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修改;浅谈初中新课改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
2014-07-28 | 阅:  转:  |  分享 
  
浅谈初中新课改教学中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积累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初始阶段。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新时期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大部分单位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又要会说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口语表达能力也逐渐纳入初中语文教材。但是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很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却难以用口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口语表达能力不容忽视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只注重读与写,却没有意识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对学生以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又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得不只抓字句解释以及死记硬背,将很多实用性能力排除在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将引导学生敢说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必须在实践的教学中积极开展。

基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口语表达能力是必须的

面对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的明白这是一个大合作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重要,学生无论是行走社会还是工作环境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大胆的说,如:演讲、宣传、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等等,因此,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社交能力都非常重要。

基于学生自身基础,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迫切

部分初中学校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都没有一次真正发言的机会,为了应对考试,整天埋头苦干,忙于练习试卷,忙于听老师对各知识点分析,这是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也是目前教育的“硬伤”,这样以来,学生更加没有说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加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措施

改善观念,提高学生的表达认识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尽量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要以分数来论成败,在贯彻基本教育方针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认识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克服“不敢说”的心理状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心理都比较害羞,趋向于自我封闭,敢于表达自己看法,敢于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这就是素质教育还没有深入的典型现象,学生只有意识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才有机会促使他们敢于说,敢多说。否则,教师意识再深,也会徒劳无功。

打造语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首先,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中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讲课,讲解过程中还应该融入趣味、逻辑、幽默以及注重语言的精炼与优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熏陶。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学生可以平等的与教师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另外,还得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表达积极性,不要热情一过,说而无效。其次,鼓励性评价的灵活使用非常重要,掌握学生自闭心理与害羞心理的根本原因,了解到一言不慎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对学生的发言尽量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进行评价,进行激发,让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成功与肯定的满足感。另外,心理暗示也非常重要,调动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敢说,知道怎么说,还要会说。例如:学习“生命,生命”相关知识时,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将生命的意义表达出来,从而构成一个语境。接下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直接与教师对话,提出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哪怕这个见解没有意义,至少让他们说了,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注重形式多样化,保持循序渐进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是一次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很好机会。经过一次漫长的假期,学生都还处于兴奋的状态,尤其第一节课,学生都有很多话想说,如:假期去了什么地方,或者假期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等等。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时机,来比比学生的表达能力。谁的表达能力强,谁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得生动,说得具体。通过这一激发,学生之间加深了了解,也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变化,并且掌握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说”的能力培养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之处,更有助于以后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造教学情境,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师以课堂为载体,打造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例如:“变色龙”这篇文章,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就非常多,很适合教师打造角色阅读的教学情境,构建小型的舞台剧,从而让学生融入到每一个角色,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如,扮演奥楚蔑洛夫的同学,在台词中要体现镇上的巡警长官,装横跋扈,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走狗形象;扮演赫留金,台词中要体现小人物对沙皇警官毕恭毕敬,曲意奉承,粗俗,想借小狗咬了手指头趁机捞一把的性格;另外,几名群众的角色,在口语表达上一定要结合课文的时代背景,加上自己的体会,将小市民的“随风倒”体现出来。这样一个小小的舞台剧,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更多的学习亲身参与了角色阅读的活动,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朗读也不容忽视。语文有早读时间,鼓励学生轮流到讲台前阅读自己喜欢的课文。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注重姿势、仪态,能够引领全班同学都能读得更加响亮、准确流畅。这种方式是锻炼学生敢于面对大众开口的能力,让他们融入这种环境,逐渐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形成在众目睽睽之下也能泰然处之的心态。还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如:朗读“桥之美”这篇课文,潜移默化地将一些优美的词汇句子储存到自己的语言中,丰富学生的口语表现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改善观念、不断坚持。面对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更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凸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0,(08)

[2]李福树.激发参与意识,促进互动交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S2)

[3]李宝.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J].文教资料,2011,(20)



















-1-

















献花(0)
+1
(本文系智慧精英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