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力管理与心态调整(李虹 )

 朱刚伟 2014-07-28

压力管理与心态调整(

李虹  )


   李虹老师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是《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听李虹老师的课是享受。李虹老师柔柔的嗓音娓娓道来,让你开始了久违的聆听,还有久违的触动。你忘记了是在课堂,好似在音乐厅欣赏着一曲曼妙的轻音乐。只要看着李老师那自然绽放自然流淌的表情,你浮躁的心就会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李虹老师说,现在人们普遍感觉压力大,其实压力来自于你自己。当你纠结时、当你心急火燎时、当你……时,你的身心都在为它买单。

一、心态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几乎你身体的所有系统,都会受到压力带来的破坏。长期的应激反应,产生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会抑制你的消化、新陈代谢、生长、组织再生以及你的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总之,压力会减弱你身体的重要防御机能。压力是长期的应激反应的来源,长期的应激反应使自己的免疫系统变差,所以为了你的身心健康,你不能有压力。或许你会说,谁也不想有压力,可现在社会使你不得不有压力。真的那样吗——

    其实真正压力的根源,是你自己对事物的主观认识通过对“压力源”的看法,产生“压力感受”,所以只要自己的认识客观,不绝对化,就不会产生“压力感受”。

    切记:成败得失都是过去的一个点而已。生命无常,无常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无常意味着痛苦可以换来幸福,当然,享乐也会换来痛苦,因为任何事都无常。得失是再无常不过的事情了。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要往好处想,因为世上万物皆无常。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至。所以无论好坏都是正常的,不狂喜不大悲,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大喜大悲对自己的身体都是有害的。

    女人往往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稍有不如意就指责就心灰意冷,其实——

指责别人对你缓解压力没有任何好处,这样,你会有一种被困住、无助的感觉,你把自己看成一个受害者,就是失去了选择应对的能力。

    理性的想法应该是——

没有人应该照顾你或保护你,没有人应该总是想着你或呼应着你的要求,他们都在忙着照顾和保护自己,他们这样做这是合理的,你也应该自己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所有的事儿你这样想了,你的心就会宁静下来,你也就会品味到生活的美好。

 二、人们不快乐的原因

    李老师说,现在的人们很难有持久的快乐。总是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情绪困扰”——

其实,人之所以有“情绪困扰”,是因为有“患得患失”;之所以有“患得患失”,是因为“执著”(执著于某一想法);之所以“执著”是因为“无明”是因为“贪欲”。

所以:由于你的“无明、贪欲”,导致了你对事物看法做法的“执著”(呵呵,原来我一直以为一个人有“执著”的性格是好的),由于你的“执著”就会有“患得患失”的纠结,这些纠结使你陷入“情绪困扰”中,最终导致你——不快乐。

    一个人对事物的”决策”,会带来情绪的困扰,所以“决策”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源。李老师举了两个例子,让我们选择——

例1:当人们面对获得的时侯:A有1000元,选A可以100%获得;

                            B有2000元,选B可以有50%的机会获得。

即选A绝对可以获得1000元,选B要么获得2000元,要么什么也没有。绝大多数人选择A包括我。我当时举手时是这么想的,我不贪,我不冒风险,我要有100%的把握。

例2:当人们面对损失时:A绝对失去1000元,即选A100%失去;

                       B50%失去2000元,即选B可以有50%的机会失去自己的2000元,也可能有50%的机会不失去自己的2000元。绝大多数人选择B包括我。我当时举手时是这么想的,我就那么寸,我的运气好,我肯定是那不失去的50%人群。大家也都这么想。

由两个例子得出的结论:面对获得,大部分人会选择A,其实是当人们面对获得的时候,

                      往往采取风险规避策略,选稳打稳拿策略。呵呵,面对获得大家选择规

                      避风险。

                        面对损失,大部分人会选择B,往往采取风险追加的策略,大部分人选择

                      豁出去了。要去搏一搏,总想着我万一是那不损失的50%人群呢。人们

                      都以为自己是那不失去的50%。

    所以人们往往追求的是心理感受最大化,而不是利益最大化。在各位买卖股票上就是最好的体现。 这也就引出了“最好”和“满意”的问题。

三、“最好”和“满意”

