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杏林脉香 2014-07-25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褐斑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常见面部呈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的皮肤病。病程长,虽无明显自觉症状,但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负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以下就其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黄褐斑与内分泌

1.性激素异常

性激素异常被公认为是黄褐斑发病的首要原因,其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是影响本病的主要因素。FENG Anji﹡等研究已证明,雌激素能通过解除谷光甘肽或者说SH(巯基)对酪氨酸的抑制作用,使黑色素的生成增多。李健﹡等对60例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患者血清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黄体生成素(LH)较对照组高(P<O.05)Moin等﹡报道,妊娠期EP的变化能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体,并促使其转运和扩散,导致色斑形成。牟韵竹等﹡检测了40例黄褐斑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病例组血清E2FSH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甲状腺激素异常

甲状腺激素中的甲状腺素(thyroxineT4),为酪氨酸碘化物,可促进酪氨酸和黑素的氧化过程,并使表皮中的SH减少,黑素形成增多。陈志伟等﹡对108例黄褐斑患者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正常人105例进行对照,黄褐斑女性患者的甲状腺素及游离甲状腺素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谢志杰﹡等报道,黄褐斑患者T4FT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可减少表皮中SH,促进酪氨酸酶和黑素小体的合成,使得酪氨酸酶氧化成黑色素的作用增强,皮肤色素增加。

黄褐斑与日光照射、热刺激

日光中的紫外线或热刺激,能使皮肤中的SH氧化破坏而激活并增加皮肤中的酪氨酸酶活性,进而激活黑色素细胞,使其分裂加快、活性增加,单位面积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多、黑素小体分泌旺盛、移动扩散加速,引起皮肤色素沉着。夏季紫外线照射强烈,冬季转弱,故黄褐斑患者多呈夏重冬轻的变化。Kadono s﹡等研究发现,在紫外线照射后,IL-1的基因在角朊细胞中活性增加,IL-1既可增加又可抑制黑色素细胞MSH受体活性,这取决于IL-1浓度。Kang WH的组织学证实,患黄褐斑以后,如果继续经常照射太阳光,皮损区色素沉着重于正常皮肤。Sheniot 等报道,黄褐斑在女性农民中的患病率为41.1%,较有力证明了黄褐斑与日晒的密切关系。因此,防晒是预防和减轻黄褐斑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现代人大多知道在日光下防护皮肤,却忽视了强烈灯光及电脑辐射中紫外线。因此,防晒不应只局限于户外。

黄褐斑与氧自由基损害

人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和清除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自由基不断产生的同时,又不断被清除。而黄褐斑患者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状态大多遭到破坏,体内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均可造成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使膜的结构、功能受损而引发黄褐斑。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不能随过氧化脂质(LPO)增多而增强,导致LPO的蓄积,LPO作为启动因素使这一反应加速,黑色素形成增多。易运连H叫等研究显示,黄褐斑患者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证实氧自由基与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及色素沉着有关。谢明峰﹡等对6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血清SODMDA检测,其血清MDA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SOD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O.05)

黄褐斑与血液流变性改变

现代医学发现,黄褐斑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指标异常,认为气滞血瘀证与血黏度增加有关。张素洁﹡对4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性检查,其中全血黏度和血小板黏附率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故认为是血液黏度增加使血液瘀滞而导致黄褐斑的发生。与祖国传统中医所讲气血不和、脉络瘀阻相符合,证实黄褐斑与血液黏度增加而致血液瘀滞,微循环障碍有一定关系。临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也确实有效,血液流变性指标为该治疗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黄褐斑与微量元素含量异常

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有40多种,包括铁、铜、锌、碘、锰等约占体重的0.05%左右。这些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微少,却能产生重要的生理作用。倪来生﹡等的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的铜离子、铁离子水平显著升高,证明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形成黑色素的能力与铜离子成正比,血清铜水平升高使酪氨酸酶活性增强,色素沉着增加而发生黄褐斑。血清铁增多与表皮激素结合,使其对酪氨酸酶抑制解除,黑素形成增加,导致皮肤色素成着而发生黄褐斑。

黄褐斑与其他

l.遗传因素

黄褐斑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先天的基因缺陷可能是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Goh 等报道,有10.2%的患者有明确家族史,这些家族聚集现象均支持黄褐斑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但其遗传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Javaherit﹡等通过研究发现,30%~47%的黄褐斑患者有家族史,尤其是男性黄褐斑患者,认为遗传是男性黄褐斑的主要病因之一。吴小红等对1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遗传倾向者占30.0%。因此,遗传因素被认为是黄褐斑发生的重要病因。

