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

 杏林脉香 2014-07-28

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

【摘要】本文探讨急诊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腹部多脏器损伤;护理

腹部多脏器损伤是急诊外科常见重症,出血量大,死亡率高。来诊后如能迅速及时地抢救与护理,可减少死亡率,并为手术争取时间。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0年12月共救治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16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64例。男130例,女34例,年龄6—70岁。其中闭合性损伤145例,开放性损伤19例。致伤原因:交通肇事101例,高空坠落3O例,暴力伤33例。164例中,来诊时98例有不同程度休克,发生率为61.2%。

2 护理体会

2.1为迅速诊断提供依据通过陪伴病人,了解致伤原因,判断有无合并伤因素。注意病人有无烦燥不安、精神恍惚、嗜睡、昏迷等,观察病人的自然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并检查腹部有无腹膜刺激症状。如病人意识不清,可根据其他反应如面部表情等判断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同时迅速测量生命体征指标并记录。如早期即有脉快、呼吸表浅、脉压差小、血压下降等即证明腹腔内脏器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做腹腔穿刺、B超、末梢血化验等确诊措施。

2.2迅速补充血容量对创伤性休克,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脑乏氧、心跳骤停、肾功能损害等恶性循环将会相继发生,因此,必须迅速建立两路静脉输液通路。一路用l6号套管针穿刺扩容输血输液;另一路用9号输液针穿刺,以备抢救时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

2.3为手术作好各种术前准备当病人进入急诊。根据病人病情及医生的初步诊断需要手术者,为了缩短病人在急诊滞留时间,尽快手术,护士立即将皮试、血交错、备皮、导尿、胃肠减压等术前准备迅速完成。

2.4心电与血压监测  由于心搏出量减少,心率及脉率均有改变。在本组98例合并休克病人中,大多数脉搏在100—120次/min,有31例达130—145次/min。休克晚期,心率减慢减弱时,其中9例脉搏不能触及,3例出现逸搏。在本组血压监测中有38例脉压差小于2.0—4.5kPa,其中16例重度休克病人来诊时血压测不清,经抢救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有16例来诊血压维持在12.0—13.7/9.0-9.5kPa。等待检查时血压逐渐下降,因此动态观察心电与血压变化非常重要,心电示波及血压应持续监测。

2.5呼吸监测由于血容量减少,肺泡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不能得到良好的血液灌流,以致通气与血流比值失调,病人常表现呼吸加快、变浅或不规则,或出现鼻翼扇动三凹现象。此时要立即吸氧,改善缺氧状态,氧浓度37%一45%,氧流量2—4L/rain为宜。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呼吸浅表减弱者,应果断进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6肢体温度色泽的观察肢体的冷暖。肢体皮肤色泽的红润与否,可表明休克的程度。休克时,四肢皮肤常显示苍白,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如松压后皮肤甲床迅速红润表明休克转好。若四肢远端皮肤湿冷,皮肤泛起出血点或淤斑,唇、指、趾出现紫绀,则系毛细血管灌注量下降所致,提示病情进一步恶化,有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应迅速做好抢救的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