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佳祺的回答(176票)】: 没有秩序 金钱至上,强调获取利益和聚敛财富的结果而不问过程。这样的社会没有办法教育年轻人说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或聪明才智来创造对社会及人类有益的财富,同时鼓励人用任何手段获取自己和自己集团的利益。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鼓吹虚伪的道德 重视表面的浮华。过去有人说过,当一个社会没有秩序的时候,不可能有道德的存在。这种虚伪不是被人诟病最多的所谓“上行下效”,而是一种从社会底层浮出来的污秽泡沫,其实是“好面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更是我国人民在面对问题时的一贯逃避。 没有集体荣誉感 没有人会去制止家人,亲戚朋友,街坊四邻的不道德行为。对行凶作恶置若罔闻。对整个民族和国家没有认同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明哲保身”思想根深蒂固。是很多时候一个家庭悲剧的开始和千万家庭生活越来越感不到幸福的原因之一。 人与人之间缺乏尊重 实在懒得说了。 【刘硕的回答(137票)】: 在离开中国之前,我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即使出国后也每年都回去一段时间,因此断然没有理由因为只是在别的国家呆了几年,回到中国就可以优越感十足地说自己“不适应”中国人的行为和处事方式。有些地方我可以不喜欢(但是很多地方其实走到哪都一个样),但完全没有不适应,不然我20多年真是白活了。 但是,我的教育和经历改变我的是看世界的角度,这方面我在离开中国前几乎是空白,因此这种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说到不适应,应该也就是这方面让我不适应了。 当我和来自各个国家的人讨论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中国怎么样,美国怎么样,德国怎么样,巴西怎么样,肯尼亚怎么样……这个世界是多元的。 当我和中国人,尤其是当我回国后和别人讨论同样的话题时,他们会说:“国内”怎么样,“国外”怎么样。这个世界被简单粗暴地划分成了两个地域,非一即二,非此即彼。 每次我回国,当别人跟我说“国外”如何如何时,我都会一下觉得无话可说,不知如何是好。我试图跟他们解释没有“国外”这个东西,但似乎这是很难改变的。 我觉得,倘若在一个人的眼里这世界只有两种形态,当他对自己所处的形态不满,就很容易美化另一种形态,剩下的只是愤怒。而当他能够意识到到这个世界的多元化,他可能就更容易感受到每个地方不同的精彩。 【赵高的回答(89票)】: 我还没有海归,不过几乎每年都回国待个三星期左右,除了刚下飞机那会觉得北京的空气实在是有点差得离谱之外,没有任何不适应。如果不在北京出机场而直接坐到我老家的机场的话,则空气上的不适应也没有了。 几个在海外混了几年,屁股还没坐热乎,语言都还没怎么利索的留学生抱怨回国不适应,跟在农村土生土长十几二十年的土老冒,刚进城待了两天再回去就号称不适应有区别吗?你说搞笑不搞笑? 说白了,大部分海龟其实都是纯粹的留学生,少有海外已经工作生活多年还能回国另起炉灶的。而留学生们无非就是在学校象牙塔里面呆了个两三四年,根本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海外社会,根本无从体会一个国家的真正的阴暗面。什么“金钱至上、虚伪的道德、缺乏尊重”之类的bullshit,至少我在美国体验到比中国社会更残酷的方方面面多的是,几个小海龟们体验到过,或者体验到了完全就没往心里去?就拿一个“金钱至上”来说,美国人常骂的三大骗子:lawyer、mechanic、doctor,小家伙们体验过吗? 都是心态问题。 这里引用一个我觉得非常鞭辟入里的段子,原文见BBC China | 留学日记 扭曲的认同。 【白小暖的回答(31票)】: 这个邀请我还蛮喜欢的也~ 1. 物价!一百一百花得好快,我在法国取100块可以用一个月啊,当然平时刷卡也比较多。 2. 大家为毛对法国都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啊 3. 餐厅里吸烟居然没人管! 4. 我国男人原来这么不绅士。 在欧洲坐火车,一般行李都会有人伸出圆手帮我一把放行李架上,一般都很主动,国内一般要开口才会有人不情愿地帮我。上公车电梯也都不让女人先进。以前没注意这个啊。 5. 还有很多生活用品在细节上我国跟发达国家确实有差距。 