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是得带着目标去生活,至少能让你活得更久

 昵称535749 2014-07-30
 2014.07.29 , 06:26 pm

还是得带着目标去生活,至少能让你活得更久

快乐的生活和社交往来对健康有益,现在研究人员表示,生活有方向感、目标感都会让你获得更久。

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Patrick Hill进行了一项研究目标感对衰老和成年人身体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他的方法是对“美国中年人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Hill和他的同事——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Nicholas Turiano 一起阅览了6000多人在一些判定积极情感和负面情感的测试中的回答。

回答完这些问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4年,问卷中有些人已经死了,有些人还活着。他们发现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更强烈目的感和方向感的人们,活得更长久一些。

实际上,抱有目的感的人的死亡人数比目的感稍差的人的死亡人数少15%。而且,无论人们在什么时候找到人生的方向,无论是20多岁,50多岁,还是70多岁,这个结论都会成立。

Hill的分析考虑到了其它影响寿命的因素,例如参加测试时的年龄、性别和情感的快乐程度等等,所有这些因素Hill都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目标感对寿命的影响超过了其它所有因素。

Hill认为目的感就像给每天的生活指明人生最重要方向的指南针或是灯塔。

当然,不同的人,目标也会不同。Hill说有的人认为人生目标就是生活幸福,有的人认为人生目标是把社会建设地更好,有的人更加关注自我,认为人生目标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也有的人认为人生目标就是不断创新。Hill说这种人总是从事其他人欣赏的创造性劳动,例如写作和绘画,不管是音乐也好,舞蹈也好,还是视觉艺术也好。

目前Hill还不清楚为什么目标感能够让人更长寿。Hill认为很可能是因为目标感可以帮助人们抵抗压力带来的不良效应。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康奈尔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学者Anthony Burrow在芝加哥进行了一次试验。他让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学生搭乘公共交通在芝加哥的不同城区穿梭。记录下学生的情绪变化。

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种族和民族呢?原因在于,此前有研究证实人类被不同民族或种族的人围绕时,压力会提高。Burrow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弄清楚目的感是否有助于减少压力。
他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让他们写10分钟的人生方向;另一组让他们写他们最近看的一次电影的内容。学生每人会拿到一个小包,里面有每一站的名字。当车停靠站点时,学生要评估自己当前的感受,而且要用X表示负面情绪的强烈程度,无论是惊恐、害怕、孤单或者压力大。负面情绪越强烈,X就越多。

还是得带着目标去生活,至少能让你活得更久
当面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民族的人,人们的压力感会上升

结果发现写电影内容的一组,随着列车中不同民族乘客的增加,他们感受到的压力也更大,正如此前的研究中形容的一样。另一组,描述人生方向的,同样面临乘客民族类别的增加,测试结果显示他们的压力丝毫没有增加

虽然要下结论还需要更多研究,但是Burrow说他的发现也许能说明“目的感可以保护人们免受压力影响”,也可以保护人们免受压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心脏病。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人生目标的人,活得更久。

[王大发财 via NP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