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4-2014:老上海寻凉记by 外滩画报

 真友书屋 2014-07-30

上世纪30年代的虹口游泳池


最热的三伏天已来到,上海又是一番炎热的图景。而在久远的80年前,1934年的夏天也空前炎热。从前空调时代到如今的全空调时代,上海人民纳凉方式的改变翻天覆地,但也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在这个三伏天,《外滩画报》记者游走在老上海和新上海的变迁中,探寻扑水、吃冰、看电影、逛派对的传统度夏方式,与读者共同邂逅老时光的夏日凉意。


文:傅蕾 张信宇 唐远碧 徐陈宠

摄影:张信宇 资料图片由上海市图书馆提供


“以前这里漂亮多了,像竹园、庭院一样。那里以前都是矮房子,房子上还有两条龙,就是双龙戏珠。”自打10年前退休起,每个夏日的早晨,73岁的老蔡都在虹口游泳池度过。


夏日早晨的7:00到8:00,总有这样一帮忠实的老游客,约好在这里一起游几个来回。


今年,最热的三伏天已来到,上海又是一番炎热的图景。而在久远的80年前,1934年的夏天也空前炎热。从前空调时代到如今的全空调时代,上海人民纳凉方式的改变翻天覆地,但也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可夏天再热,人们寻欢作乐的念头却不降温,时常是更火热。凉快不再是狭义所指的吃冰、游泳,反而越是热闹越能“消暑”。夏天也因为它的火热而可爱起来:歌舞升平的屋顶花园派对,场场满座的电影放映,艺术氛围浓厚的游艺会,回力球的赌博场……这都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人寻常的热天娱乐活动。


在这个三伏天,《外滩画报》记者游走在老上海和新上海的变迁中,探寻扑水、吃冰、看电影、逛派对的传统度夏方式,与读者共同邂逅老时光的夏日凉意。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老上海主要的纳凉地点(制图:唐卓人)


虹口游泳池:时髦女星外景地


老蔡每天早晨坚持来虹口泳池游泳


老蔡的一天,就从游泳开始。


他5点起床,洗漱完毕后,与妻子从欧阳路出发一起走向虹口游泳池。游泳的休息间隙,与老伙伴们聊聊家长里短。锻炼好了,再牵着妻子的手回家吃早饭,开始一天的生活。退休后的10年,日日如此。然而老蔡与虹口游泳池的缘分不仅仅只有10年——自1963年从长宁区体委调入虹口游泳池工作,他与这个游泳池相伴足足已有50年。


“八十年代游泳很好,那时候一块五一个小时。有空调的人家很少很少,所以大家都来游泳,晚上人山人海。”老蔡一边介绍当时的游泳池全貌,一边打捞上世纪80年代虹口游泳池兴盛的场景。


“以前滑道有两根红的,现在一蓝一黄不好看;以前没有这些高房子,视野很开阔,现在像井一样;以前喷水台那个喇叭没有这么高,人可以爬上去,现在不行了。”老蔡一直感叹“游泳池变了”。


通过老蔡的描述,泳池从前的模样跃然纸上:英式矮房,视野宽阔,边上草坪上摆放着遮阳伞,女孩们半躺着,手里拿着夏日冰饮。在烈日下,抬起头眯着眼睛可以依稀看见一个接一个从跳台上扑进水里的男孩女孩,水花不断。


上世纪30年代的虹口游泳池


今天的虹口游泳池还保留着80年前的跳水台、滑梯和喷泉


80年前,泳池才刚开始盛行。


《良友》杂志是这样描述的:“远景:虹口游泳池;近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在水里游着嬉戏着。他们与她们,反而感受了热浪的恩惠,在快乐着。”


而各大名媛贵族也纷纷前往浴场消暑。从铜人码头乘船,接着登上高桥的海高路,再由公共汽车开进浴场。当时的女明星蝴蝶、白光等都会穿着最时髦的泳衣在那里“拍大片”。为此《良友》还特地拍摄了“水之恋人”的专题,几位时髦女郎穿着当时最时兴的两件套泳衣清凉消夏,有的在跳台跃跃欲试跳水,有的在沙滩享受日光浴,还有的在海滩边撑伞散步。


