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绿趣lvqu_3 2014-08-01

石塘大奏鼓 

  大奏鼓是流传在温岭市石塘镇箬山渔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反映渔家女迎接男人出海归来时的喜庆心境。《大奏鼓》原来叫“车鼓亭”、“大典鼓”,1979年挖掘整理时改为现名沿用至今。《大奏鼓》舞蹈动作幽默诙谐,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却是女性打扮,头戴羊角状发簪、耳挂特大耳环、赤脚套脚环等,在汉族舞蹈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在2008年,大奏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石塘箬山居民多数从福建的惠安、泉州、莆田等地迁入,渔区的民俗民风大多沿袭着闽南习俗。据《福建·惠安县志》和箬山陈氏宗谱载,箬山陈姓渔民大约从16世纪中叶由惠安迁入,因而估计《大奏鼓》亦是随之带入,距今已有360余年的历史。大奏鼓到七十年文革时期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但由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使得大奏鼓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奏鼓最初的化装:采用牙粉加水涂于脸上,随手撕下未褪色的春联的红纸在两边脸上印两个大红圈,化装简易,就是传袭到今的样子,只是现在用红白戏剧油彩取代以前的化装材料。 

  大奏鼓最初的服装:为清一色闽南惠安女子打扮,老式大襟便服,花布衫,头饰用布条、纱巾,装上羊角尖,耳带简易自制的大耳环,赤脚套脚环。后改成上穿深蓝色斜襟短袄,下穿桔黄色大口裤,衣衫边角绣上桔红色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黑色羊角帽,两耳挂着金花、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队赤脚板。后来为了突出打鼓者,将打鼓者改为男装(身穿对襟短袄,头扎红布条)。 

大奏鼓演员脸部的重彩化妆效果,类似于戏剧中的丑角:用浓重的白粉打底(白粉涂抹在被海风吹成古铜色的脸上,视觉效果极为强烈),双颊涂一大片红色油彩。然后戴上羊角帽,套上笼裤和斜襟衣,吹起唢呐,敲起大鼓、扁鼓、铜钟、木鱼、钹——从化妆到演出,这一切都一气呵成,海滩、石板路甚至是船上的甲板,皆是现成的舞台。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大奏鼓的音乐主要是以打击乐为主,配以唢呐吹奏旋律。闽南话称“敲锣鼓”为“敲车鼓”,原来步行演奏时用的是小堂鼓,为敲击的方便,把小堂鼓安装在一个支架上依托身上,并在支架上扎一个小亭子,旧称“车鼓亭”。后来改堂鼓为大鼓,在场地上跳舞时,打鼓就置于场地上不动,若是边走边跳时,打鼓则由两个人提着。除打鼓外,其他打击乐器有:鱼梆即木鱼、铜钟即凸心锣、闹钹、大钹、小钹、小锣、叫锣等,人手一件。唯一的吹奏乐器是唢呐,有时一支,有时两支。除大鼓外,其他人员和乐器可增可减。原表演形式是以唢呐为基调,大鼓为点子,渔梆为节奏的一支打击乐,唢呐曲谱如下: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男扮女装”是大奏鼓最基本的特征,其装束与福建的“惠安女”一样鲜亮夺目。里箬村的先辈们说,当他们的祖先还居住在福建惠安时,大奏鼓是女人们演的。旧时的渔船设施简陋,渔民们对于气象的变幻无法预知,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因此当一艘渔船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从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锣打鼓唤来别家妻女,到海滩上去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

 

每年岁末,为祈愿丰收和平安,渔民们就跳起大奏鼓,舞者均为健壮男子,八九人、十几人不等,除一人外,全部男扮女装,头戴橄榄形的黑蓝色羊角帽,耳挂“黄金”大耳环,上穿桔黄色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大口裤,衣裤边角和前襟镶嵌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被海风吹得绛红的脸涂得雪白,而颧颊上却极富想像地画了一个红圈,粗大的脚板穿着绣花鞋,走起路来忸忸怩怩的活像戏曲中的媒婆。起舞时,那些“女人们”手执木鱼、扁鼓、唢呐、锣、钹、磬等乐器,随着那男人调动大奏鼓的节奏,时而碎步轻移、柔美婉约、如醉如痴,时而腾挪跳跃、粗犷激越、欢快有力;时而是生命的细语;时而是灵魂的呐喊,强烈地展示着渔民内在情感的冲动及征服大海自信。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长屿采石号子

