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季槐的创始人---雷茂端

 yzsr273 2014-07-31

双季槐的创始人---雷茂端(定稿)  

2013-07-09 11:11:25|  分类: 纪实通讯|举报|字号 订阅

  

雷茂端:双季槐的创始人(三稿) - yhqlch2860128 - 王志英的博客

雷茂端:双季槐的创始人(三稿) - yhqlch2860128 - 王志英的博客

雷茂端:双季槐的创始人(三稿) - yhqlch2860128 - 王志英的博客

 

王志英 杨望久 雷永元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地处稷王山腹地,全村574口人,分散在十六里长的八个山庄窝铺的沟崖上。因为山势险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稷王山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脊薄,十年九旱,前些年,沟东村村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人均收入也不到一千元,是闻名遐迩的贫困村。自2003年 “双季槐”研发成功推广后,沟东村一年一个大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2009年,全村1700亩退耕还林国槐树100%改造成了“双季槐”,2012年全部进入盛果期,全年双季槐两季收入多达450万元,人均7500元。

每每说起“双季槐”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人们都会反复地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双季槐新品种的创始人--雷茂端。

(一)

雷茂端是土生土长的沟东人,今年55岁。1978年高中毕业后,先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后被安排在林业队里种植果树。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他承包了集体40亩果园,想借《山西5号苹果》的优势脱贫致富。但万没想到,果树刚刚挂果,却因天旱少雨而被泛滥的腐烂病扼杀在“摇蓝”里。

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雷茂端苦思冥想,上下求索,脑子里不时自问:怎么才能为贫苦的山民寻找一条摆脱干旱、发家致富的捷径呢? 

一天,他望着漫山遍野的野生槐树突发奇想:我们这里的槐树挺立悬崖,郁郁葱葱,经霜傲雪,生生不息,说明它们具有耐脊薄、耐严寒、抗干旱的天性;而槐米,又是极缺的中药材,它富含的芦丁成分是心血管病的克星。如果我们能将其改良培育成同时具有早果、多果、丰产的优良树种,不就成了农民脱贫致富之树吗?

但在那时,世界上还没有听说过有“早果、多果、丰产”的槐树品种。雷茂端想: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没有先例,我们可以创造;没有经验我们可以实践;任何事物都是由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的。敢与美国蛇果相媲美的《山西5号苹果》不就是我们这里农民创造的吗?   

于是,雷茂端自费去西北农大向专家教授学习了树木杂交技术,又跑到陕西的河阳、白水, 山东的烟台、寿阳以及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等地,采集了许多槐树花粉和“接穗”,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试验。为了筹集科研经费,他借债十万、倒贩药材,去城里卖血,还被广西一个恶作剧者敲诈勒索……

村里人听说雷茂端在研究改良国槐,觉得他是异想天开,甚至讽刺他“上了几天学,就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了”,家里人也劝他不要瞎折腾,还是老老实实地种好庄稼。

面对各种嘲讽和家人的不理解,以及受到的各种挫折,雷茂端也产生过“放弃试验”的念头。可是,当他真要放弃时,却犹豫了,他看到自己不断提纯复壮的品种,想到村民还在贫困的道路上挣扎着……,他的意志又坚定了。

就这样,雷茂端反反复复地试验了18年,终于在偶然中发现了必然,在必然中看到了希望……

(二)

那是2001年8月的一天,雷茂端突然发现实验田里有一棵已经采摘过槐米的小槐树上,又长满了小槐米穗……

“难道它真能产两季槐米吗?”雷茂端喜出望外。

 从那天起,他寸步不离,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期待着它能成为一种新的品种。直到9月下旬,那株槐树的第二季槐米终于收获了。

但保守思想严重的人们并不认可,他们说:“那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不会成功的。”

雷茂端却从偶然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他想:“什么品种都是从偶然中发现的,我就不信,有了第一棵,而没第二棵、第三棵?”

