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步轩联话》(第七卷)

 冷鳳 2014-07-26

第十三卷

本卷收七言骚绝凡五十首

○夸父
生天地兮逐光晖,踏金轮兮吾不回。
望大泽兮道渴死,化邓林兮心莫悲。

【注释】◎金轮:太阳。其如苏轼《韩太祝送游太山》诗句“恨君不上东峰顶,夜看金轮出九幽”。◎夸父:参见《山
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 渭,河 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女娲
望九霄兮不见日,彼淫雨兮莫相侵。
天生我兮五色石,赠与君兮补苍旻。

【注释】◎女娲:神话中古帝名。古时天崩地裂,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苍旻:天。《尔雅·释天》谓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后羿
野茫茫兮漫逡巡,何黑暗兮路难行。
我劝君兮留一日,令昼夜兮俱光明。
【注释】◎后羿:上古夷族的首领,善射。古代神话中有后羿射十日及其嫦娥奔月等传说。◎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嫦娥
上九霄兮久不还,何独身兮在广寒。
信天条兮长相缚,思归去兮诚亦难。

【注释】◎嫦娥:月神名,初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作“常羲”,谓为帝俊之妻。《太平御览》作“姮娥”,谓为后羿之妻,窃不死之药以奔月。

○麻姑
东海水兮尚汪洋,待何年兮跨枯桑。
到蔡家兮为吾寿,向蓬莱兮谋稻粱。

【注释】◎麻姑:传说中女仙。东汉 桓帝时,仙人王远降于蔡经家,召麻姑至,年十八九,甚美,自云:“自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陵陆乎!” 蔡经见麻姑手指纤细似鸟爪,自念:“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谋稻粱:参见龚自珍《己亥杂诗》“避席畏闻文字狱,着书都为稻粱谋”,此处意为眼 下着书未必能而以后或许能谋取稻粱。

○彭祖
年八百兮世所稀,记二代兮心有知。
料仁暴兮自应是,上清气兮下尘泥。

【注释】◎彭祖:传说为颛顼帝的第三子,尧封之于彭城,因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在商为守藏吏,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参见刘向《列仙传》、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等。◎二代:即指商、周二朝。◎仁暴:指仁君和暴君。

○精卫
衔微木兮填东海,料难平兮终不改。
我自来兮报精魂,彼龙王兮将何奈。

【注释】◎精卫:传说为炎帝之少女,名女娃,游于东海而溺死,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沧海。参见《山海经·北山经》。

○刑天
与上帝兮奋争神,何主宰兮在一人。
彼精魂兮难磨灭,舞干戚兮在天门。

【注释】◎刑天:亦作“形天”,神话中人物。参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咏此事。◎一人:指最高统治者天帝。

○共工
惟平生兮藐一夫,彼颛顼兮竟何如。
触不周兮倾天柱,我何惜兮此头颅。

【注释】◎共工: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参见《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断,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一夫:《孟子》称暴君为“一夫”,体现了“民为重,君为轻”的思想。

○神农
教人耕兮与人医,既疗疾兮复疗饥。
有此心兮安天下,无此道兮谁复知。

【注释】◎神农:即炎帝,传说中的古帝。姜姓。因以火为德,故称炎帝。相传以火名官,作耒耜,教人耕种,故称神农氏。又传说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

○轩辕
融黄帝兮幷蚩尤,开洪荒兮辟九州。
惟圣心兮包宇宙,乃乘龙兮万古游。

【注释】◎轩辕:即黄帝。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后以之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乘龙:相传轩辕氏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髯迎黄帝上天。

○伏羲
教兆民兮学渔牧,画八卦兮合阴阳。
既开国兮复开物,垂德泽兮至今香。

【注释】◎伏羲: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即太昊。风姓。相传始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

