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底-李子峰著-前言

 願隨身 2014-07-25

海 底

 

李子峰 著    

 

张德文 整理

 

编辑本书之十大要旨

 

一、           本书命名之缘由

 

按洪门之秘籍,原名“海底,盖取义于“如海洋之底,渊奥浩瀚,能载育万物,潜藏万象,而为百川之总汇也。嗣以淆乱外人听闻,以防泄漏机密起见,乃隐藏真名,而改为 “金不换、“衫仔,以及“与天同姓等种种名称。惟因变易无定,一再改名之故,其结果所至,部有误认“通草及“破布亦为洪门秘籍之化名者。不知“通草乃“清帮之秘籍,因“清帮藉河运粮而兴帮,故以“通漕名其书,并由“通漕演变为“通草,取义于“四通八达,如草之滋蔓“破布乃“穷教行之秘籍,取义于“破布虽微,实包有绫罗缎绵。布帛葛麻,无一不备也。本书为谋不与他本稍有混杂,并保存庐山真面起见,故直截了当仍名之曰“海底

 

二、           公开付梓之缘由

 

查洪门书籍,在国内书铺公开出售者:一为日本平山周氏所编之《中国秘密社会史》;一为萧一山在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所抄之《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为日本文之《支那の社会秘密结社》,以及《南洋洪顺堂杂刊》数种。惜乎各是其说,或简陋不整,或迭床架屋,终少融会贯通,集其大成之作。

按《海底》一书,本为洪门之规矩宝笈,万宝秘册,举凡洪门之一举一动,一诗一语,无不详晰记载。得此一书,对于洪门之一切秘密,甚至隐微细节,莫不洞悉无遗。因其具有如此之价值及重要,是以在过去之绝对秘密时期,为严防泄漏全部机密之故,乃至入会未久,资历稍浅之会员,除仅得耳聆口传之一二诗词掌故,或残缺片断之抄本外,欲获《海底》之真本全豹,实属难如登天。

兹本书竟敢不避一切,不辞泄漏洪门真谛,公然付梓问世者,盖以(一)洪门既已完成其唯一使命——反清复明——既属无明可复,无清可反,已无不共戴天之仇敌存在,自无再守秘密之必要。(二)洪门虽已完成其唯一使命,然因组织严密,精神伟大,故并不因无中心任务而使整个组织从此涣散。惟自另一方面而观之,既无固定不移之中心任务,殊易遭人之操纵利用,而失去洪门之本义,是以实有汇集海内海外之洪门一切规矩诗章等等,汇成完善之书,公诸于世,俾有心人之潜心研究,籍此而能新生洪门以新中心任务,使此伟大组织之伟大力量,不至为个人盗劫自私,而愈能发扬光大其魁伟之精神。不过,本书虽公开付梓问世,然亦尚有两重限制。(一)尽可能范围之内,对于洪门最重要之三昧,仍保守其秘密。(二)本书以供洪门兄弟参考为限,此种限制,盖亦微万不尽宣泄,仍守秘密之余地耳。

 

三、           洪门力量之伟大

 

按洪门会发轫于明未清初康熙之际,澎湃于雍正光绪之间,半公开于民国建立之始,在此三个时期之中,据城负隅,反抗清廷,以期完成反清复明之建国使命者,实属指不胜数。如爽文据闽,洪杨建国,以及民党成功等等,无不有赖帮会以奠基础。夷考帮会,实肇始于明朝遗老,痛国亡家破之哀,遭杂髪屠杀之厄,于是赤胆忠心,群谋勤王,如“阁老会之奉史阁部,郑成功之奉朔台湾,顾亭林之继营西北,熊开元、汝应元等辈之视髪入道,七剑八侠之寄迹江湖,刘之协之奉王发生,李文成、林清之勾结官监等等。清祚二百六十八年之间,几完全一段帮会活动时期。东来西兴,南破北起,严刑峻法,失其防杜之功;密搜严辑,难遏春笋之盛,而终移清祚,建立民国,足证帮会力量之洪大,组织之完密,实有供诸世之贤达,窥其究竟,举一反三之价值焉。

 

四、           洪门组织之优点

 

遍考东西各国之秘密社会,如欧美闻之Free Masom规矩会、埃及党会、美国三K党等等,其组织非不精细严密,然较诸我国洪门组织之严密整齐,使命伟大,则是相形之下,顿现其消极途径,及囿于狭小范围矣。盖洪门组织所以能凌驾一切秘密组织之特长优点,在于有纵横之系统!所谓纵横系统者,及系由“龙头以至“么满、“十排,有“纵横、“尊卑之分,复有“言谈、“手势之“纵横暗示之别。使会中弟兄,“不识人,只识义,一见“手势动止,一闻“春典隐语,一说“花亭结义,不仅不相识者顿成生死之交,即原为仇敌者,亦化为义同骨肉。因其具有之纵横系统,故有尽善尽美之司拨铃弹性作用,而远非从秘密社会组织所能望其项背矣。此等关键所在,为研究“海底者所应三致意之处。

 

五、           洪门灵魂之所在

 

