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呕吐中医根治治疗秘方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8-02

呕吐中医根治治疗秘方

       呕吐,俗称反胃恶心,是由于胃和肠道内容物(食糜)由于受到强力积压经过食道由口腔吐出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一般分反射性,中枢性,前庭障碍性,神经官能性四大类。 [1]

反射性呕吐

消化系统:咽部刺激(如人为的刺激)、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急性胃肠穿孔、幽门梗阻、大量出血、胃粘膜脱垂、急性胃扩张、胃扭转、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机械性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件肠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晚期、急性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等。其他系统:泌尿生殖系疾病:输尿管结石、急性肾孟肾炎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等;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眼耳疾病及其他:青光眼、屈光不正等。

中枢性呕吐

神经系统:偏头痛脑膜炎、脑出血、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肿瘤、脑震荡、颅内血肿癫痫持续状态等;感染性疾病:急性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或寄生虫感染;内分泌与代谢紊乱:妇女早期妊娠、尿毒症、肝性昏迷、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代谢性酸硷失衡、甲亢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其他:休克、缺氧、急性溶血、中暑、高热等;许多药物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阿朴吗啡、雌激素与避孕药、乙酸水杨酸制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异烟阱、降糖灵、保泰松、苯妥因钠、各种抗癌药物等;中毒:酒精、硫酸铜、铅、砷、砒、苯、苯胺、一氧化碳有机磷等中毒;最后,还有神经性呕吐。 

前庭障碍性

迷路炎,美尼尔病,晕动病

神经官能性

胃神经官能证,癔病

如果您或家人、同事、朋友发生了恶心呕吐,倘若您能根据发病情况初步判断一下其原因和归类,就能做到去医院时挂什么科的号心中有数,并在向医生叙述病情时详细周到而又准确。

1、《内经》

呕吐①病因与外感六淫有关《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民病呕逆”“少阴司天之政——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②病因与饮食停滞有关《素问·脉解》:“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③呕吐与脾有关《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瞋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④呕吐可由肝胆之气犯胃而成《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2、张仲景

①方剂 吴茱萸汤、半夏干姜散、大黄干草汤、大半夏、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  ②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金匮要略·黄疸病》:“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3、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共载方27首,绝大多数为呕吐而设。并记载了灸法止呕。“吐逆呕不得食,灸心输百壮。”、“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4、宋·陈言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呕吐可由“寒热饮食血气”等不同原因引起。严用和《重订严氏寄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呕吐论治》:“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忧思伤感,宿寒在胃,中脘伏痰,胃受邪热,瘀血停蓄,亦能令人呕吐。”

5、金元

刘完素 胃热、火性炎上、凉膈散  张洁古 针对三焦辨治

6、明·张景岳

以寒热虚实评呕吐《景岳全书·呕吐》:“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所谓邪者,或暴伤寒凉,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吐,此皆呕之实邪也。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呕吐者,此既无邪,必胃虚也。”又曰:“呕家虽有火证详列后条,然凡呕吐者,多以寒邪犯胃,此胃寒者十居八九,内热者十止一二,而外感之呕,则尤多寒邪,不宜妄用寒凉等药。”

7、清·程钟龄

《医学心悟·呕吐哕》提出命门火衰致呕,用八味丸,灌肠通腑法,温补肾阳法治呕。

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可分为:1、消化道器质性梗阻:食管、胃或肠内容物下行受阻,而被迫逆行以致呕吐。如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不同部位闭锁或狭窄);稍大的孩子则多为后天性肠扭转、肠套叠、肠梗阻(如常见的蛔虫梗阻)。

2.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肠炎、胃炎、阑尾炎由于炎症对于胃、肠的刺激,可呈反射性呕吐,常伴有腹痛、恶心、腹泻、腹胀。

3.身体功能异常:如果发生全身性感染或代谢障碍等情况时,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中毒症状。

4.脑神经系统疾病:如发生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或颅内占位性病变,能引起中枢性喷射性呕吐,呕吐前并不恶心,但伴有头痛、嗜睡、昏迷、惊厥等其他神经性症状.

