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小儿鹅口疮的68个单方 大全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4-07-26

治疗小儿鹅口疮的68个单方 大全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鹅口疮是6个月以下宝宝易发的一种病患,表现在口腔黏膜上出现芝麻大的白点或者白色片状物,犹如碎奶皮,但是不像奶皮那样可以擦掉,个别时候还会扩散到咽喉甚至食道。

宝宝常因口腔烧灼疼痛而烦躁不安,不愿吃奶或者在吃奶时哭闹,口腔里有酸甜味道。

鹅口疮多因婴儿期抵抗能力下降,被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导致。预防鹅口疮的最好方法是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要严格进行奶具消毒和口腔护理,母亲每回喂奶一定要记住洗干净两手与乳头。假如孕妇在孕期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必须要积极治疗,以防分娩时感染宝宝。

假如宝宝已经患上鹅口疮,下列方法能帮助治疗:

1.先使用淡盐水清洗患处,接下来涂抹0.5%龙胆紫药水;

2.用制霉菌素10万U加少量甘油涂抹患处,每日2至3次;

3.在大夫指导下口服制霉菌素。

4.将冬青树叶浸在水中,洗净取几片含在口中,也可轻轻咀嚼,但不能嚼烂,含上20至30分钟,吐掉,每日3至4次。

5.野菊花5克,用沸水泡半小时,去渣取汁,冷却后冲入新鲜西瓜汁饮用。

6.将小麦面40克烧成灰,取灰10克与5克冰片混匀,研成细末。用时将药粉涂于患儿疮处,每日2至3次,一般3至5天即可。

7.太子参、莲子肉各10克。用水泡发,加冰糖30克隔水蒸炖,喝汤吃莲子肉,每日1剂,连服3N6剂。用于脾虚有湿的鹅口疮。

8.导赤丹:每次1/2丸,每日2次。

9.冰硼散:外涂局部,每日2至3次。

10三黄片:每次1/2片至1片,每日2次。

11.锡类散:外涂局部,每日2至3次。

12.干姜1.5g,黄连4.5g,同煎服。

13.玫瑰花6g,白扁豆6g,生姜2片。水煎服,每天1至2回。

14.薏苡仁10g,胡桃仁10g,小米25g。煮粥吃,每天1回。

15.西瓜皮100g,水煎服,每天2至3回。连服4至5天。

16.莴笋叶6g,大枣3个。水煎服,每天1至2回。

17.西红柿叶10g,甜瓜皮6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18.老茄子根10g,陈皮3g,冰糖6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19.枸杞子5g,蒲黄2g,冰糖10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20.黄柏15至20g,醋适量。黄柏浸于醋中,1周后取醋涂患处。每天数次,连涂4至5天。用于脾虚湿盛型鹅口疮。

21.用马兰头针搽患部。

22.鲜芹菜60g,鲜瓜蒌1个。将芹菜洗净切碎挤汁,把瓜萎剖开,取其汁液与芹菜汁混合,涂患处,每天2至3回。

23.白米60g,水约200毫升置碗中搅动数下,唤鹅来食,鹅涎即和人米泔水中,取此水备用,用前以手指外裹清洁手帕蘸鹅涎米泔水,涂擦患儿口腔黏膜,1日5至6回,连搽4至5天即愈。

24.大的活地龙10至15条,用清洁水洗净后置于杯中(不要弄断),撒上白糖50g,然后用镊子轻轻搅拌使其与白糖溶化在一起呈黄/色黏液,将此液涂布于疮口上,涂布范围较疮面略大些,3至5分钟后用盐水棉球擦掉即可,每天3至4回。

25.野蔷薇根60g(干品20g)为1日量,水煎喂服,3岁以内儿童,每天服4至5回,每次服2至3酒蛊,如小儿不能服药,以药棉蘸药液频涂。

26.取细辛3g研细末,置脐中,以填平脐中为度,用纱布覆盖,并用绷带或纱布包扎固定。一般1回可愈,最多2回。适用于口唇及舌尖有溃疡面,口腔内黏膜有白屑堆积,周围鲜红,吃乳时啼哭者。

27.蜂蜜30毫升,生姜汁10毫升。混匀后涂患处,每天2至3回。

28.葫芦瓣,焙研成细末,撒于患处。

29.香油10余滴,冲化于10毫升左右淡盐水中,每次滴入口腔2至4滴,日10余次,连用数日。

30.茄蒂适量,烧炭存性,研成细末,搽患处,每天2至3回,连用数天。用于心脾郁热型鹅口疮。

31.冰片1.5g,硼砂15g,元明粉15g,朱砂1.8g。上药共研细末,每用少许,调蜂蜜涂于口舌上,每天5至6回。或用成药冰硼散调蜜涂布患处亦可。

32.金银花叶、薄荷叶、菊花叶、筋骨草各等量。水煎洗涤口腔,每天3至4回。

33.金银花15g,甘草3g。上药共煎水,用纱布浸湿后蘸冰硼散拭擦白屑,每天3至4回。

34.五倍子36g,枯矾24g,白糖2.1g。先将五倍子炒黄,后加入白糖少许炒片刻,待溶化完倒出晾干,和枯矾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香油调成稀糊状,抹于患处,每天2至3回,涂后白屑可脱落。