他立即把那棵树上能作为“接穗”的枝条全部削下来,“高接”到自己“退耕还林”的国槐上,一共高接了十二棵树。

2002年,这十二棵被“高接”的新品种又都生产了两季槐米:第一季是七月十五日前后,第二季是九月下旬。

希望越来越大,雷茂端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2003年,雷茂端采取了三大措施扩大试验:一是把自己的大哥雷茂彦、二哥雷高臻也拉进试验圈里,作为“双季槐” 的推广对象,一人嫁接了二十棵;二是又在自己的国槐地里嫁接了十亩;三是到了秋天,动作更大:他把双季槐科研报告带到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展览会上进行游说。杨凌是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示范区”,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雷茂端的研发成果得到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划出30亩地给雷茂端,作为“双季槐”旱地高效经济专项实验基地。

有了专家指导,雷茂端如虎添翼,加快了“双季槐”的试验,他采用干土种植等技术手段,使实验连年取得成功,并得到杨凌农业科技中心和筹划委员会专家的认可。

雷茂端高兴极了,和专家们一起为双季槐总结出了四大好处:一是一年能产两季槐米;二是当年嫁接当年结槐米,比普通槐树提前六至七年;三是抗旱性、抗冻性、耐瘠薄性、抗病虫害性强,适宜北方广大干旱瘠薄山地栽种;四是产量高。二年生树两季亩产槐米30多公斤,三年生树两季亩产槐米60多公斤,五至六年生树预计可产125至175公斤。

得到专家认可后,“双季槐”的名气越来越大。2005年11月,被第十二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雷茂端本人也同其他26位专家教授一起登上国家级的大讲堂——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大讲堂。2006年11月,雷茂端又应邀出席了第十三届中国杨凌科技博览会,并在“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上发了言,他的发言引起了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究院教授、研修部长金允性的高度赞赏。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农业科技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多家媒体也予以报道,并荣获“中国农村改革百名优秀人物”、“山西省绿化奖章”、运城市“热爱运城,共谋发展百名优秀人才”、“运城市第三届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2009年,雷茂端被沟东村村民高票选为村委主任,2010年兼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被选为运城市人大代表。

(三)

对双季槐示范栽培的成功,运城市委市政府、盐湖区委区政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2005年,在稷山林业现场会上,市委书记号召全市对五万余亩退耕还林国槐实施双季槐嫁接改造工程。盐湖区也确定了发展双季槐10万亩的栽植规划。

面对大好形势,雷茂端决定建立“示范园”。

回想当初建设示范园,雷茂端感慨万端。他说,“建立示范园需要十几万元,当时我没钱,我就想到了母亲临终时留下来的那对翡翠手镯。那是我家的传家宝,父亲得了半身不遂,母亲没有舍得卖;母亲得了左心衰竭,也没有舍得卖。当时,我跪在母亲坟前,对母亲说,为了胜利完成全市嫁接改造工程,我只好卖掉翡翠手镯建立示范园了,希望母亲能够理解我,原谅我,起码是不要怪罪我。”

就这样,雷茂端将他家的传家宝——翡翠手镯,卖了12万元,建起了示范园。 

然而,在对 “示范园”经营模式的定位上,雷茂端又遇到了一场纷争,实际上是一场个人发家致富与做大做强双季槐这个产业之间的较量。

随着双季槐的栽培成功,商机迅速显现出来。有人劝他利用示范园多卖接穗、多卖树苗;有人表示要一次性买断投资;韩国新村运动研究部部长则找他商谈出口事宜,雷茂端都说,“我图的不是个人发财致富,而是要让全村、全区,甚至更多的农民分享双季槐的研究成果,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大道。”

于是,他利用示范园,积极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大搞社会公益推广活动,无偿提供技术,免费赠送接穗,义务为村民改造退耕还林中的普通国槐,千方百计推动双季槐的发展。 

2006年,雷茂端又在全村动员了13个推广户,嫁接双季槐 40亩。2007年,又无偿从示范园里提供接穗,义务为60家嫁接双季槐400亩。2009年,他站在村委主任的高度上,审时度势,又提出了打造“天下槐米第一村”的宏伟目标,并以村民雷乙未、雷明歧为组长,组织了两支技术队伍,由雷茂端提供接穗和费用,干了一个多月,把全村退耕还林的1700亩普通国槐100%嫁接成了双季槐。提起此事,雷乙未还记忆犹新,他说:“那时,村里面真是'疯’了,原来不相信雷茂端能搞出新品种的人,也跑到他的地里削'接穗’,出外打工的也闻讯赶回来搞'槐树嫁接’,一时回不来的或没有嫁接技术的和家庭困难的,雷茂端就用自己的钱雇我们给这些家户嫁接。光工钱,雷茂端就付给我们2万多元呢!”

