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相信爱情

 xc活人的娄子 2014-07-25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自古,情之一字,就是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唐诗宋词每写男欢女爱总有数不尽的缱绻缠绵,更不用说《诗经》第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描写两情相悦。
   有趣的是,悲情总比艳情来得隽永。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所谓“此恨绵绵无绝期”,嫦娥后羿的背叛情变与唐明皇杨贵妃的阴阳两隔,因其爱之悲剧而流传至今。而苏轼悼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陆游写与前妻唐婉的《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皆因情之不完满而永世传唱。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哪一个不是情真意切?又哪一个不是遗恨无尽?因此,艾米的《山楂树之恋》虽然用了绝症的老土桥段,静秋和老三的故事仍旧骗得少男少女熟男熟女的无数眼泪。
   中国有梁祝,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是殉情结局,实用主义的西方人甚至没有“化蝶”这样的光明小尾巴。但是,人们并不因为太多的爱情悲剧而不相信爱情,好像越痛就越爱,爱情是一种毒药,让人神魂颠倒又无怨无悔。
   西方神话里的爱神丘比特,手拿弓箭,爱情来临的时候,一箭中心,一见钟情;所以西方人所谓的爱情,总是热情的,激烈的,天雷地火,瞬间永恒。而东方神话里的爱神月老,手拿红线,讲的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姻缘二字比之爱情有更多的延伸意义;所以说传统的中国式爱情是直接和婚姻挂钩的,爱了,就要以身相许,就要喜结连理(三媒六聘最好了,私奔风险总归是大),并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当代,物质主义却越来越挤压爱情的空间。1935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原子”一条只占3页,而“爱情”一条却占了11页。但1966年出版的同一部百科全书慷慨地给了“原子”13页,而“爱情”却只占了1页。时至今日,爱情想必更不被重视,我在《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网络版上查询,“爱情”的条目比“原子”的条目要简单得多。作者黄小平说,“我们美好的情感正被一种称作金钱、财富和美色的东西,挤占得瘦骨嶙峋、弱不禁风”。
  
  现实爱和理想爱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情女神,在印象中她是那么美好动人,或许这是受到许多维纳斯雕塑和绘画作品的影响,其实她本人的爱情故事并非完美。她嫁给了又丑又瘸的火神,却风流多情,有很多情人,她的儿子丘比特就是与情人战神阿瑞斯的结晶。
   莎士比亚著名的抒情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写的是她的另一段恋情:阿多尼斯是世间少见的美男子,维纳斯对他一见倾心,便招呼他一起坐下,相依相偎;但对爱情没什么兴趣的阿多尼斯不愿接近异性,一口便拒绝了维纳斯的好意。维纳斯百般追求,甚至用了法力来控制对方的行动,却仍然求之不得。她假装晕倒,骗取阿多尼斯的吻。维纳斯预感阿多尼斯会遭遇不测,劝他不要冒险去打猎,但阿多尼斯并不相信,结果他真的于翌日打猎时被野猪咬死。维纳斯赶到时,见爱郎已死,不禁悲恸欲绝。
   莎翁的诗写得非常艳靡,爱神绝对是放浪形骸,爱得死去活来,老牛吃嫩草,霸王硬上弓。阿多尼斯“在她怀里,就像小鸟落了网罗”。 而维纳斯却说:“只要有一女一男,‘爱’就能取乐追欢。”她还说:“‘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设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它就要把一颗心烧焦。大海有崖岸,热烈的爱却没有边界樊牢。”维纳斯对阿多尼斯这种惊天动地的“爱”和她的“爱的宣言”向来颇多争议,罗马神话里的诸神之爱大多如此,非常世俗化,但这确是西方对爱情理解之一脉。
   蒙田就曾经拿爱情与友谊做比较,说“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情感,它灼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并且“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去。……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如果这样理解爱情,那就难怪有很多西方艺术家会通过不断更换情人来保持爱情的温度和创作的灵感,比如歌德和毕加索。
   不过,这并不是西方对爱的解释的全部,更或者说这是在基督教控制欧洲之前或者文艺复兴之后的观点。而另一脉的观点就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者是经过基督教改良后的柏拉图式的爱):1.男女平等的爱情观;2.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3.理想式的爱情观,即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4.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个人,对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我们以往总是强调第2、第3点,就是精神恋这方面,却忘了还有1和4,这才是圆满的爱,一生一世一双人,没有诸多情人,也不似中国古代的妻妾成群。罗素也说:“最完美的爱意是生命力的相互给予;彼此都快乐的接受,彼此都自然的给予,彼此都发现整个世界因了这相互带来的快乐而更加有意义。”当然这种爱,是比较理想化的,在当代更加难以寻觅。
   季羡林先生曾在一篇谈爱情的文章中指出:“世人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笼统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现实主义,一派是理想主义。”上文所说的两条脉络,基本就可代表这两派了。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其实柏拉图《论爱情》中很大一部分的论述都是针对男男之爱的,当时希腊盛行男风(年长男子对少年的爱),当天宴会上谈论爱情的七个人,本身就有互相爱慕的关系。喜剧家阿里斯多芬这样解释同性之恋:最早人类有男、女、阴阳人三种性别,宙斯为了削弱人的力量,把人劈成两半,每一半都想念着另一半,于是有了爱情——寻找另一半。这也解释了柏拉图爱情观的男女平等说,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被一剖为二的共同体,自然没有哪一半更优先。由阴阳人劈开的两半后来成为异性恋,而由女人劈成两半的,就成了女同,由男人劈成两半的,就成了男同。并且当时的人认为,这样的男子多半是最优秀的,成年之后大多都会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到了壮年,他们就会眷恋青年男子。从这点上来讲,爱情是跨越性别的,同性之爱一样是我们讨论的范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