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温暖的俄罗斯刺绣
五六十年代,或者更早的一种绣花技法,叫“duò”花,在网上搜了一下,多用“掇”这个字。现在有一种来自日本的“戳戳乐绣”与其相同。在网上介绍还有说这种绣法叫“俄罗斯绣刺绣”,具体来源不清楚,但如源于俄国也不惊奇,因为长辈的时代里,不是学英语,而是学俄语。总之,这种绣花技艺很古老,以前家庭中经常见一条或长或短的掇花门帘,有电视、收音机、缝纫机的,就会做一个掇花的罩子盖上。少时有一阵子很迷这个,于是拿了母亲的针与线在手帕、在空闲的白布上掇花。不过可惜绣品早就都丢了,而当时缀花所用的图样还是年迈的外婆亲手画的。
成品特点及绣法: 绣出的东西,正面看上去很厚,毛茸茸的,不是拉进拉出的绣,而是只要把针头一进一出地刺在布上就行了。
旧时具体的绣法: 先将所要掇的花或字,用复写纸拓印于布上。 用绣花绷子将布绷紧、拽平。 用细铜丝或渔线(有的人还用头发丝)穿过中空的掇花针将掇花线从中空的针杆、针头上的针眼儿中引出。手拿掇针的上端,针尖对准布上所掇的花或字的图形,一针针地掇下去,拔上来,线头不能拉出布面,然后再移动位置掇下去,再拔上来,掇得越密越好。线有伸展性,所以一拔一掇的过程,在另一面就产生一个又一个突出的小点,一部掇花作品就这样通过一点一点的组合+各色线的结合完成了,有的介绍说将另一面掇与拔产生的突出连线部分用剪刀剪平,我想可能是因为不是用的这种线,无法产生绒绒的感觉所以需要剪,具体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