现在的沟东村,放眼望去,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宅院内外、大块梯田、小块角地、崖边边、埝跟跟、就连大门口能栽一棵树的地方,都栽上了双季槐,总共500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嫁接1700亩,新栽3300亩。到2012年,1700亩退耕还林嫁接双季槐已全部进入盛产期,两季收入450万元,全村人均7500元。

7500元,这不仅仅是一个四位数字,而是老区沟东村由“贫困村”迈上“富裕型小康行列”的里程碑!人民欢呼雀跃,喜事接连不断。前几年,雷福来因为老人住院欠下外债8万余元,压得头都抬不起来。这两年,靠双季槐收入,他不但归还了全部外债,还在家里盖起了新房。今年,槐米已经卖了45000元,估计还能卖25000元;雷元波和他媳妇都在城里工作,儿子也在城里上学。去年,他用父母这两年在村里栽培双季槐的收入在运城购买了一套110㎡的单元楼,实现了一家人“在城里买新房”的梦想;雷迎辉等20多户也用出售的槐米钱买回来20多辆小轿车……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村40多户盖了新房, 20多户在城里购买了“单元楼”。

更大的喜事是:2012年,山西省林业厅正式鉴定“双季槐”为新品种。        

权威部门的鉴定,更增加了沟东人民发展双季槐的信心,沟东“两委”已经勾画出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加大开荒栽植力度,开发槐米加工业和林下特色经济,争取到2015年,全村“双季槐”单项收入1200万元,人均两万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盐湖区三路里镇已嫁接改造和新栽双季槐两万亩,上王、上郭两个乡镇也嫁接改造一万亩。河南、河北,以及运城市的芮城、平陆、垣曲、夏县……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山西省林业厅也在沟东建立了“双季槐复合种植示范区”,准备在全省40万亩退耕国槐中推广嫁接。全国已有10个省、50多个县(市、区)嫁接改造退耕国槐10万余亩,栽植双季槐新品种3万余亩,年可创经济效益数亿元。特别是陕西省黄陵县老促会还在阿党镇建立了双季槐种植基地;重庆环林有限公司也在三峡地区发展双季槐两万亩……

为了满足供应全国性双季槐的接穗和苗木,雷茂端已经在盐湖区上王乡、王范乡建立起示范园590余亩,其中,采穗圃50亩、示范圃80亩,苗圃400亩,竭尽全力为推动双季槐大面积栽植奠定坚实的苗木和技术保障。


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有一种神奇的国槐树种,不但当年栽植就可结槐米,更为神奇的是,该树一年可开两次花,结两次槐米。今年7月份,由于该村村民大面积栽植该树种,使该村卖第一季槐米就收入170多万元,每亩缺水、瘠薄的旱地平均收入达到了3000元左右。
  让这个以往贫穷困苦的小山村充满了希望和激情的神奇树种叫“早生双季槐”。本报记者日前带着许多问题来到这个小山村,采访了“早生双季槐”的研究发明者———运城市人大代表、沟东村村委会主任雷茂端,了解了他数十年来呕心沥血研究“早生双季槐”、发誓要为贫瘠缺水的旱塬地找到适宜栽植的经济树种,并引领家乡父老走上致富道路的心路历程。