○仓颉
得天道兮乃象形,遂使人兮心中明。
众皆知兮钱字重,始有悔兮仁字轻。

【注释】◎仓颉:传说为创造汉字者。但文字是在社会长期实践中产生定型的,不可能为一人所独造,仓颉可能是一位整理文字的着名人物。

○尧年
垂仁德兮化天下,铸大公兮在人间。
何千载兮为一日,使苍生兮欢万年。

【注释】◎尧:传说中之古帝陶唐氏之号。参见《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何:如何能,怎么能。◎千载:旧谓神仙世界“天上一日,人间千年”。◎年:指尧年,古人以尧年为太平盛世。参见六朝沈约诗句《春日紵》诗句“佩服瑶草驻颜色,尧年舜日欢无极”。

○舜日
在宫殿兮有赤子,居人家兮无铁门。
盗非官兮官非盗,欢无极兮享天伦。

【注释】◎舜:传说中的古帝名,接受尧的禅让而为帝。◎天伦:自然之道。此处指人间普遍的友爱关系。

○夏禹
治洪水兮尚疏导,袖清风兮不入门。
惟物欲兮横流日,君既去兮待何人。

【注释】◎夏禹:夏后氏部落领袖,史称禹、大禹、戎禹。姒姓。鲧之子。古史相传禹继承鲧的治水事业,采用疏导之法,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悉平。舜死,禹继任部落联盟领袖,都安邑,后东巡守至会稽而卒。

○鲧
河之流兮安可堵,人之口兮更难防。
身无功兮为舜殛,心犹愿兮荐禹郎。

【注释】◎鲧:亦作“鮌”。相传为禹之父,封崇伯。因治水无功,舜殛之于羽山。殛,杀。◎禹郎:禹为鲧之子,故称。

○许由
耕箕山兮小天下,卧草庐兮有九州。
但洗耳兮照颍水,仍澄澈兮两许由。

【注释】◎许由:亦作“许繇”,上古高士,隐于箕山。相传舜让以天下,不受,遁耕于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许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箕山:在河南 登封县东南,又称许由山。◎颍水:即颍河,源出河南 登封县西南,东南流,合于贾鲁河。

○姜尚
钓磻溪兮白须飘,洒秋水兮如丝绦。
恨龙王兮牵之去,使渔翁兮陷波涛。

【注释】◎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太公望,参见前注。◎磻溪:在陕西 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北流入渭,一名潢河,又名兹泉,今称丸谷。相传为周 太公望未遇文王垂钓处。

○赤松子
上崑仑兮拜王母,去富贵兮归留侯。
吾既弃兮人间事,愿从君兮无眇游。

【注释】◎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崑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参见《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 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亦作“赤诵子”,《淮南子·齐俗》:“今生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行去智,抱素返真,以游无眇,上通云天。”

○王子乔
上嵩高兮谒神仙,入无境兮忘旧年。
既不思兮太子殿,挥天使兮莫近前。

【注释】◎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参见《古诗十九首》之十六“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列仙传》曰:“王子乔者,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王子晋,为周灵王太子。◎天使:皇帝的使者,参见刘禹锡《谢赐冬衣表》:“九月授衣,载驰天使。”此处指周天子使者。

○广成子
出青岫兮骑白鹤,一挥手兮五云飞。
访崆峒兮踪迹杳,朝紫皇兮人未归。

【注释】◎广成子:传说黄帝时人,居崆峒山中。参见《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今作崆峒)之上,故往见之。”或谓老子在黄帝时为广成子,在颛顼时为赤精子。

○浮丘公
求金粟兮枉辛劳,慕仙道兮尽逍遥。
问何日兮翩翩下,来接我兮上嵩高。

【注释】◎浮丘公:传说黄帝时仙人。《列仙传》曰:“王子乔好吹笙,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金粟:钱和米。参见《商君书·去强》:“金一两生于竟(同境)内,粟二十担死于竟外……国好生于竟内,则金粟两死。”