5.中毒:毒物对胃肠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呕吐。

发生机制

呕吐胃窦与幽门区收缩关闭,胃逆蠕动,胃体与胃底张力减,低继贲门开放,最后膈肌和腹肌的突然收缩,腹压骤增,使得胃的食糜通过食道、咽部而排出,过强烈的呕吐也可以把部分小肠的食糜也吐出来。呕吐能够把有毒的物质或者异物排出体外,对于人体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呕吐容易造成机体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代谢性碱中毒,注意补充一些酸性物质,尤其是小儿和老年人。

病理生理

由于呕吐的病因复杂多样、呕吐发生和持续的时间不同、程度不等和年龄各异,所以,对机体产生的影响非常悬殊。轻者没有任何影响,仅一过性不适。长期慢性呕吐。可致消化性食管炎、低血容量、低钾、低钠、碱中毒等代谢紊乱。进一步则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停滞。急重时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休克或误吸、窒息、诱发心律不剂甚至死亡。因外科原因引起者还可导致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休克、败血症等严重后果。那些运动神经功能不良的病儿也极易发生呕吐后误吸,需倍加警惕。

中医病因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风、寒、暑、湿、热及秽浊之气

2、饮食不节暴 过 误(滞)

3、情志失调郁怒 思虑

4、体虚久病先天 后天

(二)病机

1、外邪客胃,内扰胃腑→胃气上逆

2、饮食停滞,浊气上逆

3、脾运失司,痰饮内停

4、肝气不疏,横逆犯胃

①木克土

②脾虚(水谷停留)+ 气恼→食随气逆

《证治要决·呕吐》:“气呕因盛怒中饮食而然。”

5、脾阳不振,胃阴不足(脾胃虚弱)

总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餐后近期内出现呕吐,并有骤起的集体发病情况,先应考虑食物中毒。活动期消化性溃疡位于幽门,因该处水肿、充血、痉挛,也常导致餐后呕吐;神经性呕吐多在餐后即刻发生。在餐后较久或积数餐之后才出现呕吐的,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引起的幽门、十二指肠慢性不全梗阻。

呕吐发生时间 晨间呕吐在育龄女性应考虑早孕反应,有时也见于尿毒症或慢性酒精中毒。有些鼻窦炎因分泌物刺激咽部,也有晨起恶心和干呕。夜间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

呕吐的特点 一般呕吐常先有明显恶心,然后出现呕吐。但神经性呕吐可不伴有恶心或仅有轻微恶心,呕吐并不费力,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呕吐。高血压脑病或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也常常没有恶心而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

呕吐物的性质 幽门梗阻的呕吐物含有隔餐或隔日食物,有腐酵酸臭气味。呕吐物中含有多量黄色苦味胆汁,多见于频繁剧烈呕吐或十二指肠乳头以下的肠梗阻。大量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或急性胃扩张,一次呕吐可超过1000ml。呕吐物有大便臭味的可能是低位肠梗阻。呕吐大量酸性胃液多见于高酸性胃炎、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泌素瘤。呕吐物呈咖啡样或鲜红色,考虑上消化道出血,请参看呕血与黑便

呕吐伴有腹痛 伴有腹痛者,首先应考虑急腹症,要及时就诊。请参看腹痛。慢性腹痛可在呕吐之后获得暂时缓解,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或高位肠梗阻;但在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脏炎等,则呕吐一般不能使腹痛得到缓解。

呕吐伴头痛与眩晕 伴有头痛,应考虑高血压脑病、偏头痛、鼻窦炎、青光眼、屈光不正等。伴有眩晕者可能是梅尼埃病、迷路炎等,还需要了解是否由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或庆大霉索等药物引起。

另外 对恶心呕吐伴有厌食、疲乏,甚至出现黄疸,应该警惕是否为病毒性肝炎,及时就诊并隔离。在育龄女性必须了解月经情况,如果未经避孕(或避孕失败)而超过4周尚未行经者,要考虑是否为早孕所致的恶心与呕吐。我在临床上曾遇到一位36岁的妇女,因恶心呕吐两月,四处看医生,天天服中西药,就是无效。后来了解到她月经已三月未行,因为“上环”了,因此之前的医生没有考虑妊娠、我嘱其做子宫B超,结果发现,怀孕两个多月了。自愿人工流产后,恶心呕吐的症状完全消失。还有一位40岁妇女,反复呕吐4个月,四处投医,遍服中蒙西药,无效,延医与我,体检时发现贫血征,即嘱其做肾功能全项,结果,BUN、SCR数倍于正常,原来,她的呕吐是由于肾病综合症导致的电介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引起。

与呕吐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因消化系统本身病变所致,也可因消化系统以外的全身性疾病导致。要想对恶心与呕吐作出正确诊断,需要去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反复和持续的剧烈呕吐多引起严重并发症,故应该予以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呕吐的发生机制:

胃窦与幽门区收缩关闭,胃逆蠕动,胃体与胃底张力减,低继贲门开放,最后膈肌和腹肌的突然收缩,腹压骤增,使得胃的食糜通过食道、咽部而排出,过强烈的呕吐也可以把部分小肠的食糜也吐出来。呕吐能够把有毒的物质或者异物排除体外,对于人体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呕吐容易造成机体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代谢性碱中毒,注意补充一些酸性物质,尤其是小儿和老年人。

救护措施

(1) 禁食、禁饮水4~6小时,以防误入气管。呕吐停止后逐

渐进食。

(2) 昏迷病人头侧位,及时擦净口腔内呕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警惕呕吐物呛入气管。

(3) 一般呕吐可给予镇静药、止吐药治疗,如安定、胃复安、阿托品、吗丁啉等。

4) 剧烈呕吐者尽快送医院检查处理。

推拿疗法

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 0~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吐。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 100~500次(约5分钟),降逆止呕。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针灸治疗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用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用泻法,疏肝和胃降逆。

脾胃虚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补法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脾胃阴虚型:常用中脘、内关、阴陵泉、胃俞,用补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脾胃实热型:常用内关、中脘、公孙、天枢、支沟、下脘,用泻法,清热导滞,和胃止呕。

惊恐气逆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神门、阳陵泉,用泻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呕。

食疗方法

1、萝卜叶捣烂取汁,用开水送服或加红糖水冲服,治呕吐。

2、甘蔗汁1小杯,生姜汁1汤匙,混匀后加热饮服,每日2次。适用于反胃吐食或干呕不止。

3、柿饼1~2个,捣成泥状,每次15克,开水送服,或蒸熟连服数日。适用于反胃呕吐。

4、核桃1个,烧成灰,研成细末,治呕吐,胃寒者用姜汤送服;胃热者用黄芩20克煎水送服;气郁者用黄酒送服。

辩证食疗

1、饮食不节,喂养不当

表现

呕吐

乳食过量或恣食肥甘、生冷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以致乳食积滞胃中而引起呕吐.表现为,吐出物多,呈酸臭味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饮食,口气臭秽,腹部作胀,大便秘结,或泻下酸臭,舌苔多厚腻. 治疗

可选用和胃导滞的中药治疗,如山楂、神曲、麦芽、谷芽、枳实、大黄等.也可以用含有以上成分的“7珍丹”,每次10~20粒(每100粒为1克),一日2次;或“小儿化食丸”,每次1丸(1.5克),一日2次.

饮食宜忌

食宜

吃一些消食化滞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煮水等.也可选用以下食疗方法:

1、.山楂100克,白糖25克.将山楂洗净去核,切碎,浓煎成汁,兑入白糖搅拌均匀.每次50毫升,一日3次,连服3日.

2、莱菔子50克.将莱菔子炒熟,碾碎成细末.每次服5克.温开水冲服,一日2次,连服5日.

3、青梅20个.洗净,去核,慢火煎,去渣取汁.每次20毫升,一日数次,连服3日.

4、萝卜1个.将萝卜洗净,切成碎块,捣烂,榨汁,隔水炖熟.每次15毫升,每日数次.

5、鸡内金(鸡的胃内膜)2个,面粉100克,盐、芝麻适量.将鸡内金洗净,晒干后用小火焙干,研成细末,与面粉、芝麻、精盐一起和成面,擀成薄饼,置烤箱内烤熟.每次2张,一日1次,连服3日.

食忌

暂时禁食会使胃肠得到休息,对恢复正常功能是必要的.至少1~2周内忌食生冷、冰镇及煎炸油腻、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胃有积热

表现

乳母喜嗜油煎、辛辣食物,乳汁则蕴热,儿食母乳而致积热于胃;较大的孩子过食辛热食品,或感受夏秋湿热,蕴于中焦,皆可致脾胃升降失调,胃气因此上逆而发生呕吐.表现为,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口渴喜饮,身热烦躁,唇干面赤,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红苔黄等症状.

治疗

可选用清热和胃的中药,如藿香、黄连、石膏、竹茹、半夏等.也可以用中成药治疗,如“一捻金”,每次半袋~1袋(每袋1.5克),一日2次;或“7珍丹”,每次10~20粒,一日2次.

饮食宜忌

食宜

多食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包括: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制品;大豆、豇豆等制品;牛奶、鸡蛋、瘦肉和鱼肉,营养丰富而不生内热;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

、葡萄、山楂、乌梅、西瓜等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也可以选用以下食疗方法:1、西瓜1个,白糖50克.将西瓜洗净,去瓜瓤,将瓜皮切碎,加水1000毫升,煎汤,去渣,加白糖.以汤代水,频频饮之.