  由于大旱之年导致根腐病的流行,果树成片死亡,雷茂端苦苦寻找新的经济树种,新的希望在他心中萌动。

  沟东村位于盐湖区与万荣县、稷山县、闻喜县的交界之处,北依稷王山,共有560多口人,160户散居于虎踞龙盘的8个自然村。雷茂端1957年出生在这里。从他记事起,天上只要有乌云,村里便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扫院子,雨水流进院子低洼处的井坑里,便是这里村民的生命之水。天旱之年,地里的小麦只有一尺多高,连100斤麦子都收获不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村里的老槐树见证着他青少年时期的贫穷。也正是这种经历,使雷茂端高中毕业回家后发誓要改变自己及家里人的命运。改革开放初期,他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苹果,但由于大旱之年根腐病的流行,果树成片死亡,雷茂端血本无归。他又试着种植其它水果,可在根腐病泛滥的旱塬地,几乎所有水果植物都无法栽植。难道旱地就没有适合栽培的经济树种吗?雷茂端苦苦地思索着。
  1985年秋季,运城地区又逢大旱。地里玉米只有一尺多高,花椒树的叶子干了,就连上百年的柿子树也被太阳晒得叶片卷曲。但村边地头的国槐树却枝叶茂盛,结出了一串串硕大的槐米穗,有心的村民急忙采摘槐米,将晒干的槐米卖给了收槐米的药材商。
  槐米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和多领域的化工原料,多用于医药、保健方面,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软化血管、消炎、解痉的作用,槐花、槐叶、槐角、槐根等都可入药;槐米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可以提取天然食品色素,随着世界各国相继淘汰有毒化学食品色素,能赋予食品许多新功能的天然色素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想到这种情况,雷茂端激动不已:在地里种槐树卖槐米或许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雷茂端的想法首先被村里的年长老农泼了一盆冷水。经验丰富的老农告诉他:“槐米价格虽好,但一般槐树开花要等七八年甚至十几年,而且就是这样树龄的槐树也结不了多少槐米。在地头沟边栽上几棵还可以,要是在地里大面积栽植,就把好地毁了,家里都喝西北风呀?”
  但雷茂端并没有打退堂鼓。他先在村里一株一株地观察国槐树,观察中他发现国槐的形态各异,品种繁多。他想:“既然品种繁多,那就很可能有一些早产高产的好品种。”

  这难道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双季槐吗?他期待着、揣测着,到了9月份,一株开满了洋洋洒洒、密密匝匝、颗粒饱满的槐米的“早生双季槐”展现在他的眼前。