比如法国超市里卖的垃圾袋保鲜袋一般都配有塑料袋一小段线,可以用来扎袋口,或者就直接有根绳子啊线可以扎袋口。有时候装太满了没法打结,就很有用。老是想着,早知道就带点回来,但也知道不可能啦千里迢迢带一堆垃圾袋保鲜袋回来还蛮囧的。 6. 国内人力用太多了,不过也是因为人口太多。 超市啊加油站之类的,国内还主要依赖人力收银之类。国外很多都是自助服务,比如快餐厅吃完饭自己收好盘子扔掉或放好。 7. 上公车总想跟司机微笑打招呼,但看司机面无表情就憋回去了。 8. 地铁火车公交车快下车就想按stop键找开门键。每站都停多浪费时间啊。 9. 还有,国内的酸奶都好稀。。。回国后我都不喝酸奶了。 10. 国内的subway好小气,辣末小一个吃完根本就不饱嘛坑爹!而且那个看起来像法棍的面包好软。 11. 国内租房子退租前,怎么可以不打扫就走人啊! 其他国家我不知道,法国退租前如果房客没打扫干净,是会被扣押金的。天哪我回国租房子打扫得都快疯了,到处都油腻腻的还有蟑螂。这太可怕了!没错我出国前没自己租过房子。 回国一个多月了,先这些,想到再加。 【兔紙的回答(18票)】: 走路被路人撞到只有我說對不起(還有可能被嘖!嘖!嘖!)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沒人願意排隊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公共廁所紙巾全扔垃圾桶裡好噁心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沒有人會讓你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大家都好愛擔驚受怕 【高宗文的回答(14票)】:
【ACEli的回答(11票)】: 上个月刚回国一趟,4年没回,变化很大,但大部分都适应。 过马路是个大问题,作为行人,没有车会给你让路,还会按喇叭让你不要过马路,作为驾驶员,开车不能让人或者车,不然你想前进一下都难,到处都是插车的。 馆子已经吃不起了啊,到处都是外面很朴素,里面菜贵到死的。 高铁车站那么明亮的大理石地板,有人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后面有个阿姨收拾,看的我很心痛。坐火车行李要放在视线所及,不然会被人拿走。 说话声音太大,明明就在对面,非要那么大声,还嫌我说话声音小。 表姐见了我第一面问我戴什么表..... ---- 看见一帮老外排队过出海关,心中暗爽。 高铁很舒服,也很快。 高中同学要生孩子了,自己还没结婚。 国内兄弟们都在房价上涨前全款买了房子,日子很滋润,自己还要考虑结婚怎么贷款买房。 【Vincent Yu的回答(8票)】: 最不适应的应该是心态。 放下所谓的“海归高人一等”的心态会觉得其实也挺好的。 【Keith Li的回答(9票)】: 在香港上了快两年学了,这次回来略感不适,说一下一些小细节吧。出去之前觉得这些理所当然,但是看到和适应了一些比较合理的设计、规定和习惯的时候回来发现这些确实有点奇怪。
【李鑫瑶的回答(6票)】: 最不适应的可能是空气环境,还有周围人对物质的追求出奇的疯狂。 【茉茉的回答(6票)】: 朋友的真事: 回國吃飯埋單的時候簽字,習慣性簽了拼音,對方以為她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Eddie的回答(5票)】: 过马路要不停的看车!!!!!!!!!!!! 堵车会一直被按!喇!叭!!!!!!!!!! 被迫抽二手烟!!!!!!!!!!!!!!!!!!!!!!!! 【Stanley Cheung的回答(5票)】: 制度问题,记住一点,国内任何事情都比国外麻烦就对了 面子问题,给别人面子或者给自己挣面子都不会 价值观问题,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价值观都是伪价值观这种思想占主导 人际关系问题,除了血缘关系外的关系都是不牢靠的 开车问题,感叹国人在马路上的生命力真顽强 吃饭问题,国内吃饭的地方很少有安静的地方 穿衣打扮,国内男士的穿着和女士的穿着不像是从一个时代穿越过来的 【黄光芒的回答(4票)】: 刚回来十几天,比较不习惯的一点是太吵了,街上车上都很吵,出门一趟头都晕了。 【由宇晶的回答(4票)】: 在外面很独立。凡事靠自己,努力就有一定结果。 在国内很被动,很多选择仿佛不是自己做出的决定。不知道到多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阶级。很多事情好像看运气,看关系,看背景 看出身。不看自身努力的过程。 【talich的回答(4票)】: 习惯了晚上睡觉前发贴子,早上起来看新贴子和回复。 现在感觉很不爽。 