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诱使对手强攻,然后击面的面技

 真友书屋 2014-07-31

还有一个击面的方式,是笔者在春假时练习中领悟到的,而且在跟东京学剑联的练习中得到了检验。关于击面,不论看谁的击面,99%的都是一边前跃一边挥动竹刀。相对于平常先上挥竹刀再前跃的“前跃击面”而言,这种击面也许应该叫做“击面前跃”。在探知对手想要击面的瞬间,抢先使出剑招。也就是说,在前跃之前事先先上挥竹刀。这时对手发现这边的动静,慌忙地强攻,由于自己已经抢先上挥竹刀了,对于对手的动作只需要将竹刀击下,也就自然能够使出比对手要快的剑招了。这也是诱使对手主动出击,使对手急于抢攻的击面剑招。小野派一刀流的“切落”也是迎击对手的剑技。如果不事先上挥太刀,是不可能将对手的来剑“切落”的。被称作终极剑招的,使用“刀镐”的“切落”技,这种剑招的要点就在于出招的快慢。


一般在两两对峙情况下的打击,双方都在追求快于对手的打击。如果跟身高80或者90的高大对手交手时,笔者这样的矮个子在相互击面上是没有优势而言的。所以一直都在考虑该怎么对付。于是产生了由一边上挥一边前跃改进为上举了后在前跃的联想。非常单纯的击面,但是意外地对于身材高大的对手非常有效。在一次练习会上,笔者的对手是一位在全日本选手权大赛上十分活跃的年轻人。他身材高大。笔者对他使用了这个面技。他对于能够被我非常轻松地击面而感到惊异不已,最后不得不问笔者:“为什么身高相差那么大,你还能击我的面呢?”笔者告诉他:“正是因为身材矮小的人可以击身材高大者的面,剑道才变得十分有趣;否则剑道会是非常乏味的东西。不能说因为身材矮小,就只能击胴,击小手呀。”在东京剑道节上,我的初太刀打击也是使用的这个面技。让对手将打击注意力集中在击面上面,诱使对手强攻,然后自己击面。虽说被对手躲开了,但是却掌握了“如果这样绝对能够击中,也完全复合剑理。”的感觉。然后第二次抓住机会应用这个击面时,成功地取得一本。笔者在大赛前的春假里连续不断地就这个剑招练习了20余天,如果没有那么彻底的练习而使用这个剑招的话,要么是和对手平分秋色,要么很有可能被对手抓住击小手的机会。对于这个剑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对手抓住击出头小手的机会。如果被对手抓住了击出头小手的机会,这个面技是非常容易被击下手的。重要的是,要让对手确信他能够击面,然后让他击面过来。然而光靠文字来说明,的确是非常困难。前文中提到的前辈用的那招,剑尖偏离中心线,近身击面的剑招,笔者就是从中得到的启发。


关于这个先上挥竹刀,然后只需下击的剑招是从上段那里想到的。上段是只需下击的剑技,在剑道界有“上段练习了2年就可以和八段范士相庭抗争”的说法。这就是因为,上段只需要将竹刀下击。(但是如果说,上段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将打击部位扩大到胴,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同时,对于那些被上段打败的人来说,是针对上段的研究不够造成的。)


被称作名人的高野义茂先生是上段的高手。对于上段,先生有这样的教诲:“不要在对手前跃打击时进击。”只需,原地震足就行了。这个是名言,也就是当对手进击时,不要跟着对手向前进击,而要根据当时自己的形势,使用适合自己形势的剑招。----笔者的这招击面也是受这句话的指导才产生的。所以笔者常常对年轻人讲:没有身体优势的人,一定要运用自己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