  雷茂端在自家地里栽上了许多国槐树。一有时间,他就骑着自行车,到周边村里遍寻槐树的优良品种。只要看到各地有槐树枝繁叶茂,槐米穗大,与众不同,他就剪下接穗在自家地里嫁接起来。
几年过去了。他看着满地的国槐树,无论天再旱,槐树长势都很旺盛,但要么不结槐米,要么结了,也是零星的几穗。这时,村里的流言蜚语相继传来,有人说他脑子不正常,有人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由于地里都种上了国槐树,没有庄稼收入,家里吃喝就靠爱人当民办教师的那点工资来维持,还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一天,他兴冲冲地从外面剪了几枝认为比较好的接穗回来。刚进家门,就听见7岁的儿子正和邻家一同龄女孩在院子里说话。女孩手里拿着一瓶娃哈哈果奶正在炫耀:“我妈妈给我买了娃哈哈,你有吗?”儿子说:“我才不稀罕哩,等我爸爸回来,给我买一箱。”雷茂端感到一阵揪心,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五毛钱了。当晚,他和爱人提起此事,爱人说:“你要做的事我完全支持,虽然我跟上你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但是,我希望你以后多想想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你放心,我会成功的,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其实当时说这话时,雷茂端的心里没有任何底气。
  对妻儿的承诺,更加激发了他要成功的决心。雷茂端将考察的范围延伸到了省外,这时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一天,他在河北省安国县郊区的一户小院门前发现一棵枝繁叶茂的国槐,树上的槐米穗特别大,于是他和这家主人商量,他采几枝接穗,每穗付给该户人家20元钱。主人答应后,他便上树剪了几枝。谁知,他刚从树上下来,主人就翻脸了。说他弄坏了树,并说他家的槐树是从国家农科院花10万元买来的,要他赔5万元。可当时雷茂端身上只揣着几百元钱。于是,这家主人就找了当地几个地痞对他拳打脚踢,他好话说尽,都得不到饶恕。后来,几个人将他按在地上,把他身上仅有的几百元全部搜走。当地一位老者实在看不惯,出面说情,那几个人才给他留了几十元路费。回家时,他绕道陕西又看了几个地方的槐树,到了山西河津市时已是晚上,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只有饿着肚子在火车站候车室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在万荣县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才回到了家。
  为了实现梦想,他去西北农大向专家教授请教树木杂交技术,一位姓龙的教授了解了他的意图后说:“不要说你一个农民,许多专家利用杂交技术几十年也难以研究出一个好的品种。”虽然这样说,还是感动于他的执着,向他介绍了树木杂交的关键要点。
  这年春季的一天,他在地里观察时,发现一棵自己培育的小树苗叶片肥厚、长势旺盛。更令人惊喜的是,那棵小树当年就结了20多穗槐米,而且米穗大而紧凑,颗粒非常饱满。雷茂端兴奋不已,采下来晾干一称,有1.8斤。也许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国槐新品种!于是,他以此为母树又嫁接了数十棵小树,继续观察此树种的各项性能。第二年,嫁接的数十棵小树不但长势良好,也都结出了洋洋洒洒的优质槐米。这更增加了雷茂端的信心。
  当年8月底,广西的一位朋友突然打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棵一年能结两次槐米的双季槐。在多年的考察中,雷茂端也发现过有些槐树出现过一年结两次槐米的现象,但都是偶然现象,每两年便消失了。偶然之中也许孕育着必然?他决定去看个究竟。可是路费成了问题,家里已经山穷水尽,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再也借不出钱了。于是他偷偷去卖血,拿着卖血的钱去了广西。到了广西才知道,那株国槐并不是双季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第一季槐米没生长出来,到了9月份才长出来,实际还是第一季的槐米。
  要外出考察,母亲生病要长年吃药,两个孩子要上学,实在没有钱维持生计的时候,雷茂端就去卖血。许多时候,由于卖血,他的身体虚弱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
  他一从外地考察回来,就钻进自家的地里。几百种国槐树种都要相互配对嫁接,工作量太大,他就利用优选法,将优选出来的树种作为母树,然后再选取优良的树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那一段时间,他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整理观察笔记,他盼望着奇迹能够出现。就这样年复一年反复试验,他又熬过了好几年。
  上天也许真会眷顾有心人。2001年8月份的一天,雷茂端像往常一样来到他的实验地,发现一棵已经采摘过槐米的小槐树上,又长满了小米穗。这难道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双季槐吗?他期待着、揣测着,到了9月份,一株结满了洋洋洒洒、密密匝匝、颗粒饱满的槐米的“早生双季槐”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成功了!那一刻,他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双膝跪在他家多少年都没有收成的土地上,对着苍天顶礼膜拜。
  他以那棵“早生双季槐”为母树,高接大树,并培育出了许多小树苗。他向村民推荐该树种,因为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当地农民并不认可他的说法。于是,他决定先建立起示范园。但是建立一个示范园,至少需要十几万元钱。这些钱又从哪里来呢?
  他想到了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一对翡翠手镯。手镯是母亲的陪嫁物,母亲一直用生命呵护着,父亲得了脑血栓需要钱母亲没卖,母亲得了心脏病需要钱时也没舍得卖。母亲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任何人都不能卖了它。”他跪在母亲坟前,从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他告诉母亲,他要建立的示范园将会造福更多的人,他要卖掉手镯,希望母亲能理解他,不要怪罪他。