【张竞的回答(4票)】: -出门的时候推著门,下一个人不接手,然后人一个接一个的直接走过去了...愣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 -过小人行横道,车子不会让人,有几次差点被撞. -车子在路上动不动就狂bibi, 不用闪远光做信号. & 闪远光灯没人鸟你 -大家不互相说谢谢, 也不太说再见 -喝国内牛奶,每次喝必腹泻 & 吃麻辣烫 必腹泻 -空气不好,咳嗽. 去医院,说我水土不服. 【陈绍智的回答(3票)】: 为什么上公交车没有人排队? 为什么去小店买东西没有人问好了? 为什么大家说话都用嚷嚷的? 为什么公共厕所没有纸? 为什么被撞了没有人说sorry或者对不起? 为什么物价如此国际化而工资还是如此本土化? 。。 太多了。还是引用某位知友的那句话,国内穷山恶水穷开心,国外好山好水好无聊。 【付彧的回答(3票)】: 除非翻墙,你没法正常使用facebook,小鸟,google,......。 不过话说回来,在国内可以享受盗版服务,这是很多出国的人在国外不适应的。 【陈大的回答(2票)】: 出去几年回来,最不适应的是物价都赶上欧美了 【金钊立的回答(2票)】:
【Michael的回答(1票)】: 出门带现金,去厕所带纸? 【David Du的回答(5票)】: 最不适应的是要从新开始吃地沟油,从新开始喝毒牛奶,肺部要从新接受PM2.5严重超标的空气,再也看不到蓝天,再也看不到彩虹。 其他方面倒真没什么,反正不用唱红歌了,国内比国外还资本主义的情况下,适应一下如何拍马屁,如何送礼就行了。 【维慕的回答(3票)】: 第一次回国,出了机场半个小时之内,最直观的感受是,走在街上,每看到一个人,都要在自己脑子里说一遍:这个人是中国人。 【刘浪的回答(1票)】: 和以前的朋友不知道说什么了。车对行人按喇叭,没出国之前没什么感觉,但回来之后觉得这是很不尊重人。 【刘福友的回答(1票)】: 总觉得自己学会了最现金的理念,总觉得自己有最好的创意,总觉得自己比国内的人更懂创新。这些都是硬伤,其实国内的发展很快。需要不断的了解中国人情风俗,社会变化。放下架子,慢慢去了解,学会实验这样的国度。 【yjin的回答(0票)】: 不是海龟,不好意思不符合题主的要求,自己从事涉外职业,对国内不适应的事: 1.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没人意识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不对的。今天坐公交车,一个女的坐在我后面一直用一种姐知道得多的语气大声地打电话,从我上车一直聊到快到总站。 2.不懂宽容,没有礼貌。坐地铁里有个女人没有提前准备,到站匆匆忙忙下车了,旁边男的就用很难听的话骂她。有个人在地铁钥匙没拿住掉地上了,也有人骂人。打游戏,各种难听的骂人的话。 3.过马路。当你看着所有人一起闯红灯而你一个人站在路边等绿灯时,别人会觉得你有病,你也会觉得很不适应。 4.其他。 【TuTu的回答(0票)】: 不是海龟,偶尔旅居。 -国内"你说话声音大点,听不见" 国外"你说声音小点,我就在你面前" -国内聊天话题:你赚多少钱?这个你花了多少钱?房子多少钱?钱钱钱 -国外:各类主题。 【Lucas的回答(0票)】: 就一个事!公厕没纸!!!新加坡的厕所,无论大小都会有纸。济南开了恒隆,最开始厕所是有纸的,但是老是被人拿走、我就不明白,这些人就缺这点纸吗! 【丽莎鹿的回答(0票)】: 非要说不适应的就是老是被问 是不是国外什么什么都很便宜? 【王青豆的回答(0票)】: 国外的宾馆好像多高级也感觉啥都没有 国内的宾馆好像多低级也感觉齐全的很 厕所没纸纯属扯淡,地铁啥的要比法国的新多的,那手动看门的列车坐着就虚 国外真有那么好吗?晚上到8点之后有几个人敢随便出去的?素质低什么的,至少安全吧,bxj上老说被暴菊的事儿就被留学才一两年的留学生自动屏蔽了,选择性耳聋啊简直是 欧洲国家人是少,但是太空旷看着比较渗人有木有啊?! 还有那些店好像过了7 8点就没了,肚子饿了上哪说理去。。。 【韦昌明的回答(0票)】: 之前听一个的学长说的。三年没回去了,回北京后看到地铁上居然有人打电话,觉得实在太神奇了。因为DC这里的地铁是只要一离开站台就一定没有信号的……还有可能是在国外习惯了看见什么张嘴就吐槽,觉得反正别人听不懂中文……回国万一不适应就尴尬了。 【孙润鑫的回答(0票)】: 其实是典型的由奢入俭难,为什么你不想想你刚到国外地时候的不适应呢,人在转换生活环境得时候,必然会有些不适应,至于在国内还是国外没有区别,我从北京到南京还有些不适应的,这很正常别那么矫情 【Yuee的回答(0票)】: 呵呵,这个问题问的,说好听点是矫情,说难听点是装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