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的精神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7-27

    去某中学地质园,躲进去流连忘返,以前读书时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的东西如今细细品来,饶有兴味。基础知识太有用了,但这种知识的理解、贯通却需要小鱼30以后渐渐领悟。

    想起小时候,对背那么多地理知识耿耿于怀,“学这些有什么用呢?”困惑且绝望的想。但考试、测验,潮水毫不留情,升学、名校,攀登时时费力,于是,我们囫囵吞枣,牢记答案而非探求真知。

 

   

    书架上静静躺着《果壳中的世界》,我承认几乎无法看完整三页。即便最初短短的几行也会让我陷入大量的思考,宇宙物理的基础我过于苍白,这让我无法跳跃。我学不会囫囵吞下别人的答案而又自豪的说:又看了一本书。这当然可以被嘲笑为傻、笨,但“不知为不知”是否是一种“科学的精神”?

 

 

    一次电视节目中,一位科研工作者自豪的秀出了大量的专业名词,我们确实也不懂,但他又提到“薛定谔的猫”,主持人耳闻这个有趣的科学名词,请他为大家通俗讲解一番。小鱼屏息以待。……很可惜,他整段的背诵了书中的故事,却无法穿插上一句属于自己的注解。小鱼很失望,不是失望于你不懂那只猫,而是你不应该把一个你完全不理解的词汇演示成一场科学秀。你也许从事科学的工作,但你很缺乏科学的精神。

    而这种科学精神的缺乏带有普遍性,国内学界尤甚。多年的考试流程与进阶制度遴选出来优秀的考试机器与标准答案解读器。更可怕在于不自知,那些学者居然把不经努力思考就记忆的答案当成了真正的科学,并以此作为准绳,于是那些努力仰望星空并追问着为什么的人被视为异教徒早早淘汰。

    这有一个案例:

    “我的一个同学很怪。”一位朋友与我聊天时偶尔说到。

    怎么怪呢?

    “我们高考前夕都在拼命的复习、做题,他却过来问我,数学有什么用?”

    后来呢?

    “后来我们都考上不错的大学,他却连一般的大学也没考上,因为他总问一些奇怪的问题。”

    现在还有联系吗?

    “有,前段时间还问我借几千块钱,说过3个月还。但我担心他还不上,他总在换工作。”

    小鱼说:“请赶快借给他,如果他真还不上,我这里为他全额担保。”

    科学的精神来自求知的本能,小孩子皆会,但我们总更喜欢会背床前明月光的孩子,而不是问窗前如何有月光,或窗前明月光算哪门子好诗的孩子。当我们把这种偏好演化成癖好,甚至社会准则时,现实变得很凶残,我们先是填塞,然后修剪,剪掉那些“长呲了的枝叶”,于是我们有了大规模的速成鸡养殖场以及长满蘑菇头的大园林。而那些残枝坏叶被清理到社会的最边缘,就像那个追问“数学是什么”的傻子,没考上大学,当然也没很好的工作,他努力的思考,受到的却是惩罚。

    西方大学还保留着一些象牙塔,普林斯顿发呆的林荫道里,香农摆弄玩具,纳什孤独的散步……。他们允许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创造,而可以是探究,于是做了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玩意,或没有“价值”的事,他们一番捣鼓,众人不知所云,最后香农带给了我们整个信息论,而纳什均衡如雷贯耳……。

    可惜东方大国追求的是整齐划一,是纲领性文件笼罩,是开会开会正在开会,学习学习还在学习,在这个团体操盛行,而不允许僭越的文化体制中,问如何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是一个苍白、荒凉的冷幽默吗?

 

    最后讲一个关于自己的科学小故事:

    请问:为什么冬季与夏季的温度差那么多?

    标准答案小鱼有记忆:因为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直射时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线大于斜射时。

    这是答案吗?

    小鱼一直困惑,仅仅是一束光直的照在一块板上与斜着照,温差会那么大?有学长就耻笑,知道嘛,地球与太阳距离有多远,只要小小的角度的改变就可以差很多。

    真的吗?小鱼依然困惑。

    直到前不久,与老同学相聚,我又问起这个问题,答案依旧。但这次我不以为然了,因为刚刚阅读了一本儿童科普书,里面讲述了“为何夕阳看上去更大更红”的原因,是由于落日的太阳光倾斜的穿过大气层时,距离是直射时的两倍多,而大气层对于光线有很强的过滤作用……。

    等等,你看到了什么?对,斜射时,光线穿越大气层的距离比直射时多的多,而大气层是个有效的过滤器。所以,冬季与夏季的温差确实是由于太阳光对该地区的直射与斜射引起的,只不过里面有个关键的过滤器——大气层,斜射时比直射加倍过滤。

     大气层图 

科学的精神

 

    仅仅“直射与斜射”当然可以成为标准答案,但这并不能解决一个9岁男孩心底的困惑,30年后我才从少儿科普书中解开谜团,这并可耻,在知识面前承认自己的无知,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扁虫鱼  2013年4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