○抱朴子
在仙都兮采灵芝,唤白兔兮来捣药。
为疗疾兮不曾归,在山间兮声未绝。

【注释】◎抱朴子:即晋 葛洪,隐居茅山,常炼丹采药,为民疗疾。◎仙都:江苏 句容 茅山称为仙都。◎药:五角切,入声,觉韵。

○梦瑶台
十二台兮云缥缈,五色玉兮夜朦胧。
与文章兮同焕彩,在桴斋兮梦底逢。

【注释】◎瑶台:神话中为神仙所居之地。参见晋 王嘉《拾遗记》:“崑仑山者……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桴斋:作者书斋曰桴斋。

○昆仑乐
披七星兮浮碧海,种蕙圃兮耨芝田。
惟终日兮耕耘乐,食无饱兮夜无眠。

【注释】◎崑仑:神话中为神仙所居之地。参见晋 王嘉《拾遗记》:“崑仑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上有九层……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羣仙种耨焉。”◎食无饱:参见《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瑶池欢
开瑶池兮蟠桃宴,饮王母兮翡翠觞。
在梦中兮桴斋外,料无人兮赋华章。

【注释】◎瑶池:古代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地。参见《穆天子传》:“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蟠桃宴:传说西王母以蟠桃宴会羣仙。蟠桃,传说中的仙桃,食之能长生。

○度索山
吸清气兮复长生,令百鬼兮夷愁城。
吐心素兮三千里,与碧桃兮向天横。

【注释】◎度索山:仙山名。《太平御览·汉旧仪·山海经》称东海之中度索山,山上有大桃,屈蟠三千里,东北间百鬼所出入也。◎心素:内心的情愫。参见李白《寄远》诗句“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馥郁:香气浓烈蒙密貌。

○羣玉山
周天子兮过策府,上羣玉兮拜王母。
慕神仙兮不读书,知生民兮何辛苦。

【注释】◎羣玉山:传说中的仙山。产玉。参见《穆天子传》:“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羣玉之山……阿平无限,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 注:“即《山海经》玉山,西王母所居者。”参见李白《清平调》之一诗句“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策府:古代帝王藏书之处,同“册府”。

○广寒宫
夜骋目兮清虚殿,思嫦娥兮冷美人。
叹空山兮桂巖宿,无灵药兮与君奔。

【注释】◎广寒宫:旧题汉 郭宪《洞冥记》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旧题唐 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曰:“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本为虚指,后遂以为月中宫名。◎奔:指与嫦娥私奔月宫。

○玄圃
陟阆风兮天庭下,解紫裘兮緤白马。
倩太真兮捣琪花,酿仙酒兮定婚嫁。

【注释】◎玄圃:即阆风之苑,仙人所居之境。《水经注·河水》曰:“崑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曾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仙居。”◎緤白马:参见屈原《离骚》诗句“朝无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太真:西王母之第七女。

○桃都山
游桃都兮三千里,几曾见兮逃虚子。
功莫大兮难为仙,原在世兮为君死。

【注释】◎桃都山:参见《初学记》:“桃都山有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出照木,天下鸡即鸣,天下鸡皆鸣。”◎逃虚子:明 姚广孝着有《逃虚子集》,故称。姚广孝十四岁为僧,名道衍,字斯道。因与燕王 朱棣谈论投契,随至北平,辅佐朱棣起兵。朱棣称帝后,录功第一,赐名广孝。

○天台山
阮郎归兮刘郎去,入春山兮访仙女。
望迷津兮无流杯,共桃花兮愁风雨。

【注释】◎天台山:相传东汉 永平年间,浙江 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在桃花盛开之处,从溪水中流来酒杯,遂沿溪而上,遇两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归家,子孙已过七世。后重入天台山访女,踪迹杳然。事见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

○宓妃
长相思兮梦未觉,赠余玦兮何决绝。
望贝阙兮两茫茫,惟相送兮一湾月。

【注释】◎宓妃:传说中洛水之神。《索隐》引如淳之说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参见屈原《离骚》诗句“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 在”。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之序曰:“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贝阙:参见屈原《河伯》诗 句“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注曰:“言河伯所居,以鱼鳞盖屋,堂画蛟龙之文,紫贝作阙,朱丹其宫。”

