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参属植物的一些认识|经方药证

 lc1231 2014-07-25
      人参属Panax L.植物,是五加科的一个小属,药用价值很高,全属植物均作药用,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中部以及北美东海岸山区。目前人参属植物在分类、命名上较混乱,学界未能达成统一看法。按维基百科所说,目前人参属已知全世界约有12种,据说我国产11种(1个外来种)。其分类如下:
·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    珠子参(Panax bipinnatifidus)
·    人参(Panax ginseng) 含高丽人参
·    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含日本人参、大叶参
·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    峨嵋参(Panax vietnamensis)(峨嵋参找不到资料,应该就是越南人参)
·    狭叶竹节参(Panax wangianus)含狭叶假人参
·    姜状三七(Panax zingiberensis)
·    喜马拉雅参(Panax pseudoginseng)假人参。
·    屏边三七(Panax stipuleanatus)
·    三叶参(Panax trifolius)分布在美国。矮杆人参。
·    (Panax aureus)

      《中国植物志》(54卷)认为,竹节参和珠子参的花、果、叶的形态十分相似,又都有混合型(竹鞭状+串珠状)的根状茎存在,据吴征镒(1975)文献,其化学成分和含量也相同,而其三萜成分组成的含量完全一致,两者的功效又是一样,因此建议将竹节参和珠子参合并为同一变种——大叶三七(根状茎横生,竹鞭状或串珠状,或兼有竹鞭状和串珠状)。

      关于人参属植物的起源,学界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人参属起源于第三纪(云南植物研究所 1975年)。另一种观点(岳沛华 1990年)认为人参属起源于第三纪以前白垩纪,产生于劳亚古陆(含如今的欧亚和北美)之华北古陆的被子植物森林下,人参属植物形成后,由于当时其生存空间(林下)没有竞争者,所以扩展迅速,并在北美古陆脱离欧亚古陆前已经进入北美。我国西南地区山脉是地质史上年轻的山脉,不具备始生条件,此地的人参属植物应是从起源中心南迁而来。由于在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人参化石(宋承吉1992),说明人参属植物在第三纪以前已经存在,第三纪不是人参属始生时期。应该是之前的白垩纪。

      (注:宋承吉说在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人参化石,未见资料出处,我搜索也没有找到,存疑。有资料说中国发现有山参属(Oreopanax)的叶片化石,但山参属似乎是古热带乔木树种)。

      鲁歧、富力等人《人参属植物的生物学演变》则认为,根据山西太原煤田被子植物化石资料以及被子植物起源理论,人参属植物的祖先与其他科属的被子植物一样,亦应起源于白垩纪华夏古陆北部内陆或高地,即太行山脉及辽东一带为人参属始生中心。其种群后来逐渐向北推进到长白山系以及更北一带。由白垩纪到第三纪,“大陆漂移”完成,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分离,形成了人参属的洲际间断分布——亚洲东部和北美洲东部两个分布中心。第三纪中期以后到第四纪,地球气温下降并出现冰期,不但限制了人参属种群继续向北发展,并且迫使人参属植物以耐寒的肉质根和宿生性草本的进化来适应寒冷气候。另一方面,人参属种群被迫南迁(或者其种群原本就向南扩散),在中国西南地区复杂的古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人参属植物次生变异中心,后来在这一中心地区扩散并进化出一系列人参属新种。(注: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才是人参属植物的原始起源中心。)

      1975年周俊、伍明珠、杨崇仁、冯国楣、吴征镒发表了《人参属的三萜成分及分类系统和地理分布的关系》一文,从植物化学分类学的角度,将人参属植物划分为两个类群:第一类群,根状茎短而常为直立型根茎,具胡萝卜状肉质根;种子大;在化学成分上所含三萜皂甙元以达玛烷型四环三萜为主(人参属植物的原始型化学特征),化学成分不随地理分布而变化;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了分布区狭小和间断分布的特点。是人参属的古老类群,如人参、西洋参、三七等。第二类群,根状茎长而常为横卧型根茎,肉质根常不发达或无;种子较小;在化学成分上,所含三萜皂甙元以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为主,药用价值低,化学成分、植物形态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了分布区较广而连续的特点。是人参属的进化类群,如姜状三七、屏边三七、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珠子参等。这一研究成果普遍为药学界采用,澄清了人参属植物研究上的混乱,推动了人参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目前最常用的人参属植物的消费市场规模从大到依次为: 人参>西洋参>三七>竹节参>越南参>喜马拉雅人参。