  期待第二季槐米的丰收,并期待丰收给这个小山村带来财富,同时更期待着“早生双季槐”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态树种,能给全省乃至全国干旱缺水的旱塬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对手镯卖了12万元,占地200亩的示范园建起来了。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早生双季槐”的性能非常稳定,而且比传统国槐具有更耐旱、更耐瘠薄、抗逆性更强、更易管理的特性,不仅结槐米早,并且每年能结两次槐米。单就产槐米来说,当年就能结米,3年可丰产,5年能达到盛产。每到槐米收获的季节,他园区内的“早生双季槐”挂满了槐米穗,通过卖槐米有了收入,雷茂端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有一部分村民开始嫁接、栽植他的“早生双季槐”,但仍有部分村民在观望。
  成功后的雷茂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运城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将退耕还林国槐树种改良为“早生双季槐”,他的事迹被《时代人物》《中国绿色时报》《农业科技报》等各地媒体竞相报道。2004年,“早生双季槐”在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陕西杨凌示范园区进行示范栽培。其优良的生长性能,得到了杨凌农业科技中心和筹划委员会专家的认可,并被第十二届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他作为唯一的农民专家,同全国各地26位专家教授一起登上了国家级的大讲堂———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大讲堂。当年,他还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二届中国农村改革典型表彰大会”,并被授予“2005中国农村改革百名(典型)优秀人物”称号,还被运城市评为“第三届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等。在2006年11月6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杨凌科技博览会上,雷茂端作为农民代表出席了中外农民创业论坛,雷茂端的发言引起了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究院教授金允性的兴趣。金允性紧紧地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祝贺你,你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有一天,我会邀请你去韩国讲学。”随后,兴奋地和雷茂端合影留念。
  沟东村有部分村民栽植的“早生双季槐”有了收入,村民们看到了希望。2008年,雷茂端被村民们选为村委会主任。当上村官后,他号召村民家家户户种植“早生双季槐”。为了在村里普及推广,他自己垫资2万元左右雇人帮村民嫁接栽培。到目前,全村共栽植“早生双季槐”2000多亩。他于2011年当选为运城市人大代表。三路里镇其它村的村民受到影响,也纷纷引种栽植“早生双季槐”。目前,三路里全镇共栽植“早生双季槐”一万亩左右。三路里镇党委书记叶建军称,目前,全镇共有4个行政村以退耕还林为主栽植“早生双季槐”,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号召下,力争一两年时间使全镇的总面积达到两万亩左右。盐湖区区委书记王志峰、区长王吉敏特别关注“早生双季槐”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并关照雷茂端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争取让“沟东槐米”的品牌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全力打造旱塬地生态经济示范基地,为山区、旱塬地区的农民致富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时至今年7月份,沟东村的槐米名声大振,出现了井喷效应。第一季槐米收获后,许多村民亩收入达到了3000元左右。8月6日,记者来到沟东村,进入视野的是一片片“早生双季槐”树林。该村第一居民组村民雷乙未告诉记者,他2009年种植了13亩“早生双季槐”,2010年槐米卖了一万六七千元,今年第一季已经卖了近4万元。和他家收入差不多的还有第四居民组村民雷明岐。他说,目前看长势,估记第二季的产量比第一季还要多。以前心存疑虑的第二居民组村民雷景泽说,他家当时只种了3亩,现在计划将家里十几亩土地全种上“早生双季槐”。
  雷茂端在村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今年七月份,平时少人问津的沟东村突然沸腾起来了。由于我们村槐米的产量大、质量好,并形成了规模,外地的客商都愿意来。收获季节,村里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家帮着采摘槐米来了,加之来来往往的药材商、凉晒槐米等景象,使我突然觉得,我们村充满了激情和希望。目前,我们村光卖第一季的槐米,就使全村收入170多万元,加上第二季槐米的收入,估计全村收入要接近300万元。”
  采访时,村民雷乙未激动之余,写了一首小诗:“早生槐米满山村,科技敲开致富门。群雁高飞头雁领,茂端是咱带头人。”他说:“我们村的村民目前之所以栽植‘早生双季槐’热情高涨,是看到了我及其它村民实实在在从旱塬地里将几万元钱装进了口袋。”
  据悉,现在每天找雷茂端要求种植“早生双季槐”的周边村民络绎不绝。许多外地、外省的人也前来考察。目前,省林业厅正在积极为雷茂端申报科技成果奖。
  离开沟东村时,记者来到一片早生双季槐树林,每一棵树都长势旺盛。在一株树前记者看到,采过槐米的地方都已长出新芽,每个新芽上小小的槐米穗若隐若现。我们期待9月,期待第二季槐米的丰收,并期待丰收给这个小山村带来财富,同时更期待着“早生双季槐”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态树种,能给全省乃至全国干旱缺水的旱塬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手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运城市盐湖区一位人大领导向记者介绍了雷茂端的事迹。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的心情由于激动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在贫穷而恶劣的环境下,雷茂端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了一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路子,他成功了。
  我国有约占全国耕地面积50%以上的旱地,不得不完全靠天吃饭,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早生双季槐”的问世,对于丰富我国旱地造林植物资源和提高旱地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像雷茂端一样的农民专家,因地制宜,守住家乡的方寸土地,用科学和智
慧来“点石成金”。山西一“农民专家”,誓让槐树花开两度

山西一“农民专家”,誓让槐树花开两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