任何集团组织,若无灵魂作用之内涵,无论其严密至如何程度,仅为一躯壳之形骸而已,决不能发生伟大力量。洪门之使命在“反清复明,而运用之手段在于“纵横组织,易言之,洪门“灵魂之所在,即为纵横组织之“言谈手势也。吾人应知洪门反清复明之使命,既已失去其时代价值,殊可做效法前贤,更新使命。按我国秘密结社,其较著者,在古时原为韩山童、徐寿辉等之“反元复宋运动,至明朝建国,而失其作用,迨乎清初,乃一变而为“反清复明。兹清朝已覆,既又失去其作用,何妨变为“反亚反共运动或“和平建国等等新任务,以资有一努力之目标。惟任务可改,灵魂不可泯,对于其灵魂所在之“言谈、“手势,实有宣扬广播严密保存之价值,而免一旦失去灵魂,反成空骸。然而,间有肤浅之士,见不及此,或因其未得真传,尚属门外之汉,而欲蹿等以进,盗劫高位起见,乃隐遮其劣点,倡言不用“言谈手势,使洪门完全公开大众化之匪论,其荒谬所致,诚不值一笑,不知“言谈、“手势,乃有明遗老,潜心结萃之发明,既非毫无意义之举动,如南洋等处,“认仪式为认人,见包袱有一扣,纵不交一言,亦百般关照,甚至逢劫不抢,遇困资助,且其谙熟之程度,又全视其入帮资历之深浅程度,积迭功劳苦劳之熬练得来,绝非可以强求速成者。凡此种种,皆为研究洪门者所不可不深加注意之处也 。

 

六、           言谈隐语之雅峻

 

洪门之言谈隐语,均系有明遗老,博学多能之士,所编制发明者,是以异常温文典雅,或幽默而别有风致,或积极而满腔血泪,讲仁取义,灌输主义,使帮中弟兄于日常言行之间,无时不浸趁沈于报仇复国,仁义相律之环境内,较诸卧薪尝胆,出入呼名之办法为尤切矣。如“绝清茶阵诗:“两塘有水养清龙,手执清龙两头通。清龙无水清龙绝,调转乾坤扶明龙”。如“接烟筒诗:“五人抬炮打清兵,莫向前来打兄弟。老母花亭会有话,从今不记旧冤情。”如“兄弟入洪店诗:“洪门八字开,无钱莫进来。三八二十一,无钱亦得食。”如“献酒诗“:“一杯美酒落地中,兄弟结义有始终。二杯美酒进天庭,兄弟结拜四海平。三杯美酒进柜前,兄弟结拜反清双复明。”以及隐语“发称青丝”、“帽曰顶科”、“衣为靠衫”、“裤为登空”、“袜为臭筒”、“鞋为踢土”、“眼作招罗”、“看谓把合”等等。其最励别称,好是另一国家民族,何等亲切热忱,而其典雅温文之处,又何等幽默有趣。本书对于言谈隐语以及诗词等等,所辑颇富,足供较繁交际之用,尚望会中弟兄,加以注意,并希深悉此等会中真谛,得来不易,而勿泛泛视之。

 

七、           手势简略之缘由

 

本书对于手势,只示百千分之一而已,其所以如此简略之故,一则因手势千变万化,随地随事随人而异,非笔墨所能书之详明,必须亲为传授不可,且亦经此为保存会中秘密,不尽宣泄之意云耳,希读者谅之。

 

八、           洪门引用之书籍

 

按洪门组织,经讲忠心报国,义气交友之故,而谈刘关张桃园,以占山聚众,起义复国之故,而标榜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以期待明君,拥戴灭清之故,而羡慕瓦岗塞威风。其所以谈“桃园”、“梁山”、“瓦岗”者,乃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与《说唐》之三种说部,为我国一般人民,尤其为下层社会所普遍知悉者,观此可见创会者诱导平民心理不脱民俗之苦心孤诣处矣。故研究洪门者,对此三种说部,亦应有相当之熟谂。

 

九、           编辑本书之希望

 

夷考洪门会之中心主张,要有二种:一为“不移的”,一为“时代的”。所谓“不移的者,乃“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等道德观念是也;所谓“时代的”者,乃“反清复明”等积极的种族国家观念与时代精神是也。因既有伟大的道德主张,更有永续的时代精神,以致前仆后继,成仁取义,终达于中华民国建设之目的,此为洪门潜滋日广,建树奇勋之一大主因。自民国成立二十九年以来,洪门已失去一个时代精神之“反清复明”之作用矣,吾侪为使洪门精神永续不断,洪门会众,永葆不隳起见,允宜灌入“新的时代精神”,以资洪门兄弟,有同一之行为目的,而免涣散不整,招致匪人之利用。至于此“新的时代精神”之加入者,其为“兴亚反英”乎,抑为“和平建国”乎,抑更为其它者乎,则待会中贤达,群起策划,而有以教我焉。

 

十、           编后例言

 

本书约二十余万言,然以洪门历史悠久,内容复杂,仍未能尽大所述,是以拟于最短期内,将断续着手编辑续集,搜罗近代各山掌故,以资充实无遗,而供世人为考证,特此附带声明。

本书誊缮监印,查生叶茀,颇具辛勤,而校对勘误,李君宝善,段生问涛,亦殊劳苦,例当附书以誌记念。

 

整理者注:对原影印版进行了勘误,不足之处,恳请指正。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