      中国人参在清代开始大规模栽培后,消费者开始特别珍重野山参,尤其是老山参。人参是休眠性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传说人参寿命可达千年,实际一些专家认为,野生人参的寿命大约可达四百至五百年。200岁以上者极其罕见。有些号称参龄四、五百年者多属夸张。2007年7月,六名参农在长白山西南坡一片针阔混交林中发现一棵大山参,六人花了四天四夜才完整挖出来,它体长145厘米,主须长112厘米,鲜重366克,估计参龄达三百年以上。据说后被买家以300万元的价格买走。此参曾号称是建国以来我国发现的最大野山参。2013年7月,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天桥沟发现一支更重的野山参,达469克。不过估计参龄在60至70年之间。

      苏联1952年一月号《科学与生活》有朱可夫斯基的《人参的科学研究》一文,其中说苏联发现最大的人参重达600公分(即600克),参龄200年以上。

      据说在康熙二年(1663年),东北有人挖到一株净重20两的老山参,按清代一两为今36克计算,20两约为720克。(原始记载不知出自哪里?)

      近年还有一件轰动的人参事件,就是海滨城市大连市区成园温泉山庄自2004年以来,在园区山林中陆续发现野山参千余株,其中有几株五品叶老山参,更有一株罕见的七品叶人参,号称千年参王(网上有植株图)。据考我国近百年来没有资料提及发现过七品叶野生人参,它也是目前我国七品叶野生人参孤株。大连发现七品参的消息在长白山参区引起轰动,一些老参把式还特地去大连一睹“参王”芳容。目前这些野生山参已经被作为珍稀植物保护起来。

      由于森林面积的大幅度缩小和过分采挖,我国东北野生人参在1992年已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如今即使在自然保护区腹地也难见到山参。那么以上那些采挖应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不知国家实际是如何管理的?

      人工栽培的园参看上去主根多如萝卜样,但看《人参图鉴》中的老山参图片,长萝卜样者并不多,倒是根须长得有点“乱七八糟”的样子,呈人形者更是稀罕。60—100年参龄者,往往干品也就几十克重,清代以前的人参药材实际也是这种完整根系模样?还是只取主根?由于土壤的差异,俄罗斯山参在外部特征上也与长白山山参有显著差异,其芋帽大,须条短细而繁多。

      按现代生化分析,人参皂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目前人参中已经分离鉴定出30多种单体皂苷。经研究,人参须根、芦头、花蕾、茎叶中的总皂苷含量高出主根很多,生长年限是园参几十倍的野山参,其总皂苷含量也只是园参的1—2倍,而且园参中稀有元素锗的含量也高于野山参。但这并不能改变民众对老山参推崇。

      在韩国,人参80%以上是通过食品消费的。200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第32届大会审议通过了《人参食品》国际标准,规定人工种植人参可用于食品。2012年8月29日中国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7号)。规定适用于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成人食用量≤3克/天。

      中国人参的影响于18世纪初波及西方。据说在中国人参未传入北美之前,北美印第安人只将西洋参作为发汗退烧药(一说用于用于治疗头疼、创伤、不孕等等)。另有一些学者(如Goldstein B.等)则认为,在人参效用方面,美洲印第安人所论与中国人类似,lroquds人(北美印地安人的分支)称西洋参为“Garanetosing”(或 “Garent oquen”), 即“迈开大腿的人” ,类同中国人说“状如人的根”。而现代人种学研究证明,北美印第安人是由亚洲蒙古人种在冰河期(约12000年前)经白令海峡陆桥移去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两地对人参的应用可能有同一个文化起源。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很难了解北美印第安人使用人参的历史到底有多古老。

