话叫“无绺不雕花”,越是完美无瑕的料子,可能越会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去处理。有时候,雕刻工艺越是复杂,反过来可能说明其玉料本身的品质会越差。


问题七:和田玉透光看有水样条纹,是不是用其他材质冒充的假货,请专家帮忙鉴别一下?另外,和田玉透光看到底应该是什么效果?



专家解答:首先在和田玉的物理性质里边,其透光性一般是半透明到不透明的,如果说是很透明,那就说明这个东西,很有可能是其他材质仿冒的。如果说透光看有水样条纹,这个是正常的,因为和田玉的矿物结构里面,可能会出现水样条纹,无纹不成玉嘛,这也是这句话的一个体现。


问题八:和田也有包浆一说吗?有人说和田玉不能接触汗液和油脂,但又说养玉要盘玩佩戴,那就必须要接触汗液和油脂,那到底应该怎样盘玩呢?


专家解答:和田玉在长时间盘玩以后,也会有包浆,但是这肯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可能像木头、核桃、或者菩提子一样,在短时间内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当我们身体上的汗液和油脂,与和田玉本身进行接触时,会使和田玉显得越来越油亮、越来越润泽。所以盘玩和田玉最好的方式,应该就是通过佩戴与人体直接接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