《良友》“水之恋人”专题


如今,游泳池的负责人贝先生告诉我们,像老蔡这样每天早上来泳池锻炼的老顾客有一百多人,“他们是跟虹口游泳池一起长大再慢慢变老的一辈。”


建成于1922年的虹口游泳池,是上海第一批露天泳池。在这92年的变迁中,这一方长175英尺,宽75英尺的小池子,依然会在每个夏天向热爱游泳的人开放,继续履行着它的使命。


正广和汽水:炎夏的清凉记忆


通北路上,一位老人停下自行车向记者聊起了1986年自己的结婚喜宴。老人姓傅,年轻时是饭店员工,直到现在也还在餐饮行业工作。他一边跟我们比划着瓶子的大小,一边说他仍然记得婚宴用了200来瓶正广和汽水。


“喝汽水很流行的,那个时候只要两毛钱一瓶,汽水跟现在的不太一样,都是装在毛玻璃瓶里的,大家都爱买来喝。”回忆起从前的正广和,傅老先生不禁感叹,“那时的正广和绝对是厉害得不得了,每箱180瓶,每天好几箱,畅销得很啊。”


傅先生骑着自行车从正广和大楼前经过


而就在老人身后,年近八旬的正广和大楼正在整修和扩建。


去年,这栋保存完好的建筑,因城市发展需要,被整体迁移38米,这也是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老建筑平移工程。在上海繁华都市景象的映衬下,这栋大楼如今显得有些寂寞和萧条。


去年正广和大楼被整体迁移了38米


上个世纪,从这座大楼产出的柠檬汽水名扬国内及远东地区,还远销西方国家。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冰镇的正广和汽水,是许多人共同的清凉记忆。


改革开放后,可口可乐几乎霸占了国内汽水市场,它也成为正广和兴衰的见证者。


上海上世纪30年代的可乐广告


上世纪初,屈臣氏在北四川路横桥之地开办了新的汽水厂,专门代理进口当时已风靡的可口可乐。《良友》杂志也曾特地为此探访了屈臣氏汽水厂,并记录下可口可乐的生产过程。


《良友》杂志探访屈臣氏汽水厂


不管是可乐还是正广和,汽水就是夏天的恩物,它陪伴那时的人们度过最热的炎夏。


昔今正广和送水对比图


而另一件不得不提的夏日恩物便是冰淇淋了。


1880年,上海就有了机制冰。彼时,上海有许多的冰厂在夏季供应冰水、棒冰或是冰块。冰淇淋是少见又昂贵的。只有上海小姐逛街累了,躲进店里,才吃得上一杯甜甜凉凉的刨冰。这样的店在当时称为“饮冰室”。


1934年《申报》所刊登的广告来看,“饮冰室”大致等同于今天的冷饮店。当时的冠生园号称“海上最完备之饮水处”,在上海多处设立分店,并在商铺一楼设饮冰室,配备各种器皿及一切设备,提供多种冷饮冰品。


1934年夏季刊登于《申报》的冠生园饮冰室广告


然而,坐在商店里吹冷气吃冰是只属于有钱人的消暑方式。那时对吃冰有这么一段生动的描绘:“坐在冰淇淋店里的人斯文地在吃刨冰,汽水,冰淇淋;站在马路边的人争抢地在吃酸梅汤,黄包车夫牛饮似地停在施茶桶边吃冷茶。”(《良友》画报,《一百零四度四的上海》)


“路边油伞下的廉价冷饮摊子是穷人的地方。汽水用糖汤和小苏打混化而成,酸梅汤里躲着醉死的苍蝇,西瓜瓤红得不透明。而在上海的另一头,光滑的洋房子里,冷气机嗡嗡作响,不够凉;喝冰水和冰酒,不够凉;全赤裸着上下身的肉体,女人腰间就算只挂了一小片薄绸,也不够凉。” 种种描写,对比鲜明。


