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建民:浅谈血瘀头痛的临床治疗

 杏林脉香 2014-07-26

胡建民:浅谈血瘀头痛的临床治疗

头痛系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临床上极为常见,它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于此。如六淫外袭,上犯巅顶,寒遏络脉,热扰清空,湿蔽清阳;气血虚弱,脉络失养;肾水不足,肝阳上升,情志不和,木郁化火;外伤跌仆,久病入络,气血瘀滞而逆乱,均能导致头痛。血瘀头痛又有血瘀脉络、气虚血瘀和久病人络、气血瘀阻之别,余就近年临诊所得,辨证论治略述如下。

1.血瘀脉络

陈某某,男,36岁,农民,20031020日初诊,5年前曾跌伤,后经常发生左偏头痛,痛有定处,近加剧,发作时头左颞呈抽掣样疼痛,其痛难忍,面色晦暗,脉沉涩,舌质紫暗有瘀点。脉证合参,诊断为外伤跌仆而致血瘀络脉,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方药:川柴胡9g、生地12g、桃仁12g、红花3gJll牛膝9g、赤芍9g、丹参12g、全蝎3g、炒枳壳9g、甘草6g,水煎服。方中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川牛膝祛瘀活血;跌仆外伤I不仅血瘀,其气亦滞,故用柴胡、枳壳二味行气之品,以其气行血活,则疗效更佳。

服上方10剂而头痛减,守原方连进10剂,头痛愈。追访3年未复发。

2.气虚血瘀

王某某,女,38岁,教师,2002317日初诊,左侧偏头痛5年,周期性反复发作,屡经中西医诊治无效,观前医用药,或镇痛、或祛风平肝、或活血化瘀,不但痛未减轻,且其势加剧,观其面色灰白,神疲乏力,气短汗易出,食欲不振,睡眠欠佳,脉虚涩,舌质淡暗。审证属气虚血瘀,故前医屡治不效,今投益气活血化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方药:黄芪18g、党参15g、焦白术l0g、陈皮9g、升麻、柴胡9g、当归尾l0g、丹参15g、川芎3g、葛根12g、炙甘草6g,水煎服。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中益气;归尾、丹参、川芎、养血活血;葛根润燥散血;陈皮理气;柴胡、升麻升举清阳引药上行直抵病所以为使,使其气盛血行,瘀去新生,而头痛自已。

服上方8剂而头痛逐渐消失,继进10剂而面色红润、食欲振、睡眠佳,神清体健而诸症患除。

3.气血瘀阻

李某某,男,65岁,退休干部,2006127日初诊,右侧头痛20余年,经久不愈,缠绵不已,反复发作,痛有定处,痛甚如锥刺,烦躁恶心,记忆力减退,面色青紫,脉弦涩,舌质暗紫有瘀点。审因辨证此乃清空被遏,日久经脉瘀阻,气阻血瘀而成。治以行气化瘀、通窍活络,方用通窍活络汤加减。方药:赤芍12g、川芎6g、桃12g、红花6g、地龙12g、全蝎10g、白芷10g、明天麻15g、麝香0.1g、葱白3根,黄酒2匙、水煎酒冲服。  

方中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垄蝎、地龙通经活络,天麻、白芷祛风止痛,麝香开通诸窍,葱白通阳入络为诸药之使。

上方连服15剂而疼痛大减,原方去麝香加鸡血藤、合欢花,继进10剂而诸症悉除。

血瘀头痛,每因外伤跌仆,气血瘀滞,或久病人络而成。其特点缠绵不已,痛有定处,并见舌质紫暗,脉带涩相。临床上治疗血瘀头痛,首以祛瘀为其大法,但治瘀者,必先治其气。因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气机,气机壅塞,反过来又可加重血瘀,气行则瘀自散。气滞血瘀则宜行气利气以祛瘀;气虚血瘀则宜益气活血以行瘀,同时要注意,补气与通瘀并用,使气受补而血不滞,祛瘀与行气并举,使血得行而气不乱,气畅血行,瘀去新生,去者去,生者生,痛自止,而病自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