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安全监管要接地气

 杨世配 2014-07-30

  近来,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企业的供应商上海福喜公司使用过期肉事件持续发酵。全国各大城市食药监管部门紧急调查,上海福喜公司被关停,多家快餐连锁企业停用和下架上海福喜食品原料。

  记者卧底两个多月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监管部门竟一无所知呢?为什么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多是由记者发现,而后才由监管部门去处理呢?记者摸底调查、监管部门后续查处是一种常态化的模式吗?

  福喜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的启示是:食品安全监管如果浮在上面,延续机关式的管理模式,单纯依靠书面汇报、大会推动、活动仪式、市场抽查、报表统计,不到生产一线、不到现场,那么福喜事件就会不断重演,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看看一线的情况吧。有的地区大片厂房里常年生产所谓调料,记者发现竟是三无企业;有的生猪屠宰场关门生产注水肉,一把大锁,自成天地;生产毒豆芽的,生产问题调制品的,就在村镇街道旁,若无其事大干;在城市里,露天摊点是早餐的一大主力,但其油条使用什么油和添加剂,豆浆是否使用了问题豆子,无人过问;在闹市区,所谓的羊肉串不少是用鸭肉及不明肉烤制的,可无人查处;一些生产蜂蜜的企业,常年购进果葡糖浆原料,究竟是什么问题……

  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除了QS颁证前现场审查、抽检产品、企业被曝光外,很少见到监管人员到车间查看生产、到仓库检查原料与成品,除了税务查账征税外,鲜见食品监管人员检查企业进货凭据及原料入库单。而一些提前通知、迎来送往的检查则是成效甚微。

  人民群众和媒体希望监管部门主动发现曝光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这是国家及有关法规授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严密的法规和制度标准,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史无前例,但不少地方食品安全工作不深入,影响了中央方针政策的落实。希望监管部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质;少一些表面,多一些实际;少一些被动,多一些主动。  王光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