长唱短和的采石号,曾经给长屿硐天内的采石工带来了更多的力气和生活的情趣。 

长屿有许许多多的石板矿,几百年来,长屿也曾有着许许多多的打石头人,许许多多的扛石板人。

 

想像那时成群结队的人开进长屿的硝宕去采石,又有成群结队的人把采下的石头运下山来,陪伴他们的,一定是此起彼伏的号子声。

 

 如今,长屿的石板硐尤在,却已经不再是采石的硝宕,而是供旅客欣赏的人工风景了。长屿的采石号子,也已经是久远的缭绕余音了。我们只能从曾经的采石工那里,去搜寻那些复述的号子声了。

 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在那时,论吃力,要数扛石板,论挣钱,也数扛石板了。扛石板这活,起早出门,冷饭吊腰上,汗水一把连着一把,小脚肚绷得像铁块,几乎迈不开步子,太阳早就西下了才回家门。不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天到晚,能挣上3元人民币,那时,一般的国家职工一天也是一元不到呀。

 

 但这钱挣得不容易。扛石板的人就像个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中的辛苦,只有做过这活的人才真正知道。一块七八厘米,甚至十厘米厚的石板,小的是四尺,大的是丈二,重的有千多斤。小的4个人扛,大的6个人抬;有的更大的石料,也有32人抬的。

 

 所以,干这样的活,关键要靠步伐一致。

 

 扛石板的号子,主要是为了“鼓舞力量,步伐整齐”, 干晓青告诉记者,“起步时怎样的号子,中间路途平坦时怎样的号子,路难走时怎样的号子,最后要停靠下来时怎样的号子,其节奏都是不一样的。如起步时,我们就喊‘哎—啰,哎—啰’,停步时就喊‘哎—唠,哎—唠’。有时,这些号子声是有上下拍的,这边人一声,那边人接一声。遗憾的是,历朝历代下来,这些扛石板的号子,只有几个吆喝的字,却没有具体的内容。”

 

 而硝宕里的采石号子就不一样了,它的内容比较丰富,有《打石头调》,有《十字花》,也有《报花名》等等。

 

 《打石头调》:

 

  发起号子冷淡淡,起起号子讷哨喊。

 

  号头起来锤头齐,起起落落打两计。

 

  老师头呀心肖烦,心焦烦恼怎打牢。

 

  今日打呀天亮打,绍兴老酒桂花香。

 

  今日打呀天亮嬉,绍兴老酒肉炒鸡。

 

  老师头呀打来健,打呵晏介望戏开,

 

  望戏要望碧玉簪,望望相公勿进间。

 

  望戏要望粉妆楼,大胆吴魁卖人头……

 

  还有唱王文龙的《十字花》:

 

  一字写来像条云,文龙上京求功名。

 

  来府招亲起祸根,全靠恩师包大人。

 

  二字写来值千斤,文龙得中状元第一名。

 

  要到边关去充军,上殿报本读番文。

 

  三字写来下横长……

 

这个《十字花》很长,一直唱到十字,一个字要唱四句,唱的是王文龙中状元、招亲、叔嫂相认的历史故事。

 

还有《报花名》的,正月梅花,二月兰花,一月一月地唱,十二个月就有十二个花名,每一个花名都嵌上薛平贵、谢祭酒等历史人物和故事。

 

在号子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幅长屿石工采石运石的热闹场景,在铁锤的叮叮咚咚中,在号子的长唱短和中,一块块石板被开采了出来。或许,这些号子能带给打石头人更多的力气,消解繁重劳动的压力。可惜的是,长屿的采石业已经不再有昔日的兴旺,即使还有少量的开采,也已是机器代替了人工。而那些号子,几百年来一辈一辈地传下来,传到了现在,我们只能从那些不再从事采石业的老人嘴里听到一些了。

 

 

