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小泥是个紧守心灵园地的小园丁,她经常呆在自己的天地里,你以为带着她满城兜风,其实她看到的不过是她最喜欢的几颗星星。有一天她突然把心灵之光投射到她关心的焦点之外:“爸爸妈妈,你们会离婚吗?”
假如我们离婚,我顺着话题接下去:“那你想跟谁呢?”
小泥一开始平静地说:“我不知道。随便吧。”接着思考了一下:“我不想你们离婚。你们会离婚吗?”我赶紧说:“当然不会离婚。我觉得我跟你爸爸还没吵够,应该还会一直吵下去的。”
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假如爸爸妈妈真的离婚,那你怎么办呢?但我不敢问,真到那个时候我也没有资格问。假如,假如,假如真有这个想法,离婚要趁早,不要等伤害积累得更多,不要等孩子已经懂事。
原谅我吧。
我刚才第一个问题是:你想跟谁?
第二个问题才是:你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太自私了,说到底我们全为了自己,就算离婚,想到的也是争相抢心爱的资产、心爱的人,试探在孩子心中我们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别以为抢到孩子你未来的付出会令你显得更为伟大,从本质来说抢孩子跟抢东西一样无耻,全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抢东西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抢孩子为了弥补精神创伤。
我觉得第二个问题相对而言,比较“无私”。大人的错,最终连累到孩子,我们应该想:孩子,你怎么办?这才是本位思考。我们应该先探讨孩子会怎么想,然后想想孩子能怎么办。
小泥有一天回家告诉我她班里有一个同学跟别人不一样,那同学只有妈妈没有爸爸。他们离婚了。我知道她,她叫芸,离婚后带着孩子自己租房,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对于一个单身养着一个发育中儿子的女汉子,我们当然心生佩服,然而对于一个女人经历这些事的创伤必定是有的,言语之间对前夫以及前夫一家的怨恨,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离婚,成为十分普遍的事。
这么多人离婚,当然会有影响,假如我们离婚,应该把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小。别说孩子小做不了选择,就算大到可以自己做决定,那也是十分悲苦、十分无奈的选择。我们大人的做法是将伤害降到最低。
小泥看纪录片或公益片经常会哭,她总是心疼有些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养;
我是看孩子吃野菜、没书念会哭,我总是伤心世上居然还有不受爹妈宠爱的小孩。
然而大人有行为能力,在未老的时候为自己多做一些筹划,未必一个个都会遭遇这种际遇——大人应该为自己负责,而孩子的苦,不是她的错,全是大人的错,因而特别无辜,特别凄凉。
所以假如我跟小泥爸离婚,我会跟孩子商量,把孩子留给最有能力保护她的人,我想那个人是她的爸爸,而我会一直在她身边,我会像大树一样,只要她一回头,我永远在那里,提供树荫,提供清风,提供挺直的树干让她依靠。
然而现在我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或者说所有家长都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在触及离婚这个话题之前,努力营造一个幸福平和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走到分手的境地,把伤害降到最低;离分手还很远,请千方百计地汲取所有快乐的养分一起生活,一点也不要浪费时间。
希望这辈子不会问出那句话:宝宝你想跟谁?以后你可以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