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事由来

 杏坛归客 2014-07-30
“红杏出墙”
    一提到“红杏出墙”,人们大概会想到某某出轨了。遗憾的是,它是对古诗的误读。
    最早的 “红杏出墙”诗,作者是晚唐诗人吴融。其诗《途中见杏花》云:“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人行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曙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皇州。 ”全诗流露出的是对帝乡无限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中的 “红杏出墙”,仅仅是诗人眼前的景物,是勾起思乡情绪的媒介而已意。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入选《千家诗》,其选者曰:“诗题 ‘游园不值’,意思是诗人去朋友的花园游玩,可园主人不在,园门紧闭,只能欣赏到墙头伸出园外的一枝红杏,并由此而得此诗。 一二句写诗人想去访问一位隐士园亭。但轻轻敲门,隐士的小院柴扉不见打开。诗人推测,这可能是担心游客们的 “屐齿”会踩伤他家的青苔吧。暗指主人不愿意就俗。后两句得来十分珍贵,一个‘关’字,一个‘出’字,却使情绪急转直下,失望中忽见浓浓春景,不觉一喜。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勃勃生机是很难禁锢扼杀的。诗文妙趣横生,活泼感人。
    也就是说,“红杏出墙”在这里,既有对隐士品德的赞赏和敬仰,又有对隐士拒不见客态度的一种善意警醒,当然也似乎颇有微词。首尾照应,意脉贯通,可谓深有意味。 “红杏出墙”原先并非贬义或中性词,它是一个极其优美的诗歌艺术意象。 赵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