2、生姜50克,竹茹50克.将生姜切成薄片,与竹茹同置锅中,加水1000毫升,慢火煎,去渣取汁.每次30毫升,一日3次,连服3日.

3、野菊花30克.急火煎汤,去渣取汁,加适量白糖.以汤代茶饮,一日数次,连服3日.

4、瘦肉炒苦瓜.每日1次,佐餐食之.

5、黄瓜1根,胡萝卜1根,大白菜叶两片.全部切丝,调成凉拌菜.一日1次,佐餐食之.

食忌

忌食煎、炸、烤、熏、油腻的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干姜、胡椒,羊肉、狗肉及其他.

中药汤

3、脾胃虚寒 表现

乳母喜食寒凉生冷食物,则乳汁寒薄,儿食其乳则脾胃受寒;或孩子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寒,易受客寒;或孩子过食生冷瓜果,因冷生寒;或病程中过服苦寒攻伐之剂;或感受风寒之邪,以上均可发为呕吐.表现为,其病较缓,病程较长,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出物为清稀痰水,或为不消化残余乳食,不酸不臭;时作时止,面色恍白,精神疲倦,4肢欠温.

治疗

可以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如人参、白术、干姜、丁香、炙甘草等.也可以选用“小儿香橘丸”,一次1丸,一日2次;或“附子理中丸”,一次半丸~1丸,每日2次.

食宜

尽量采取母乳喂养,稍大的孩子应多食健脾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也可以选用以下的食疗方法:

1、小米锅巴研成细末适量,红糖适量,冲水.每次服10克,红糖水送下,一日1次,连服7日.

2、桂皮5克,山楂20克,红糖20克.先将山楂洗净,去核,然后与桂皮、红糖一起慢火煎煮,去渣取汁.每次服15毫升热饮为宜,一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3、粳米50克,砂仁1克,胡椒20粒,精盐少许.将砂仁、胡椒研磨后用布包扎,先煮粳米,沸后再放入砂仁与胡椒,待粥烂后去胡椒、砂仁.一日1次,晨起空腹食之,连服20日.

4、白扁豆20克,芡实20克,莲肉20克,山药20克.一同研成细粉,加入白糖,作成饼,常服用.

(4)肝气犯胃型呕吐

合欢花粥:干合欢花20克,或鲜合欢花4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水煎煮成粥,分次内服。

