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肝柔筋去阵发筋挛急案

 lq林祖祥 2014-08-02

马某,女,37岁,门诊病例,2000年9月25日初诊。

   主诉:全身拘挛半年。患者半年前生小孩后,全身阵发性筋挛,发作时四肢筋挛掣痛,僵直不能屈伸,但四肢并不抽搐振动,腹部肌肉筋挛并有拘紧感。同时全身瘫软无力,每日数发,每次发作半小时左右,甚则持续达1小时许。

   来诊时精神特别疲乏,不能活动,甚至连行步都感觉困难,只能卧床休息,若稍事活动则筋挛必发,小动则小发,大动则大发。伴有失眠,心悸,头晕等症。查面色淡白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而弱。

   辨证:血不养筋。

   治法:补肝柔筋。

   主方:补肝汤加参芪。

   处方:红参10克,黄芪20克,当归身10克,白芍30克,川芎6克,熟地15克,木瓜20克,麦冬10克,炒酸枣仁15克,炙甘草10克。

   10剂,日1剂,水煎服。

   10月10日二诊:诉服药后筋挛发作次数已明显减少,精神亦见好转,但仍不能活动,更不能劳累,劳则筋挛必作。查面色及舌色仍显淡白,脉细。

   拟原方再进10剂。

   10月20日三诊:一身筋挛已明显减轻,精神明显转佳。近日试着擦了两次地板,仍感疲乏,并自觉有欲发筋挛之兆。其筋挛虽未发,但觉腰腿酸痛。查面色较前略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拟原方加味,巩固疗效。

   处方:红参10克,黄芪20克,当归身10克,白芍20克,川芎6克,熟地15克,木瓜20克,麦冬10克,炒酸枣仁15克,炙甘草10克,续断15克,炒鹿筋10克。

   10剂,水煎服,日1剂。

   11月4日四诊:诉筋挛全止,精神转佳,腰腿酸痛亦显减。已能从事如擦地板、做饭等轻度的家务活动,并准备去上班。

   嘱以前方再进15剂,善后收功。

   按:《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藏象论》又云:“肝者,罢极之本”。罢极者,劳困疲乏之意也。肝主筋,司运动。若肝血不足,则筋失其养,不耐劳困。本案一身筋挛而并见劳困疲乏,且遇劳即发,其形色舌脉又见一派气血虚衰之候。故以补虚为治,肝血足而筋自柔矣。(熊继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