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匯源(上)【圖文】

 還舊樓主. 2014-08-02
 
      徐汇源位于徐家汇,东起宛平南路、天平路、华山路,南临中山南二路,西至凯旋路,北达淮海西路,由历史景观风貌、时尚活力购物、绿色休闲娱乐三大板块组成。景区内有远东第一大教堂徐家汇天主堂、140年的徐家汇观象台、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徐汇公学、上海现存最早的民居明代建筑“南春华堂”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地百代公司旧址(小红楼)等历史建筑。
 
      漕溪北路是徐汇区中部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北起徐家汇接衡山路、华山路,南至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交会处接漕溪路。长1488米,宽35米到56米。此处原为河道,干涸后填河筑路。1949年以后拓宽形成交通干道。
 
漕溪北路80号藏书楼,1847年建

      漕溪北路80号是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又称汇堂石室。1847年始建修书室,后经1860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收藏中西书籍,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早期的徐家汇藏书楼由西方教会神甫任主管。辛亥革命后才有中国人参与领导,到1949年共有3任主管,徐宗泽在职时间最长(1920~1947年)。他注重对中国地方志的搜集并主持编制了徐家汇藏书楼的藏书目录──《汇堂石室书目》。

漕溪北路80号藏书楼,1847年建
 
       徐家汇藏书楼在1955年以前,为神学院专用。1956年并入上海图书馆,专门收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外文书籍,之后亚洲文会图书馆、海光图书馆、原上海租界工部局尚贤堂藏书也相继移入徐家汇藏书楼。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南楼,原耶稣会住院,即神甫楼,建于1867年,几经改建,于1931年固定为四层坡顶,外廊式建筑。北楼,即大书房,建于1897年,为两层双坡顶,上层为西文书库,布局和藏书拍架为梵蒂冈图书馆式样;下层原为中文书库,仿照明代宁波天一阁风格。徐家汇藏书楼于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圣母院旧址介绍

      漕溪北路201号(原漕溪北路45号)原为徐家汇圣母院、修女院,建于1868年,1926年毁于大火后重建,是一座楼高五层带有罗马风格的教堂式建筑。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漕溪北路201号圣母院旧址

      宗教建筑。白色水泥砂浆墙面,外墙面窗户为狭长的木制硬百叶窗户,内层装有彩色画个玻璃,底层地面仍保留着当年铺设的花砖,花砖色彩与建筑内部装饰协调,内部装饰具有浓厚的宗教建筑色彩。


漕溪北路201号圣母院旧址现老站饭店,原育婴堂

      圣母院创建1843年,始建于青浦横塘,由薛孔昭司铎发起。1864年迁至徐家汇附近的王家堂,1868年迁至徐家汇。内分拯亡会、献堂会、徐汇女子中学、启明女校、聋哑学堂、幼稚园、育婴堂、刺绣所、花边间、裁缝作坊和洗衣厂等。 

漕溪北路201号原圣母院现老站饭店全貌

        原徐家汇圣母院建于1929年,是原圣母院修女的修道处,现为“上海老站”餐馆。
        置身上海老站内,长廊内摆设着手动留声机、老爷照相机等老物件。其庭院内收藏了三台国宝级的老火车(两台车厢一台机头),特别是慈禧太后的专列是1899年当年德国汉诺威生产、当年运抵中国的最新款式豪华车厢,另外一台是先总理国父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的专列。现在食客可在该车厢内用餐。

扫街之91------上海徐汇源(上)
漕溪北路336号原大修道院

      漕溪北路336号原大修道院,建于1928年,带有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建筑规模可观,布局对称,气势不凡,简洁明晰的造型中不乏精致之处,山花檐口、阳台牛腿、哥特式的尖券窗和各个窗台都是有节制而优雅的装饰。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自助游图片
溪北路336号原大修道院

      修道院是天主教培训神职人员的学院,上海最早的修道院于1843年设于松江张朴桥,1850年迁浦东张家楼,1901年迁徐家汇,1928年该建筑建成后作为大修道院直至1955年。1959年起该处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所在,现为徐汇区人民检察院院址。

漕溪北路圣衣院旧址介绍

      1869年,由意大利人贝托尔德创建的圣衣会传入中国。圣衣会是天主教各派中教规最严格的隐修会。1869年2月3日第一批法国修女坐船来到徐家汇圣母院(现“上海老站”)创办圣衣会。圣衣院建于1873年,1874年迁入新建的圣衣院,直至1950年代初。2013年按原貌重建,现为上海电影制片厂使用。

漕溪北路圣衣院旧址

      该建筑呈外表平淡的假四层砖木结构宗教建筑,原是天主教徒隐世苦修的静谧之地,是教徒的住所。走廊两面布置着小房间,也是独立清静的小礼拜室;二层的廊子连接了一个层高较高的大礼拜堂。三层的楼梯间里天窗的光线高高地洒下来,整个楼梯被赋予了神秘的感觉。

漕溪北路圣衣院旧址现高档饭店

漕溪北路圣衣院全貌,2013年重建
 
      1873年12月圣衣会筹建圣衣院新会院。新会院是修女宿舍,南北向的礼拜堂(圣堂)位于宿舍西侧,与宿舍间有走廊连接,走廊北侧为罗马式落地窗。

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集团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影集团)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技术厂、上海联和电影院线、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上海东方电影频道、上海影视乐园、上海美术设计公司、银星皇冠假日酒店等单位组成,是目前中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现代电影集团之一。

上海电影制片厂片头雕塑

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位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2013年6月竣工。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896年中国第一场“西洋影戏”的放映在上海举行;1913年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在上海制作完成;1921年中国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电影故事片在上海诞生。从此,电影在上海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民族风格。

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博物馆内展厅之一
 
      博物馆投资9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影博物馆。左边黄楼原属圣衣院,天主教修女宿舍,建于1874年。圣衣院原楼年久失修,此次按原貌重建。
 
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博物馆内展厅之一
 
      四大展区介绍:一楼----荣誉殿堂,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也是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二楼——电影工场,电影的独特文化形式,与生俱来具有梦幻特征。揭示电影生产创作的神奇奥秘,开启制造梦幻的技术之窗;三楼——影史长河,19世纪末,电影作为新的技术发明传入上海,从20世纪10年代至40年代,电影在这座远东的现代化都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国文化的弘扬者与传播者;四楼——光影记忆,主题为电影人、电影场景和电影放映,回顾发行放映的百年历史,展示上海电影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

歡迎進入個人圖書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