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节莫成“劫” 讲“礼”何需“礼”

 指间飞歌 2014-07-25

过节莫成“劫” 讲“礼”何需“礼”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9-30 星期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很注重礼尚往来。“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人信奉来而不往非礼也,也相信礼多人不怪。这个“礼”,集中体现在逢年过节的礼尚往来之中。

然而这会很多人的体会,过节逐渐变了味,过节似乎成了过“劫”, 很多人出于面子或维系关系的需要,在人们约定送礼习俗不得不去做的同时,却又叫苦不堪,送礼送得许多人经济紧张;送礼如果送得不合理,又要让人说闲话;不送又怕得罪人日后有麻烦,这成为当代人的一种无奈的心理疾患。

我们千年传承的“礼”文化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许多人为达私人目的,将节假日中的“礼尚往来”变成了讨好权势者的“礼上往来”,更有甚者,不惜下血本、花大钱,借拜访问候之名行行贿之实。这样的“礼”实际上是将礼仪狭隘的变异为“礼物”,将传统文化变得过分物质化,最终,败坏了社会风气,酝酿了贪污腐败。个别领导因为思想腐化,没有守好“廉洁门”,借节日机会,收礼索贿,结果成了名副其实过不去的“劫”。

眼下,中秋国庆双节将近,领导干部如何过个舒心节,而非“劫”,面临着三道关:一是人情关。一些干部觉得过节,不收别人孝敬的“节礼”,会驳不开情面,这“人情”、“面子”,常使人陷入充满人情味的“温水效应”中而无力自拔。二是侥幸关。趁着过节,行贿者在亲情友情的掩护之下肆无忌惮,受贿者侥幸地认为收点礼是人之常情。三是敛财关。少数干部利欲熏心,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把过节看成是敛财的良机,是“创收”的关键。对此“三关”,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看望领导、关心领导、感谢领导”的“盛情”所迷惑,不为各种鲜艳的诱饵所迷惑、欺骗。

其实平心而论,作为下属只需平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领导工作的大力支持,节假日发条祝福短信,心意表达到即可,又何需如此“多礼”,而作为领导干部要以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官的要求时刻鞭策自己,做到向下不伸手,向上不奉送,不搞歪门邪道,不走终南捷径。坚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重礼仪轻礼物,重情谊轻利益,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守住“廉关”,轻松过节,干好事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