温岭洞房经:独一无二的婚礼对歌

  洞房经是存在于浙江省温黄平原的一种独特的婚礼文化现象。它的内容包括在婚礼过程中所传唱的歌和对歌,以及全部仪式所具有的意义。从唱洞房经习俗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如吃洞房菜、洞房客皆为男性以及其它的限制来看,唱洞房经是我国东南地区具有典型特征的婚俗文化现象,它与古吴越和百越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温岭洞房经是存在于温岭各地的传统习俗,有着悠久的民间传统,其源头和具体的时间过程虽不可考,但存在于民间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仍在民间婚礼缔结过程中延续。
   洞房经仪式与内容来看,它的源起与历史上许多民族和区域曾经流行过的抢婚习俗关系密切。洞房经中多子多孙观念,处处表现出祈子的愿望,则受到汉民族主导文化的影响,同时浸透了古吴越文化的本质特色,体现了吴越先民驱邪纳吉思想的遗存,另外,唱洞房经习俗还包含了传统婚俗的一切仪式及其象征意义,体现出人类对自身再生产的极其重视。
     洞房经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 洞房经包括念傧相和唱洞房经两个部份。整个婚礼仪式都伴随着唱歌这一特定的形式,在婚礼的初始阶段,有称为念傧相的仪式,这种仪式由司仪边唱着仪式歌边进行,而唱洞房经则在之后的吃洞房菜和闹洞房中进行,内容包括“ 拜父母亲、八仙开锁开门摆十三花抱龙灯46项仪程。

洞房经中有一个进洞房的唱段
老新屋里老实撑,门前挂起珠帘帐
我班朋友站一站等一等要看珠帘帐里纱花名
众班朋友见识少不聪明,说不出啥花名
八仙进头门,夫唱妇随百年春
八仙踏进第二门,子孙兴旺福满门
进三门喜连连,彭祖寿高八百年
陈团老祖寿千年,手托金盘送进来
手托金盘四角方,陪伴新郎进洞房
众朋友左脚进洞房,老新生儿状元郎
右脚进洞房,魁星点笔做文章
八仙来大门开,洞房花烛送进来
洞房花柱放毫光,赛过万年题金榜
眼看洞房里新被新眠床,明年生儿状元郎
一枝喜花喜团圆,二枝喜花实周全
三枝喜花麒麟送子来,四枝喜花五子登科中状元
众朋友笑连连,洞房花烛歇落来
脚踏洞房笑盈盈,夫妻和合晚年春

 

                    温岭洞房经望新妇

 

在全部婚由于长期的传承,温岭洞房经形成了自己风格独特的特征:

     1、吟唱。全部婚礼仪式中的每一项内容,皆在吟唱的方式中进行,即每一项仪式都有所谓的,要么是司仪吟唱,要么是参与者传唱。不管是请新人还是祭拜,皆需唱仪式歌,即使望新郎、新妇,也要以歌示之。有的歌还非常长,如望新妇等,可以有几百行。洞房经的唱与对唱往往全由男性来完成,全部在婚礼过程或洞房内进行。吟唱全为清唱,很少用丝竹锣鼓等配合。

     2、对歌。不但吟唱,而且对唱,即对歌。在送洞房后的唱洞房经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对歌。有的一个仪式的对歌来来往往有20多次,非常精彩和热闹。这种对歌不仅增添了欢乐气氛,而且表达了人们对新婚夫妇、他们的家庭、亲朋好友以及未来和多子多福多财等的美好愿望。

     3、仪式丰富。包括拜父母亲唱八仙开锁开门摆十三花抱龙灯等四十多项仪式内容,非常丰富而完整。有时一些仪式虽然可以删减,但同时,也有一些仪式内容则随时可以增加。因此,在婚礼的进行过程中常常长达数小时,有时从晚八点左右开始,直到第二天的六点才结束。人们相信,这些仪式在热闹的过程中进行,将给新婚夫妇和家庭带来人们期待的财运、官运、多子、多孙、多福、平安、祥和等美好的愿望。

     4、热闹而持续时间长。除内容丰富、温岭洞房经贯穿于整个婚礼仪式过程之外,同时有些仪式,要通过唱答者数十个回合才能结束。612个不等的洞房客与参与送洞房的其他被称为厨下倌的人进行对歌,除对歌者外,参与者都可以起哄闹腾,歌声与欢笑声总是此起彼伏,热闹异常。由于对歌回合多,因此,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往往闹到半夜后才歇。

礼仪式中皆以唱的方式展开,不但唱,而且对唱。唱与对唱贯穿整个婚礼的始终,洞房经中的唱与对唱往往全由男性来完成,除了念傧相之外,其他都在洞房内举行。且内容丰富,持续时间较长。近年来,由于西式婚礼的兴起而式微了,几乎被温岭人所遗忘了,年轻人会唱的极少了,传承状况可忧温岭洞房经几乎是汉民族独一无二的婚礼对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民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有待于我们继承与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