      1715年,法国传教士拉费陶(也译作拉菲太或拉菲托)参照杜德美提供的中国人参标本图样,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于加拿大魁北克一带发现了西洋参。经送法国巴黎植物学家鉴定后,他于1718年宣布了这项发现。由此西洋参开始了向中国的倾销。

      美国是西洋参的最大产国,有25个州出产西洋参,野生参以肯塔基州产量最高。美国人也宣传人参是“能量刺激剂”,同样推崇野山参,在美国市场上,野山参价格大约每磅(1磅约合0.45公斤)500-600美元,园参每磅仅20-30美元。两者价格相差数十倍。19世纪末,北美东海岸一些山林中西洋参资源极其丰富,参苗密集的程度达到不践踏参苗则无法通行的地步。而仅经过一个世纪的采挖,野生资源已经严重萎缩,如今有植物学家预言,百年后美国野山参也将绝迹。为了避免野生西洋参灭绝,美国政府也开始对野山参的采集进行严格管理,合法采参者只有政府颁布许可证后才进山挖掘,且每年只开放一个时间段采挖,但在暴利诱惑下,非法采挖者防不胜防。据西维吉尼亚州林业部统计,每年秋季约一万名西维吉尼亚居民进入森林采挖人参,估计美国的专业采参人应该不会象中国采参人那样讲究挖取完整根系,而是只取主根。

      2011年10月23日,由新加坡旅美华人刘天霖女士创建的西洋参博物馆在美国旧金山开业。

      人参属的三七明代以来就是名贵药材,号称“止血神药”、“伤科药王”。最早大概是云南广西一带苗族或壮族民间用药,后来才被汉医药所吸收。目前已知最早记载田七药用的是杨清叟1378年的《仙传外科方集》,距今已有600多年,当然民间使用应远早于此。一般认为,生三七有止血、化淤、消肿、活血、镇痛等功效;而熟三七有补益气血、强身健体之效。明末《本草纲目》“三七”条项载“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昭参”条项即是介绍三七,从其论述可知当时的三七品种繁杂。其中有云“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人参三七,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又云“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三七根中的人参总皂苷含量(6.24%)远高于人参(3.8%)和西洋参(4.05%),所以西式药学研究者亦将三七归为滋补性药物。三七药材一般以个头论质,大者优,不似人参重参龄,其植株六品叶、七品叶者亦罕见,有人统计过,3~8年生的栽培三七,六品叶者仅占8.98%。

      三七为中国特有种,通过对其原产地的调查,推测其为林下阴生植物,喜冬暖夏凉,半阴和潮湿环境。1975年周俊、伍明珠、杨崇仁、冯国楣、吴征镒发表了《人参属的三萜成分及分类系统和地理分布的关系》一文,从植物化学分类学的角度,将三七与人参、西洋参归为一类群,杨涤清先生(1981年)进一步认为三七更为原始,而人参与西洋参则属较为进化的群落。不过《中国植物志》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三七“已有单性花,花柱合生至中部等特征又比现存的其他人参属植物的进化程度为高,根据生殖器官保守性比营养器官大的原则,它可能不是现存人参属最原始的类型。”

      从史料推测,大约明末清初三七就开始被大规模栽培,因栽培管理和土壤质地的不同,其形状大体分为长形的“萝卜七”和较圆的“疙瘩七”两种类型。曾有云南当地人在解放初见过野生三七,其大如拳,色黑。大跃进大炼钢铁时期,山林遭受严重破坏,三七绝迹。20世纪70年代初到如今长期都没有发现三七野生植株,基本可以认为其野生种已灭绝,反正有些专家几十年都在寻找野生三七,就是不见踪迹,或者没找对区域?三七栽培种主产于云南文山,其总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是云南最独具特色的药材资源之一。由于三七野生种消失又长期人工栽培,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遗传多样性散失问题。据云南文山州的老三七种植户介绍,广西的三七与云南的三七在质地和颜色上均有所不同。两者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或种源的不同造成的。不幸的是,在科研工作者还没来得及澄清这类问题时,广西当地栽培的三七资源就因收益原因停种而散失殆尽了。地方政府专门为一种药材成立特产局,目前除吉林有人参特产局外,大概就是文山的三七特产局了。

