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速固化道砟喷涂树脂的研制

 文山书院 2014-07-29
快速固化道砟喷涂树脂的研制
杜卫超 王世海 毛昆朋 吴智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在铁路大发展的今天,列车的速度和轴重不断增加,有砟轨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道砟飞溅,桥隧与土质路基间道床刚度突变严重,道床横向阻力偏低,重载运煤专线还会出现道床板结等一系列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根据相关资料,国外针对这一状况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采用道砟喷涂树脂(俗称道砟胶)对有砟轨道进行固化,使之成为更为紧密、具有黏结性的整体结构,这种结构与无砟轨道轨下基础相比,具有更好的弹性、减振降噪和可维修性能,与碎石道床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变形、抗沉降性能,从而延缓轨道变形,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延长道床使用寿命。目前在我国没有大规模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曾进行过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道砟胶与石子固化后对轨道参数的影响,没有对道砟胶材料本身进行过系统研究。通过分析,目前最常用最合适的道砟胶材料为聚氨酯喷涂树脂。本研究通过配方设计、讨论各组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现场喷涂的聚氨酯树脂。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醚多元醇YD-1010(羟值:109-115mgKOH/g,f=2)、YD-2020(羟值:53-59mgKOH/g,f=2)、YD-,330N(羟值:53-59mgKOH/g,f=2),河北亚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改性二甲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0LL,工业级),烟台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工业级),北京市京平化商贸有限公司;辛酸亚锡(试剂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抗氧剂1010(工业级),爱丽汶森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异辛酸铅(试剂级),上海长风助剂厂;交联剂,自制。
1.2 主要设备
电子万能试验机(DXLL-100),上海登杰机器设备有限公司;喷涂试验机(Reactor E-10),美国GRACO公司;旋转粘度仪(NDJ-1B型),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样制备
1.3.1 A组分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好的聚醚1000,并升温至110℃真空脱水2h,测定水分含量小于0.2%时,停止抽真空并降至常温。加入计量好的改性MDI,通入N2,升温并保持体系在80℃反应4h,当测定体系的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停止反应,作为A组分备用。
1.3.2 B组分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好的交联剂、抗氧剂1010、抗紫外线剂、DBP、催化剂并升温至110℃真空脱水2h,测定水分含量小于0.2%时,停止抽真空并静置作为B组分备用。
1.4 基本配方
基本配方
2 结果与讨论
2.1 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
喷涂树脂的黏度对喷涂效果有很明显的影响。过高的黏度会导致喷涂树脂混合效果及雾化效果不佳。在本配方体系中,A组分为预聚物体,是黏度较高的组分,因此,控制A组分黏度就成为控制整个体系黏度的关键。其中,影响A组分体系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多元醇的黏度;(2)增塑剂的用量。
2.1.1 多元醇的选择
我们选择了以下几种多元醇,测试其黏度,并在其他组份不变的情况下测试样品的物理性能。表2列出的是不同种类多元醇的黏度及物理性能。可以看出,分子量相对较低的线性多元醇聚醚1000所制备的样品在剪切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上都处于中游,且黏度较低,根据在保证树脂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黏度低的多元醇的原则,我们最终选用了具有较低黏度的聚醚1000。
多元醇种类黏度及物理性能
2.1.2 增塑剂用量的影响
在多元醇种类选定的情况下,增塑剂用量为另一个对体系黏度具有明显影响的因素。表3可以看出,随着增塑剂用量的提高,A组分黏度成下降趋势,但从10质量份增加到15质量份的增塑剂,A组分黏度下降并不多,而且,在实验中发现增塑剂加入过多,固化后的树脂会出现析出的现象。因此,我们最后确定,A组分中增塑剂的用量为10质量份。
A组分增塑剂用量与黏度的关系
2.2 交联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异氰酸酯及多元醇种类的情况下,交联剂用量就成为树脂固化后力学性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图1、图2、及图3是交联剂用量对产品性能影响的关系曲线。
交联剂对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交联剂对树脂剪切强度的影响
交联剂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升高,树脂固化后的剪切强度、黏接强度都呈增大趋势,但断裂伸长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分析原因,随着交联剂用量的提高,液化MDI的用量也随之提高,树脂体系内刚性苯环含量逐渐提高,反映到宏观性能上表现为树脂黏接强度和剪切强度的提高,而交联剂用量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交联点数量,使树脂体系内更多的呈现网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结构,因此,树脂的断裂伸长率降低。从有利于道砟捣固的角度看,对于固化增强树脂而言,与道砟的黏接强度应较高,而断裂伸长率不应过高。根据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参数,我们控制产品的断裂伸长率在100%左右,最终确定交联剂的用量为10质量份。
2.3 催化剂对树脂固化速度的影响
作为快速固化树脂,树脂固化速度的调整也是重要的技术指标。聚氨酯催化剂通常有2类:有机金属催化剂和胺类催化剂。因此在催化剂的选择上,尝试了两种有机金属催化剂和一种胺催化剂。试验中,我们用选定好的A、B组分配方尝试不同的催化剂配比,观察树脂在道砟上的指干时间,以此表征树脂的固化效果。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辛酸亚锡锡与异辛酸铅同时使用时,树脂体系的固化速度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可以达到快速固化的要求。分析原因,胺催化剂和辛酸亚锡均属于前效性催化剂,反应初期放热比较明显,但后期固化速度相对较慢,而异辛酸铅的反应后期固化速度较快,但反应初期的生热慢,因此与胺或者锡催化剂共同使用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固化效果。辛酸亚锡和胺催化剂相比,前期反应放热更明显,因此,树脂的固化速度更快。因此,最终确定使用辛酸亚锡与异辛酸铅作为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对树脂固化速度的影响
2.4 道砟喷涂树脂现场施工
经过试验室试验及中试,铁科院与太原局合作与2011年进行了大秦重载铁路的道床固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树脂固化速度良好,在施工结束后1h测试道床刚度就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列车高速通过时的道砟易飞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图4、图5所示所示为喷涂设备及现场施工情况。
喷涂设备  施工现场
3 结论
(1)采用分子量1000的线性聚醚多元醇,液化MDI、交联剂、增塑剂、催化剂制备了一种配比为1:1的,可规模化生产道床固化用聚氨酯喷涂树脂;
(2)通过试验确定了多元醇、增塑剂、交联剂及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树脂的黏度、固化速度及固化后物理性能的影响;
(3)本研究设计的树脂已经在重载线上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