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怎么保护舌尖(2)

 xc活人的娄子 2014-07-31

    法律与现实也脱节

    在专制社会里,人治大于法治,法律条文再严格,如果得不到贯彻执行,也等于一纸空文。

    宋朝有位士大夫叫袁采,写过一本流传很广的《世范》,在这本书里,袁采根据切身体会揭露了社会上的一些恶风陋俗:“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奸商们为了多赚黑心钱,想尽种种办法坑害消费者,他们在肉里注水,在粮食里洒水,在盐里掺灰土,往鸡肚子里塞沙子,把鹅和羊的身体吹胀,把腐烂的菜蔬装扮出新鲜的样子,把伪造的物品假冒成正宗的品牌,真是一点儿良心都不要了。

  宋朝关于食品监管的法律条文是非常严格的,假如那些法律真的能够贯彻执行,假如黑心奸商真的能被查处,假如六十大板真的能打在他们屁股上,那么袁采绝不可能把奸商横行的普遍现象写在他的书里。

    我们再听听宋朝其他士大夫是怎么说的。

    南宋遗老周密回忆说,他在临安生活的时候,临安市面上“卖买物货,以伪易真,至以纸为衣,铜铅为金银,土木为香药,变换如神”。

    南宋大臣洪迈回忆说,他去金国出差,途径开封,在开封粮油市场上买过一袋小麦,感觉很干燥,哪知没走到张家口就发芽了,他才知道粮贩子往小麦里掺了水。您知道,小麦吸水能力很强,往麻袋里装一百斤小麦,头天晚上倒进去二十斤水,第二天中午就干了,一过秤,一百斤变成了一百二十斤,但是摸起来还是非常干燥,而且籽粒饱满,卖相极好。买家不知道真相,不知道赶紧把买来的麦子晒一晒,水在麦粒里出不来,小麦自然就发霉了。

    两斤酒掺一斤水

    宋朝奸商可以说俯拾皆是,他们卖猪肉掺水,卖粮食掺水,卖酒也掺水。宋朝还有位士大夫叫陈世崇,他听人唱过一首曲子:“浙右华亭,物价廉平,一道会买个三升。打开瓶后,滑辣光新。教君霎时饮,霎时醉,霎时醒。听得渊明,说与刘伶,这一瓶约迭三斤。君还不信,把秤来称,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华亭就是现在的上海,这首曲子唱的就是上海假酒——要价不高,用一贯纸币能买三斤,其实光酒瓶子就重一斤,酒里掺的水又有一斤,把一贯纸币花出去,只买到一斤严重兑水的假酒而已。

    不过比起现在的假酒来,那时候的假酒并不算太假,毕竟只是掺水,不像现在的奸商,胆敢用工业酒精冒充原浆。喝了宋朝的假酒,吃亏的只是钱包;喝了现在的假酒,损失的主要是健康,甚至小命——喝假酒喝出人命的新闻难道还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