2.皮损区微生物失衡

伊波史﹡提到皮肤表面有大量微生物存在,根据其存在情况不同分为常驻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暂驻菌或共生菌(棒杆菌、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及产色素的微球菌)。皮肤有维持自身微生态稳定的能力,菌群之间存在共生或拮抗作用,如果宿主的皮肤、环境和菌群之间处于不协调的病理状态即微生态失衡,就会造成皮肤的病理性损害。白洁﹡等对58例黄褐斑患者和58例在校大学生研究后显示,黄褐斑患者皮损区的痤疮丙酸杆菌活菌数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产色素微球菌、革兰阴性菌的活菌数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都存在显著性。可能是常驻菌痤疮丙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使皮肤对外来菌定居的阻抗力降低以及菌群之间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干扰现象减弱,因而导致产色素微球菌大量繁殖,并与表皮黏附、结合,它们产生的色素超过皮肤局部的自净能力,而被皮肤吸收、沉积于表皮内形成黄褐斑。

3.精神因素

黄褐斑的病因复杂,且与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虽尚未作为一种身心疾病正式提出,但临床已证实很多患者在起病或疾病进展时有过精神创伤,存在不同程度的易怒、抑郁、神经衰弱等。刘冬梅﹡等采用问卷调查400例门诊黄褐斑患者,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助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危险度(RR)由大到小依次为家族史、日晒、不当的美容和精神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夫妻感情不和、亲人去世等)。吴小红﹡认为,情绪致病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使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等相关神经肽的释放而致色素沉着。另外,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产生黑素促进因子,对MSH有增强作用,也可使色素加深。

4.某些化妆品的影响

提到化妆品中诸如水杨酸、氧化亚油酸、枸橼酸、金属、防腐剂和香料等成分浸入局部皮肤后,出现过敏性炎性反应,实属化妆品过敏性皮炎,皮炎消退后遗留黄褐斑样皮肤损害。周存才﹡等对221例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117例有应用一种或多种祛斑制剂或相关化妆品史。吴小红等对130例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有明确的美容及化妆品不当使用史者24(18.46),其中包括使用无生产批号的美白、换肤产品及化妆品。长期浓妆艳抹,使用过期劣质化妆品以及汞剂等重金属超标化妆品等会导致或诱发黄褐斑并使原色斑加重。

5.某些妇科疾病的影响

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症、慢性盆腔炎等,均可影响丘脑下部一垂体一卵巢轴之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引起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异常,在出现一系列月经紊乱现象和生殖器病变同时,面部出现黄褐斑。刘冬梅﹡等对400例黄褐斑患者相关因素进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发疾病:卵巢囊肿15例;子宫肌瘤11例;阴道炎36例;附件炎41例;盆腔炎3例;月经不调318(79.5),其中痛经296例,经期紊乱217例。

6.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血管内皮不仅是一层屏障,而且是一个具有许多生理功能的活性器官。内皮细胞衍生的血管舒张因子主要是一氧化氮(NO)而血管收缩因子主要是内皮素(ET)。生理状态下,二者相互作用与调节,处于动态平衡之中。NO是黑素合成的强效激活因子。Rom6ro-Graillett23j等用NO处理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时发现黑素合成增加及酪氨酸酶活性增强,而加入NO清除剂后,刺激黑素细胞合成黑素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同时也发现,UVAUVB可通过活化角质形成细胞(KC)分泌NO,使MC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和黑素的合成增加,提示NO在紫外线辐射(UVR)诱导的黑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望

黄褐斑是常见、难治性疾病。本病除与皮肤科相关外,还涉及内科、妇科、神经、精神及新兴学科一医学美容等领域,故临床应以大内科的视野来研究、治疗本病,而不能只局限于皮肤病学一科,由于本病潜在致病因素的不确定性、病理机制的复杂性,使得治疗效果总体不如人意,医学工作者仍任重而道远。综观上述资料,性激素异常是各种因素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诱发的黄褐斑越来越多见。因此,预防黄褐斑的发生,还需要向患者普及美容方面的知识。今后应该在内分泌和黑素代谢等方面开展其机理研究。总之,国内外近年对黄褐斑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尚有一些问题,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