(5)惊恐型呕吐

①龙骨汤:生龙骨30g捣碎,用水煎煮1小时,澄清去渣取汁,将所取汁加糯米100g,红糖适量,煮成稠粥,早晚服用。

②酸枣仁粥:酸枣仁15g,用纱布袋包扎,粳米50g,水煎煮成稠粥,取出纱布袋,加红糖适量,每日温服。

其他疗法

方1

【组成】生姜31 克、人参9 克、半夏10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虚寒呕吐。

方2

【组成】干姜、人参。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常嚼服。

【主治】虚寒呕吐。

方3

【用法】水煎服。

【主治】虚寒呕吐。

方4

【组成】干姜6 克、炙甘草3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虚寒呕吐。

方5

【组成】干姜30 克、附子15 克、炙甘草9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呕吐。

方6

【组成】干姜、肉桂、白术。

【用法】水煎服。

【主治】虚寒呕吐。

方7

【组成】姜汁1 份、蜂蜜2 份。

【用法】姜汁煎沸,入蜂蜜炼熟。

【主治】呕吐。

方8

【组成】姜汁适量、砂仁3 克、半夏6 克。

【用法】后二药浸姜汁内,炒干,水煎服。

【主治】呕吐。

方9

【组成】生姜31 克、半夏6 克、灶心土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呕吐。

方10

【用法】二姜煎取汁,再人粳米煮粥,食。

【主治】虚寒呕吐。

方11

【组成】姜汁。

【用法】滴入米汤,服。

【主治】呕吐。

方12

【组成】黄酒50 毫升、丁香2 粒。

【用法】蒸10 分钟,趁热服。

【主治】感寒呕吐。

方13

【组成】葡萄酒20 毫升、姜汁适量。

【用法】调匀服。

【主治】呕吐。

方14

【组成】生姜9 克、肉豆蔻6 克、粳米适量。

【用法】前二药捣烂,与米同煮粥,早晚服。

【主治】呕吐。

方15

【组成】生姜31 克、丁香粉5 克、冰糖50 克。

【用法】煮至粘稠,盆内涂食油,倒入,凉后切50 块。随意服。

【主治】呕吐。

方16

【组成】生姜100 克、附子30 克。

【用法】捣烂,同煎至水尽,晾干研为细未,每服3~6 克,米汤送。

【主治】寒性呕吐。

方17

【组成】吴茉英2 克、生姜6 克、葱白30 克,粳米适量。

【用法】捣烂,同米同煮粥食。

【主治】呕吐。

方18

【组成】生姜31 克、花椒14 粒。

【用法】水煎服。

【主治】寒吐。

方19

【组成】生姜60 克、陈皮15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呕吐。

方20

【组成】甘蔗汁、姜汁。

【用法】调服。

【主治】呕吐。

方21

【组成】石膏8 克、盐20 克。

【用法】研为细未,以白酒泥土调膏,贴缺盆穴。

【主治】呕吐。

方22

【组成】鲜猪胆1 只,生姜30 克。

【用法】生姜取汁,与胆汁和匀,取3~5 滴滴舌头上徐咽。

【主治】顽固性呕吐。

方23

【组成】内金30 克、酒适量。

【用法】内金焙干研为细未,每次3 克,酒调服。

【主治】呕吐。

方24

【组成】鲫鱼1 条、黄酒。

【用法】鲫捣烂取汁,以酒冲服。

【主治】呕吐。

方25

【用法】后二药加水400 毫升煮15 分钟,加入余药煮1 分钟。分3~6

次温服。

【主治】呕吐。

方26

【组成】芝麻50 克、清酒500 毫升。

【用法】小火煮至酒减半,去渣服。

【主治】呕吐。

方27

【组成】竹沥、生姜汁。

【用法】和匀慢服。

【主治】食入即吐。

方28

【组成】杨梅、白酒。

【用法】浸泡1 周,食梅。

【主治】呕吐。

方29

【组成】生姜、鲜葛很。

【用法】共捣烂取汁,慢服。

【主治】干呕。

方30

【组成】萝卜、灶心土、酒。

【用法】萝卜捣烂,与余药调匀,敷胸口。

【主治】呕吐。

方31

【组成】柿饼、黄酒。

【用法】柿饼焙干研为细末,以酒送服,每次6 克。

【主治】呕吐。

方32

【组成】生姜。

【用法】切片,贴太渊穴。5 分钟后可服药。

【主治】预防服药呕吐。

方33

【组成】大蒜、米醋。

【用法】醋泡大蒜,饮醋。

【主治】虫积呕吐。

方34

【组成】胡椒10 克、绿茶3 克、酒曲2 个、葱白20 克。

【用法】共捣烂,分贴于中脘、膻中、期门穴6~9 小时。

【主治】呕吐。

方35

【组成】生姜。

【用法】捣烂取汁涂舌尖,并内服。

【主治】呕吐。

方36

【组成】茶叶、绿豆粉各等份,白糖少许。

【用法】开水冲泡,顿服。

【主治】急性吐泻。

方37

【组成】苦瓜根50 克、生姜20 克、白糖少许。

【用法】水煎服。

【主治】呕吐。

方38

【用法】共捣烂,温开水送服。

【主治】呕吐蒜头1~2个,烧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适用于呕吐。

饭后恶心

原因一:因为感冒所以身体不适所引发的想吐。如果是胃肠型的感冒就容易引起恶心想吐,也就是是感冒引起的肠胃不适,胃口不好,东西吃少了,胃酸分泌多了,就会感觉恶心,想吐。   原因二:可能是肠躁症,有的人在吃早餐时也会想吐,但吃完后就会好一点。肠燥症病人的典型表现就是排便的困难,正因如此,积蓄在胃肠道的食物会越来越多,于是患者会感到很难受,觉得恶心,想吐。   原因三:胃病,其实恶心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想将胃内容物经口吐出,通常是呕吐的前驱症状,这种感觉主要是在咽喉部和上腹部。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容易引起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过食道从口中排除的现象。当某些刺激性事物经入胃内时,人体就可以通过呕吐将这些物质排除,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因为胃病引起的呕吐通常先会出现恶心。   如果都不是以上原因的话,那么引起您吃完饭后恶心想吐的原因就另当别论了,这是,建议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