开埠后的上海,融汇中外,在冷饮上也是如此。对以前的人们来说,炎热的夏天,哪怕是一块简单的机制冰,也能缓解暑热。冰品贵贱不同,但人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纳凉饮料。


夏夜的狂欢:先施的天台与国泰的冷气


翻看上世纪30年代的报纸,南京西路上的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的夏日派对广告霸占着各个页面。大多都是歌舞或戏剧,打着日夜不休的招牌,插入一张美女相片,用上些哗众取宠的文字,好比什么“惊天动地”、“时来运转”,最后再用加粗的字体标出些老百姓最喜欢听的故事,关东大侠也好,八宝钗也罢,统统都是些广为人知的故事。很难不吸引人。


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的夏日派对广告霸占着《申报》版面


入夜,大楼下陆陆续续开始聚满人。先施乐园在四大公司里最有人气。下三层百货,七层是屋顶花园,夹在当中的数层有剧团演出和风味小吃。若中午12点钟花两毛买张门票入场,可以一直在先施乐园里逛到晚上11点。楼内层层都是好戏连连。


老先施百货


中老年去的是以越剧居多的一层,当然也有锡剧、沪剧、京剧。早到的观众自然有座,后来的就站着,左手从兜里揣出小食,右手夹着烟或是端着茶。在人群中奔波的是忙着抢拾烟蒂的小乞丐,叫卖鸭肫肝、茶叶蛋、五香豆的商贩,当然还有不懂看戏,忙着做游戏的孩子们。


而年轻人喜爱看电影、魔术、还有木偶戏、摔跤、滑稽表演……这里,红男绿女熙熙攘攘,浪漫地搂在一起或是开怀大笑地欣赏节目。屋顶花园时常举办晚会,名流聚于此地,一个个都光鲜亮丽。夏夜既热又长,没有冷气机,但屋顶偶尔吹过一阵凉风,看演出听音乐,喝冰咖啡,这一面的夜上海是精致、有格调的。


老先施百货的屋顶花园时常举办夏夜派对


今日的永安百货屋顶花园已不向公众开放,仅偶尔用于公司年会等活动


而今,四座百货大楼虽还在南京西路的老位置,但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许多新百货公司搬进了这条人流量极大的街道,走在这条街的大多数都是游客,来来回回开着的仿古迷你电车载着游客观光,而炸鸡味就是南京西路的味道。



如今的先施大楼


永安楼顶的绮云阁依然挺立


而作为当代人平常去处的电影院,在当时是少有人消费得起、同时又开放冷气的场所。


1934年夏天,国产电影《渔光曲》在“新式科学冷气,满院凉爽如春,浑忘炎暑已临”的金城大戏院里,创纪录地连续上映了84天,吸引了无数男女老少。他们坐在电影院的沙发上,享受冷气和电影,偶尔走来一个携筐影院童工在场内兜售糖果点心,就买些。


那时,头轮电影院票价为小洋六角,约相当于两斤猪肉的价钱,而普通的二三轮影院则定价在二至四角。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大光明大戏院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上的国泰大戏院是当时高级电影院中的代表,常常人流如织,顾客满座,长盛不衰。即便今日,上海百姓也仍然能在闲暇之余,去大光明或国泰影院花上两个小时看一场电影。


位于淮海中路的国泰电影院


靶子路(今武进路)的消夏电影场是上海第一家露天电影院,顾名思义,就是为上海市民在夏天入夜之后的凉风中准备的消夏避暑之处。在此之后,也相继有其他一些露天电影院开张,为了招徕顾客,在影片、票价方面展开竞争,观众则得以受惠。老人小孩,四方聚来,星空之下,尽情享受观影纳凉之趣味。


1934至2014,时光荏苒,不变的是,仿佛夏天再热,人们寻欢作乐的念头却从不降温,时常是更火热——凉快不只是狭义上的吃冰和游泳,反而越是热闹越能“消暑”。上海的夏天,也因为它的火热,而可爱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