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茯苓的药性实验

 自作自受的人生 2014-07-30

对茯苓的药性实验

  对茯苓的药性实验
  
  2011-06-2100:17:11
  
  看《本草》,《玉楸药解》,还有各院校通用的《中药方剂学》等药书,都说茯苓“味淡,渗湿”,所以一直以来就没拿它太当回事。我喜欢用性子比较烈的药,茯苓既然味“淡”,又只能不温不火、慢慢悠悠地“渗”湿,肯定是性子缓和的药;再看模样,跟白薯似的,咋瞅也不像有劲儿的东西。
  
  昨天晚上看张锡纯老先生的《衷中参西录*药物篇》里的“茯苓解”,里面有这么一段:
  
  “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这让我感觉很意外:茯苓的质地竟然如此坚实?一般情况下,药物的质地越坚实,效力就越大,如此说来,我以前对茯苓的认识很可能是错的:这应该是一味狠药!不行,得亲自试试。
  
  今儿早上到同仁堂抓了50克,当场捣碎,这一捣发现茯苓的确是相当的坚实,晚上吃完饭开始熬,熬了四十分钟,一口气喝下。
  
  十分钟后,觉得一股力量开始充溢于胸腔,这股力量很奇怪,在体内既不运行,也不鼓涨,却很均匀地扩散到了胸腹间的每一个地方,而且力量很强烈。同时,嘴里感到发干,可一照镜子,却发现口舌依然润滑,全无异状。
  
  一个小时以后,药力很缓和地扩散到了头部和腹部,但没有什么不适感。原来药书中这个“渗湿”的“渗”字指的是药力四达,无微不至。嘴里还是发干,再照镜子,发现舌苔上的津液少多了。
  
  至此,对茯苓这味药就算取得了初步的认识:
  
  茯苓的药力很平和,不升不降,但是坚实沉稳,可以缓慢扩充到胸腹的每一个角落(不行于经络,而充斥于空间,这和它的外形是相匹配的)。与生姜相配,则药力随姜而升,与半夏相配,则药力随半夏而降,与牛膝相配,则药力随牛膝而沉,典型的老黄牛作风。
  
  “茯苓去湿”,几乎所有的药书里都这么写。所谓湿,不是说人体内水蒸汽多、身体里面潮湿,而是一种比喻。人要是身体气机虚弱,各臓腑功能没法正常发挥,组织液就会运行不利,出现舌苔水滑、口水横流、全身各处长水泡、发肿等现象。古人的思维特简单,看着啥特征,就认为是有啥气在起作用,比如发热就是有火气,发冷就是有寒气,人品爆发就是有仙气,哪哪都不对劲就是有邪气,而体内液体多呢,就是有'湿气’。其本质,就是气机虚弱。因此,茯苓去湿的本质,就是以舒缓磅礴的药力推动体内的气机,使气机健运,组织液不再停留。二陈汤、五苓散等行水去湿的方剂里面皆有茯苓,诸剂并非去湿,而是行气。点破这一点的,好像只有《神农本草经》:“茯苓,味甘平,主胸肋逆气”,再往下看,发现整条文字中没有提到一个“湿”字,可谓直切要旨。很显然,茯苓应该是一味应用极广的药,绝不能被各种药书中的“去湿”二字所束缚。
  
  茯苓与他药配伍的实验两则
  
  前两天亲试茯苓的药性,感到其药力在胸腹内停留而不运行,于是推断出它会随姜、半夏等药物引导而四达。怕推断有误,于是亲身试验一下。
  
  最近用脑过度,总感觉供血不足,看书时爱头晕,且颠顶微痛,于是昨天抓了30克茯苓,捣碎,配了点生姜、炙甘草、川芎、当归、菟丝子,熬汤,在晚饭前一口气喝下。服药后半小时不到,就感到药力上达,精神大好,高高兴兴地吃晚饭去了。晚饭时嘴馋,喝了二两白酒,结果没过一会儿,感觉不对劲了,胃里好像有气硬生生地往上顶,难受了半天才过去。看来,酒对茯苓的引导功能比生姜要强得多。
  
  次日,还是和往常一样,看医书,逗孩子,为朋友看病,用脑量丝毫不比平时小,但头晕、颠顶痛的感觉却整天都没有出现。如此看来,茯苓配生姜、炙甘草、菟丝子的效果并不比郑火神的补坎益离丹差,而且价格更低廉,是治疗现代人劳累过度致脑供血不足的良方。
  
  试过了上升,再试试下降。最近肺部郁热,动不动就爱出汗,于是抓茯苓、半夏、玄参、北沙参、炙甘草、泽泻,同样是晚饭前喝下。喝下后一分钟,即感到两肺叶的内部出现一股清凉,这股清凉在缓慢但是明显的下降。此后几个小时内,都感到肺部清爽无比。口内发干,津液明显见少——上次单喝茯苓水也有这种现象,可配生姜时却没有出现,这是为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