35.五倍孔2g,冰片3g。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把药粉吹涂患处,每天上、下午各1回。口疮、口糜可参照鹅口疮处理。

36.蚯蚓2条,白糖适量。将蚯蚓洗净,放人杯中,撒白糖适量,片刻即有渗出液。用竹筷蘸渗出液涂患处,每天2至3回。

37.局部治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粘膜的病损部,如外用锡类散、金霉素鱼肝油等,涂于患处,每日6次;1%~2%普鲁卡因含漱止痛,复方硼砂溶液含漱。

38.全身治疗主要针对复发频繁或长期不愈的溃疡,用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

中医如何治疗口疮?

39.心脾积热型证见口腔内灼热疼痛,说话及进食时疼痛加剧。检查口腔牯膜表面有绿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凹陷,周围粘膜色红。伴见发热,口臭,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用导赤散加减:生地黄、木通、淡竹叶各10克,黄芩、黄连、黄柏各8克。

40.阴虚火旺型证见口腔内疼痛,进食加剧,溃疡面呈灰白色,周围淡红。伴见午后潮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丹皮、泽泻、茯苓、红花、桃仁、白芷各10克,山萸肉、熟地黄、山药各15克,生甘草8克。

41、鲜山榕叶适量,人乳适量。用水煎,加人乳,洗口。或用鲜山榕叶适量捣烂绞汁涂。

42、白背叶适量。水蒸,抹患处。

43、鲜山矾叶适量。捣烂含漱。本方也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

44、白马骨叶1握。稍捣,浸米泔,取汁洗口内。

45、半春莲根9至15克。用水煎服。

46、胜红蓟9至15克。用水煎服。本方也适用于崩漏、疗疮红肿。

47、鲜雀榕叶适量。加水煎汤,加入乳适量,洗口,1日1至2次。本方也适用于小儿鹅口疮。

48.加强口腔的清洁护理,勤喂水以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

49.注意奶瓶、奶头及餐具的清洁消毒。

50.患了口疮,宜服用温凉、富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咸及酸辣的食物。

51.将维生素C半片碾成细末,涂在口疮患处,每天3次。

52.将冰糖碾碎,含在口中,每天含4~5次。

53.清热解毒。用料:鲜桑白皮汁。用法:涂擦患处。治小儿口疮。

54.清热解毒。用料:生附子、吴茱萸、大黄各等份,米醋适量。用法:将三味中药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敷两足心,昼敷夜取,夜敷晨取,每天1次。治鹅口疮。

55.清热止痛。用料:黄连1.5克,五倍子4.5克,薄荷、甘草各1.5克。用法:共煎浓汁,1次顿服,并以药液涂抹口腔。治鹅口疮。

56.清火解毒。用料:绿豆、白糖各30克,茶叶2克。用法:将绿豆研碎,与茶叶、白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每天2~3次。治小儿口腔炎。

57.清热解毒。用料:细辛5克、黄连3克、醋适量。用法:共研为细粉,用陈醋调成糊状敷脐,每天换药1次。治口腔炎。

58.清热解毒。用料:霜打茄子干适量。用法:研末涂患处。治小儿口疮。

59清热解毒。用料:白矾适量、猪胆1个。用法:将白矾塞人猪胆内,以塞满为度,开口扎紧悬挂于屋檐下1年余,取下研末备用。用时取少许涂于患处,每天3次。治小儿口吻疮。

60清热解毒。用料:燕子窝1个、麻油适量。用法:研末以麻油调涂患处。治口吻疮。

61、牛黄适量为末,用竹沥调匀,沥在患儿口中。

62、用赤小豆粉,醋调涂口中。

63、在桑树上用刀砍取汁,与蜂蜜适量调匀后涂于患处,日3~4次。

64、威灵仙8克,水煎服及含漱,日3~4次。若婴儿不能漱口,可用布蘸药洗涤其口腔。

65、红糖适量,以手蘸糖,轻涂搽口腔患处数次。

66、黄丹3克和蜂蜜适量混匀,蒸成黑色,用消毒棉签蘸涂患处,3日即愈。

67、苦瓜适量,洗净去籽,捣烂取汁液加冰糖,日数次徐徐饮用。

68、土牛膝30克,冰糖适量,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当茶饮用。

转载保留链接,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好人好运,谢谢!

        原文地址:http://www./pifu/junlie/58662.asp

更多相关博文请您点击

我终于战胜了糖尿病!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