      据黔东南信息港报道, 2011年8月27日贵州省东南部雷山县居民余先生在海拔1400多米的雷公山麓发现一群疑是野山参的植物,并挖掘出6株,每株参体平均长21厘米,其须根为长条须,老而韧,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根茎又细又长,皮黄褐色,质地紧密而有光泽。经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所工作人员初步鉴定,认为是野山参,年龄都在数十年以上。我从其网络图片上看,此植物为人参属植物是无疑的,其根有些明显是直立型(人参或三七),其主根头上不象三七多长瘤子,所以很可能就是人参或人参属的新物种。不知有没有专业植物学研究者去深入追究这种植物?

      1973年3月,越南药用植物研究人员在越中昆蒿省(Kontum)境内海拔1500—2000m常年多雨多雾的高山森林内,发现一种人参属植物,1985年由DungH.T,和GrushvI。V.命名为Panax Vietnamensis Ha & Grushv.。人参属的一个新种,俗称为越南人参(Vietnamese ginseng)或玉灵人参(Ngoc Linh ginseng)或万象人参,这是已知生长在最南端的人参,已处热带地区。除了越南以外,中国的云南南部也有分布。

      越南人参多为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林下阴湿处生长,常沿山林小溪阴背面聚生。地上植株茎、叶、果形态大体如人参,六品叶和七品叶者很少见,花呈淡绿色,熟果鲜红但顶部有黑斑。植株常高40—60厘米,但整个植株多簇生成丛状。野生种的地下部分形态是芦头(地下茎)大、块根小,小根附着在大芦头的尾部,野生品地下茎芦多呈竹节状盘曲生长,其上能看到地上茎生长的瘢痕(可用于判断参龄),另外多年生植株的茎芦还常盘曲生长在地上。也有地下茎芦较短者。野生品主块根浅黄色,具横的条纹且生有很多假根,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呈人形。越南人参栽培品的地下部分形态与野生品大有不同,茎芦变短,块根主要有三种形状:胡萝卜形、纺锤形、胡萝卜形且族生(这种最常见)。

      越南人参自古被分布区当地的高山部族视为“神药”,认为可以治疗百病、抵御疲劳和强身健体。经研究化验,越南人参的皂甙组成以达玛烷型为主(人参属植物的原始型化学特征),与人参的皂甙类成分以及药理活化都非常相似,可归属于人参、西洋参、三七这一类群。但是,越南人参的奥克梯隆醇型皂甙的含量,特别是珠子参甙-R2却惊人的高(5.29%)。奥克梯隆醇型皂甙是人参、西洋参、三七等所不具有的。这些特征使越南人参成为人参属中令人瞩目的一个新种。有学者认为越南人参有可能是三七的原生类型。越南政府如今已将越南人参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加以保护,并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工栽培。

      人参并不像一般认为的那么娇气,比如过去在树洞、在水里都曾发现过野山参(水里长的专名叫水质参),又如大连市区山林野山参的存在,以及仰韶人参(韶参,待考)、贵州人参、越南人参的存在,或许多少能让人们的看法有所改变。

      通过以上有关人参属植物的一些了解。我也有以下一些想法:

      人参属植物始生中心不论是华北古陆还是我国的西南地区,既然我国东北的人参是北移传播过去的,那么古代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生长有人参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反对者对这一点还能说些什么呢?

