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服饰的特征

 五行和谐 2014-07-27

 天寶初年 敦煌供養人壁畫
天寶初年 敦煌供養人壁畫

 

   唐代前后共计289年的历史。一般又把它分成四个阶段:自开国到睿宗延和(公元618——712年)为初唐;自玄宗开元到代宗永泰(公元713——765年)为盛唐;自代宗大历到宪宗元和(公元766——820年)为中唐;自穆宗长庆到唐朝灭亡(公元821——907年)为晚唐。在服饰史上,初唐与盛唐风格趋于一致,而中唐与晚唐至五代十国其风格另是一番风貌。


  唐初,李氏统治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生产、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这样比喻朝廷与百姓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还讲“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焚林而兽,非不得兽,明年无兽”。因此,唐初的社会既有全国的完整统一和中央集权的统一领导,又有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空气。于是唐初“除隋苛禁”,赏赐给用,皆有节制;“微敛赋役,务在宽简”。尤其是“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的施行,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同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日益兴旺发达起来。另外,与西域、中亚细亚及至中东各国各民族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更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到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的经济、文化已经达到中国封建社会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其艺术、服饰风格也出现了自由、奔放、积极、活泼的特点。

  盛唐时,由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再加上社会十分开放,服饰日趋自由,风格日趋多样。有传统风格、自然的人文风格、西域风格、宗教风格等相互争奇斗艳。女子着男装,并日趋坦露身体。中唐时佛教已在中国十分盛行,并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出现了许多宗派。同时这一时期又是儒、道、禅各自既独立、又互有影响的共同发展时期,而官方却将此三家之说全都拿来为统治阶级服务,因此,唐代没有出现高压政策,社会相对稳定,服饰兼容并蓄、和谐多样。这一切使当时的服饰得以不失华夏之魂地自由发展起来。唐代的织、染、印、刺绣、制作工艺都十分发达,其精美程度可种当时同类产品的世界之最。再加上其他文化、艺术的发达,促使唐代的服饰向优美、高雅、华贵、自由开放和完备统一的风格发展,使中国的服饰艺术更加灿烂辉煌。

  晚唐,由于社会中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压抑和变态的心理在服饰上有所反映,最为明显的是当时的化妆以悲、以怪、以病态为美(如八字眉、画黑唇以作出悲啼状),服饰也相对趋于拘谨。

  总的说来,整个唐代民服没有以往繁多的制度限制,市民服饰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都向着优美、华丽方面发展。礼祭之服和朝服经过历代的承袭、演变、发展,再加上唐代的国力雄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阶段。

  唐代的服饰图案,受当时社会上佛教思想的影响,多呈现与佛教有关的图案。另外,儒家思想抬头,入世的思想战胜了过去出世的思想,这就使得艺术风格更加现实主义化。由于唐代的昌盛,当时长住长安的外国使臣、学者来自300多个国家,侨居者十几万人,所以,此时服装、服饰、化妆、图案更多见异国格调。

  总体看,唐代的服饰比较纷繁复杂,初、盛、中、晚各个历史时期多有不同。初唐较为简朴,盛唐追求华贵,中晚唐则受时势或流俗的影响而多崇尚怪异。
(责任编辑:栖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