○湘妃
望苍梧兮泪不干,越万年兮湘竹斑。
在曾城兮耕玄圃,问何日兮接吾还。

【注释】◎湘妃:湘水之神。舜二妃娥皇、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苍梧:山名,又名九疑。相传舜葬于苍梧之野。地在今湖南 宁远县境。◎湘竹:即湘妃竹,又名斑竹、泪竹。◎层城:即天庭。

○壶公
长寻访兮市南地,今从君兮作愚徒。
为治人兮孔方癖,在钱眼兮悬一壶。

【注释】◎壶公:传说中仙人名。东汉 费长房曾为市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内。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因向学道。◎孔方:古代钱币内圆外方,故谓之为孔方兄。

○接舆子
吟凤歌兮怃孔丘,望云山兮去不留。
世皆狂兮吾独隐,在无眇兮跨鹤游。

【注释】◎接舆子:传说为春秋时楚国隐士,佯狂避世。因其迎孔子之车而歌,故称接舆。参见《论语》之《微子》、《庄子》之《逍遥游》、《人间世》、《应帝王》、楚辞之《九章》、《涉江》等。
○荷蒉子
过孔门兮击磐时,叹君子兮莫己知。
何游宦兮涉深浅,拟归去兮犹未迟。

【注释】◎荷蒉子:肩负草筐之人。参见《论语·宪问》:“子击磐于卫,有荷蒉而过孔子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 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宋朱熹《集注》曰:“荷蒉亦隐士也。”汉 焦延寿曰:“荷蒉隐名,以避乱倾。终身不仕,遂起洁清。”◎游宦:春秋 战国时人离开本国到他国求官谋职,后泛指离家在外做官。

○荷莜子
植杖芸兮在荒丘,远帝力兮复何求。
道不行兮争须问,且浮海兮弄扁舟。

【注释】◎荷莜子:参见《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 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莜,古代除草用的农具。◎道 不行:参见《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耦耕子
见子路兮耰不辍,君且归兮复何说。
教世人兮自问津,莫陷身兮鸟兽国。

【注 释】◎耦耕子:参见《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 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羣,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耦耕,古代二人合力而耕的一种农 耕方式。

○南郭子
隐机坐兮众窍虚,若无我兮仰天嘘。
去尘世兮身何在,凌九霄兮人境居。

【注释】◎南郭子:即南郭子綦。参见《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人境:道家诸天之名。唐 段成式谓道家列三界诸天数,与释家同,但名异。三界外曰四人境,为常融、玉隆、梵度、贾奕四天;四人天外曰三清,为大赤、禹余、清微;三清上曰大罗。

○蒲衣子
卧徐徐兮觉于于,无所思兮自在居。
且悠游兮如太昊,浮此身兮在清虚。

【注释】◎蒲衣子:《庄子》中虚构的人名。参见《庄子·齐物论》:“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泰氏,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于于:悠然自得貌。◎太昊:即《庄子》中泰氏,为伏羲氏。

○长梧子
忘年义兮君非我,寓无境兮我非君。
去天倪兮辞朝野,寄余生兮卧白云。

【注释】◎长梧子:《庄子》中虚构的人名。参见《庄子·齐物论》:长梧子曰“……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天倪:天然的分际。

○任公子
蹲会稽兮行迹虚,钓东海兮不得鱼。
虽期年兮君莫去,且爱此兮云水居。

【注释】◎任公子:《庄子》中虚构的人物。参见《庄子·则阳》:“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思乡曲四首

其一
山不倾兮水不流,西风起兮莫悲秋。
望故乡兮一杯酒,邀明月兮浇离愁。

其二
月不出兮云不收,思家山兮去难留。
恨骚客兮他乡老,酌今古兮徒风流。

其三
木叶落兮难作舟,望秋水兮空自流。
在异乡兮无所憾,恨不见兮土山丘。

其四
雁南翔兮天尽头,空惆怅兮几时休。
归莫归兮徒遗恨,留莫留兮不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