      我国西南的三七正式被文字记载距今也不过600多年,如今野生种基本灭绝。东北人参的野生资源在15世纪末还非常丰富,五百多年的采挖后,如今野生种已经成为濒危物种,难得一见。西洋参的商业化采挖至今才300多年,原本异常丰富的野生资源已大为萎缩,按如今的采挖速度,有专家估计美国野生人参百年内也会绝迹。上党人参的成名至少在两千年前,作为一种道地名药材,如此长期的采挖,毫不客气地说,不论它是何物种,若非发展人工栽培,它在当地灭绝是很正常的,不灭绝反而是异常的。“上党人参”在唐宋就很稀贵难得(史料很多,此略),很难想像千年之后这种东西的野生品还未灭绝。而桔梗科党参如今还是有不少野生品的。单就此点而论,桔梗科党参是古典上党人参的可能性就很低。

      直立型根茎类群的人参属植物,在地理分布上具有分布区狭小和间断分布的特点,其在人类的采挖下野生种容易灭绝。因此不排除古代的“上党人参”是人参属未知但却已灭绝的一种。所以不要总是以东北人参的植物特性来考察古代上党人参,也许它是另一种适应当地环境的人参属植物。

      附:人参属植物的鉴别特征:

     大叶三七(含竹节参和珠子参):根状茎横生,竹鞭状或串珠状,或兼有竹鞭状和串珠状。叶两面脉上一般无毛(或疏生刚毛)。总花梗有纵纹,无毛。花小,淡绿色或带白色(一说花瓣黄绿色)。果实未成熟时浅绿渐转深绿,果熟时红色,或顶端黑色下部红色。野生或栽培品,植株也常现一株多茎簇生成丛状。

      三七:根状茎短而常为直立型根茎。叶两面脉上均有刚毛(有的近于无毛),有托叶(卵形或披针形),花梗被微柔毛。花黄绿色。三七果实嫩时绿色,逐渐变为紫色、朱红色,最后变为鲜红色,极个别为黄色,有光泽。

      姜状三七:地下茎横生,肉质根姜块状,非圆柱形或纺锤形。花紫色。叶两面脉上疏生长约1-1.5毫米的刚毛。总花梗无毛。果实卵圆形,红色,熟时变黑。

      屏边(地名)三七:根状茎长而横生,肉质根胡萝卜状。3—4枚掌状复叶轮生茎顶,有托叶(卵形),小叶5,稀7,最常见羽状分裂(最大特征,或叶缘具刺状锯齿)。总花梗无毛。花小,淡绿色(有说花瓣黄色)。熟果红色(有说黑红色)。(注意,不是羽状三七,羽状三七常见二回羽状深裂,其一回羽状分裂也比屏边三七更深,羽状三七偶有托叶,一般无托叶。)

      越南人参:整个植株多簇生成丛状。野生品地下茎芦多呈竹节状盘曲生长,其上能看到地上茎生长的瘢痕,花呈淡绿色。果实嫩时暗绿色,成熟果实鲜红,顶部有一个黑斑。

      参考资料:

      鲁歧、富力、李向高《人参属植物的生物学演变》《人参研究》1992年04期

      林先明、刘海华、郭杰等《竹节参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第26卷第一期

      崔三七的博客《三七的名由》

      百度文库 《认识人参》有野山参鉴别图谱

      陈中坚、周世良《三七的历史栽培中心与遗传资源保护》文山日报2010年07月24日

      《美国野人参百年后要灭绝》世界新闻报2006年1月9日

      杜晓琪等《万象人参——人参属的一个新种》《国外林业》1997年01期

      魏春雁《越南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特产研究》 2001年01期

      郭平《越南人参》大公网2014-04-28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中药研究室化学组《人参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人参茎叶与人参根皂甙及皂甙元的比较》《新医药学杂志》,1977年02期。

      李凤林《人参茎叶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 第2期

      鄢兴龙、萧凤回、文国松、李信、段承俐《云南三七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考察与采集》

      《雷公山上:原始森林中 挖出野山参?(组图)》黔东南信息港2011/9/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