    讲这个题目前,李虹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女士,觉得自己老公是世上最好的老公的请举手。

    我的脑子飞速的在转呀转,老刘算是世上最好的老公吗?——NO!随手掂来就有N多不满意的地方:我出去玩让他来接我,他总是让我打的回家,还说节约;总是不给我惊喜地买礼物,还说怕买不好;在家总是唠叨我卫生间的抽纸头不够长,总喜欢像土豆一样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够了够了,这绝对称不上世上最好的老公!我再环视一圈,哈哈,七十多人举手的也没几个,看来不止我一人对老公不满意哟。还是有几个女士骄傲的举起了自己的手,哎羡慕嫉妒恨呀,人家咋就那么会找呢。

    老师接着说,世上的男人千千万,你的能量决定你阅人多少呢?你怎么就知道你老公是最好的那一位?你举手说明你老公是令你满意的,但不一定是世上最好的(我觉得老师偷换概念了)。因为你的能力有限,你不可能把世上的男人比遍(这倒千真万确!)。这就是“最好”和“满意”的区别。

   “最好”是客观标准,“满意”是主观标准。我们决策的时候,靠的是“满意”原则,“最好”永远是一个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到“最好”,因为我们的心理能量有限,我们的注意资源有限,对于未来,用“满意”、“差不多”就行了,不需要达到“最好”也达不到“最好”,这样可以节省自己的能量,好多事儿等着我们去决策呢,只要此时此刻自己“满意”就行了。

    并且“满意”后,还要遵守“不后悔”原则。就是当时自己决定时“满意”了,时过境迁,社会的价值观在变化,自己的观念也在变化,不能对以前的决策的“满意”去“后悔”,因为你没有长前后眼,你不能控制以后的发展。

    人之所以会出现“后悔”,是因为自己以为自己能控制前后的发展,这是误区,是我们自己夸大了自己的控制能量。其实好多事是自己不能控制的,

    那么既然没有前后眼,既然我们的能量有限,做决策时怎么办?

做决策时,搜索一圈可选答案,做出当时“满意”决定。自己告诉自己:我现在“满意”了,然后停止搜索。否则无止境的想要更好、最好,只会加大成本。就是要相信自己的潜意识,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第六感觉,并且要抓住它。不要再去想任何后悔的念头,后悔也没用。

    李老师说有人总后悔说过的话怎么办?她告诉我们在说话时,你就有意的放慢语速,要让思维跑在语言前头(先想后说)。哦,原来李老师语速漫漫娓娓道来是这个道理。她又讲如果真的不小心说错了话,那么说出去了,就接受事实,告诉自己:我的心想让我这么说,就不后悔了。总之,人不要总是活在后悔中,不要总是在纠结。要返璞归真,让自己的生命真正舒展自如。

李老师送我们三句话:(记住了这三句话你就不会有后悔)

1、愿上帝赐我“智慧”,让我分辨哪些是我能改变的,哪些是我不能改变的;

2、愿上帝赐我“勇气”,让我鼓起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

3、愿上帝赐我“平静”,让我接受不可能改变的; 

即分辨哪些是可以改变、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然后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去接受不可以改变的。

自己的心态、价值观可以改变,别人的习惯、想法不可以改变;过去了的都是不可以改变的,所以不要后悔,世上没有后悔药。

   一首红楼梦的《好了歌》或许能触动你点什么——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懂得了这些,并不是让你消极的生活。行动上该怎么努力还怎么努力,但心态是底线。也就是——行动上入世,心态上出世。

 

四、生命就是跷跷板

    最后,李虹老师以一段动漫《生命就是跷跷板》诠释了生命的全部。 

人生就像跷跷板(转)  

人生就像跷跷板(转)

 人生就像跷跷板(转)

人生就像跷跷板(转)

人生就像跷跷板(转)

人生就像跷跷板(转) 

人生就像跷跷板(转)人生就像跷跷板(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