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杏林脉香 2014-07-24

中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现代医学认为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呼吸肌疲劳;肺动脉高压;机体免疫下降;营养不良等。近年来,根据现代医学在COPD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学的研究,中医在防治COPD方面也有了理想的效果。现就近10年中医防治COP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抑制气道炎症作用

COPD患者病史长,多见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经常应用抗生素治疗易发生菌群失调,诱发霉菌感染等。中药的消炎、退热、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配合西医抗生素治疗,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降低耐药性。

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COPD的特征性改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均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刘洪等分别使用穿琥宁注射液及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加重COPD患者各30例,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痰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均有所下降,提示清热解毒法可有效清除气道炎性介质的,减轻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及肺组织的实质损害。王胜等研究COPD缓解期患者20例,显示益肺健脾中药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并改善呼吸功能。车洪柱等使用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COPD患者50例,发现痰液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IL-8TNF-a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李文等在西医的基础治疗上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发作(痰热阻肺证)28例,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可使咳嗽、痰量、咳痰、气喘、发热、舌苔、脉象等中医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5);其改善咳嗽、痰量和咳痰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李原青

通过加减补肺汤治疗COPD肺气虚证大鼠的实验,结果表明经治疗用药,治疗各组血清IL-8TNF-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O.001),说明加减补肺汤高、低剂量及桂龙咳喘宁均能通过降低IL-8TNF-a,以减少炎性细胞的趋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控制病情的发展。

2.调节氧化一抗氧化系统平衡

氧化一抗氧化失衡是COPD发病的重要机制,过多的氧化物可直接引起气道和肺部的损伤,并可间接增加炎症因子的释放,加重肺部损伤。对于COPD患者,尤其是稳定期,抗氧化治疗可减轻肺部慢性损伤,延缓病情发展和肺功能的下降。

朱渊红检测了60COPD患者血浆丙二醛(plasma malonyl dialdehyde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变化,结果显示COPD患者与健康人群对比,抗氧化剂SODGSH水平明显减低,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较急性加重期明显改善(P<0.05)。同时通过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期患者52例,发现黄芪组SODGSH、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t peroxidaseGSH-PX)水平较单纯西药组有着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提示黄芪注射液可减轻脂质过氧化损害,提高抗氧化酶水平,从而纠正COPD患者存在的氧化一抗氧化失衡的作用。闫莉等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期患者,结果提示舒血宁有助于纠正其氧化/抗氧化失衡。嵩冰等采用六君子汤治疗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安慰剂治疗,治疗组治疗后SOD增加,过氧化脂质(1ipid peroxidationLPO)降低,前后对照差异有显著性(Jp<0.05),治疗后2LPOSOD差异有显著性(P<O.05),提示培土生金法可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彭贵清运用参蛤益肺胶囊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LPO的影响,结果显示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COP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减少氧化损伤。

3.改善呼吸肌功能

COPD可归于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多由久病咳喘发展而来,即表现为呼吸急促、表浅,动则喘甚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由于呼吸肌疲劳而引起的。“氨茶碱”等药物便具有增强呼吸肌收缩力的作用,部分中药也具有延缓呼吸肌疲劳的作用。

汤翠英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益肺冲剂口服,综合疗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益肺冲剂口服,同时隔姜灸双足三里与参麦液穴位注射双足三里交替进行,疗程2个月,结果提示采用健脾益肺冲剂口服为主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明显缓解呼吸肌疲劳,延缓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洪敏俐等

40COPD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各20例,疗程2周,结果显示参麦组治疗后最大吸气压、最大分钟通气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呼气压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提示参麦注射液能有效增加COPD患者呼吸肌力和耐力。徐永刚等以粗针透刺膻中穴治疗COPD患者20例,结果表明可以明显改善呼吸肌疲劳的症状,提高最大吸气压。任桂花等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COPD患者43例参附注射液,疗效较好,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甙和乌头碱类物质,认为其能有效改善人胸腹呼吸运动,从不同环节影响膈肌功能,抗呼吸机疲劳,缩短膈肌疲劳潜伏期。