治疗三法

发生剧烈胃痉挛、呕吐不止时,可服两粒云南白药胶囊,呕吐可止。

医嘱服用含蓖麻油工镁盐等药品时,可给病脸含服一些坚硬的冰糖块或口香糖。这样可除去药物引起的恶心感。但若是糖尿病患者,应禁用冰糖,只用口香糖。

姜、竹绒熬水喝,可止胃寒呕吐

癌症呕吐

1.食道癌,胃癌容易引起呕吐;

2.放化疗患者容易引起呕吐;

3.脑癌患者容易引起呕吐;

4.肝胆癌容易引起呕吐。

中医认识

呕吐病名可追溯到《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灵枢·经脉》中称"呕"、"呕逆"。汉代张仲景最早提出"呕吐"之名,其《金匮要略》有《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专篇论述,并首次提出"干呕"之名。金代李东垣认为"声物兼出谓之呕"(即有声有物),"物出而无声谓之吐"(即有物无声),"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即有声无物)。其实呕与吐多同时发生很难分开,后世一般并称为"呕吐"。   有关本病的分类,戴思恭《证治要诀·呕吐》指出:"有寒呕、有热呕气呕痰呕、吐食呕、吐血、吐虫尤、恶心、干呕。"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将呕吐分为虚实两大类。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呕吐》曰:"呕吐,其类有五,一为邪传少阳,一为寒邪伤胃,一为热邪传里,一为坏病胃虚,一为阴寒内拒。" 

病因病机方面,《内经》对呕吐发生的原因有较多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认为火、热之邪上逆可致呕吐。《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则责之寒邪内扰。《内经》还认为呕吐与肝、胆、脾有密切关系,如《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是肝所生病,胸满呕逆"。

《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腹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如此辨证地看待呕吐的病因病机,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隋代巢元方《请病源候论·脾胃病诸侯·呕吐候》指出:"呕哕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则呕"(呕哕候),说明呕吐的发生是由胃受邪气所致,又指出"若风邪在胃则呕。膈间有停饮,胃内有久寒,则呕而吐"(呕吐候),进一步说明呕吐的发生,既可因外邪犯胃引起,也可由内伤引起。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呕吐叙论》中云;"呕吐虽本于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热、饮食、血、气之不同,皆使人呕吐",指出呕吐的多种成因。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呕吐》也强调:"呕吐出于胃气之不和,人所共知也。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朱丹溪重视痰火,《丹溪心法·呕吐》指出见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

明代虞抟对呕吐的病因阐述较为全面,且重点阐明了脾胃与呕吐的密切关系,《医学正传·呕吐》曰:"外有伤寒,阳明实热太甚而吐逆者;有内伤饮食,填塞太阴,以致胃气不得宣通而吐者;有胃热而吐者;有胃寒而吐者;有久病气虚,胃气衰甚,闻谷气则呕哕者;有脾湿太甚,不能运化精微,致清痰留饮郁滞于中上二焦,时时恶心吐清水者。"明代张景岳提出实邪和因虚而致呕吐,《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所谓邪实者,或暴伤饮食,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证,此皆呕之实邪也。所谓虚者,……必胃虚也。"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呕吐哕》提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致呕吐之说,值得借鉴。   

如呕吐还伴有上腹部不适,应注意胃部病变,诸如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甚至乎胃癌。此外,胰腺炎、阑尾炎、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肝脏疾病、甚至胃癌等同样也可以引发呕吐。对于孕中后期准妈妈而言,她的呕吐往往还会并发上腹部不适、上腹痛等等,这是自我区别于早期孕吐的重要方法。   

由于妊娠,内分泌改变,同时由于腹腔胎儿的压迫腹腔,也会引发或加剧一些潜在的上面所讲的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一些安全的医学手段来排查、诊断发现的,比如胃镜、B超检查等。[2]

孩子呕吐以后,让他小口地喝点东西有助于下咽,不要一下子喝很多。可乐之类的饮料都可以,但最好是在没有气泡以后。这些饮料到处都有,所以即使是在外度假也可以解决问题。当然,如果使用口服补盐液对腹泻和呕吐进行适当的治疗就更好了。在孩子一阵呕吐后,要等一会才能让他们喝这些东西。如果孩子呕吐后马上喝,肯定又会吐出来。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宝宝出现呕吐症状,很可能由于不是很严重的喂食问题造成,例如喂食过量、不消化,或对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质过敏。要判断宝宝是呕吐还是吐奶(宝宝吐奶也是常发生的情况),你只要记住宝宝吐奶时,只会有几勺量的奶顺着宝宝的下巴流出来,而呕吐时吐出来的液体要多得多。同时,宝宝也可能会被自己的呕吐吓住,很可能会哭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