4.降低肺动脉压及血流动力学

肺动脉高压是COPD的重要合并症,是影响COPD进程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气流受限程度相似的患者中,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期寿命值明显降低,而肺动脉压的急剧增加可能导致肺心病、右心衰竭的发生,心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马军光采用随机原则,将20COPD患者设置为治疗组(肺康VI)和对照组,结果证实,肺康VI在降低肺动脉压的同时,可改善症状,提高氧分压,改善肺通气-及血液流变指标,纠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并可通过改善缺氧,调节血浆内皮素-l(plasma endothelin-1ET-1)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改善体内氧化一抗氧化系统平衡等方式降低肺动脉压,肺康VI号作用的优势在于通过改善组织供需氧矛盾,具体表现为提高氧分压,改善肺通气等,故患者生存质量可以提高。张立山对60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肺康治疗组和心痛定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平均压、临床主要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peptideCGRP)等的变化,结果显示肺康方能降低肺动脉高压,调节血浆内皮素与CGRP的平衡,还能改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许军阳将60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静脉滴注,25%当归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180天为1个疗程,用药后治疗组患者ET-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ndogenous.digoxin likesubstancesEDF)均下降,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均有所降低。孙子凯运用薤葶合剂(薤白、葶苈子、瓜蒌皮、法半夏、桑白皮等)25ml,每日3次,治疗COPD患者68例,结果显示薤葶合剂能改善COPD患者通气功能障碍,改善缺氧状态,延缓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使平均肺动脉压降低。

5.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COPD患者多数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复感染。扶正固本治疗,可以调节机体免疫机制,提高呼吸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气体的抵抗力,防止感染反复发作。

何迎春等运用中号火罐以闪火法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拔罐治疗,每次留罐10分钟,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d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 obulin MIgM)CDfCDf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可明显改善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了治疗作用。潘继红将80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每年冬九天与夏伏天加用中药“伏九贴膏”(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显示穴位贴敷治疗可显著提高IgGIgAIgM水平,提高COPD患者的免疫力,提高COPD患者的综合疗效。连金诗将50COPD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能够显着提高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fCDf数值,明显降低CDfT淋巴细胞,改善CDfCDfT淋巴细胞比值。张贻雯等运用益气补肾汤对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稳定期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益气补肾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清IgGIgAIgM水平(P<0.01),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黄波贞运用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30例,治疗后,观察组CD3CDfT淋巴细胞水平,CDfCDfT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CDf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提示补肺益阳化痰中药可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CDfCDfT淋巴细胞水平,CDfCDf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CDfT淋巴细胞水平,提示其具有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是其缓解稳定期COPD的作用机理之一。

6.改善营养状况

COPD患者由于胃肠道瘀血,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等原因,常伴有营养不良,从而加重了呼吸肌,尤其是膈肌的能量供给而发生肺痿,由此导致呼吸肌疲劳而使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这严重影响了COPD患者的预后。

李俐观将60COPD营养不良辨证属阳气虚弱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30天为1疗程。测量患者理想体重百分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长等,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serumn albu.rainALB)及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能显著提高理想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BTRF含量升高优于对照组(P<O.05)。郭建青运用三九参麦注射液,治疗缓解期COPD患者,治疗后,患者的体重、上臂围、总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提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吴伟平等治疗脾胃虚弱而兼痰滞的COPD缓解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六君子散煎剂组30例,西药营养组15例,西药助消化组15例,治疗结果显示六君子散煎剂能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无毒、副作用。

7.小结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对于COPD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气道炎症、调节氧化一抗氧化系统平衡、改善呼吸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改善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治疗,多途径、多方面打断COPD发展的病程链,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随着中医防治COPD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方式方法不断多样化,在临床和实验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设计的不够严谨、辨证分型标准的不统一、治疗方法及中药成分的纷繁复杂、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但现有的绝大部分药物只是进行初步的临床观察,样本量较少,缺少对中医治疗COPD作用机理深入的系列研究,如基因、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

COPD疾病本身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的疾病,其不同环节、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发病机制侧重点各不相同,中医治疗COPD的优势在于整体治疗与个体治疗相结合,在于针对多个发病机制同时治疗,但又考虑每个不同个体的特点进行治疗。在西医治疗COPD的同时,联合运用中医治疗,可达到加强治疗效果的作用,尤其是发挥中医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冬病夏治”的特色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值得深入剖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