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人洞遗址(最古老的陶器,世界首棵水稻)

 梦泽赤子 2014-08-02
  江西仙人洞遗址坐落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小河山。遗址分为上下两层。据放射性碳元素断代未经校正,下层遗存年代约为距今8825±240年。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考古人员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AFAR)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在美国《考古》杂志2013年第1期评选中,入选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仙人洞遗址下层遗存中陶器多粗砂红陶,器类仅见罐一种,表现了较强的原始性。生产工具中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和种类均较少。另外还有锥针、镞、凿、鱼镖等骨角器和极少的蚌器。

  上层遗存中有了较大的进步,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细砂或泥质的灰陶,器类有罐、豆、壶等。生产工具中打制与磨制石器共存,新出现石锛、骨矛和蚌镞。仙人洞人应该是依靠渔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的。它代表了当时华南地区洞穴遗址的一些共同特质。

  出土的石器有一部份是打制的,如刮削器、砍砸路等,有些握石片在打下来后未经任何加工就用来作切割或刮削之用。还有一部份石器则是经过磨制的,如钻孔器、凿、铲等;磨制得也比较粗糙。陶器都已破碎。从残片观察,器型大多是手工捏制而成的圆底罐,器内壁凹凸不平,胎壁厚薄不匀,胎质粗劣,有些还掺和了蚌末、石英粒;陶色很不稳定,有的在同一块陶片上呈现红、灰、黑三色;内壁和外壁均饰粗绳纹。这些都显示制陶技术尚处于原始阶段。当时烧造陶器可能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骨器有鱼镖、凿、针、笄等。鱼漂上刻有倒刺,戳鱼的功能较强。凿用于加工木器。针用于缝制衣服。笄上刻有条纹,以使束发时不易滑脱。蚌器多数穿孔;孔一般是对钻或敲凿而成;敲凿的孔四周很不规整。

  经过鉴定,遗址里发现的大量兽骨都是野生动物遗骨,鹿、猿、虎、野猪、麂、猪獾、小灵猫、果子狸、猕猴等,龟、鳖、螃蟹的碎骨。考古工作者还在泥内发现属于四个个体的人骨化石。

\

  最古老的陶器

  2012年,在中国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考古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都在仙人洞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但对于最古老陶器的年代一直不明确。中国、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重新调查了该处遗址,并对取样进行放射性碳素断代法测定,将最早出现陶器的时间确定为2万年到1.9万年前。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家,同时也是《科学》杂志关于该考古发现文章合著者之一欧弗·巴尔·约瑟夫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所做的这些,意味着时代更早的陶器可能会在中国南方发现。”
 

  经鉴定,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中成年男女各一人,还有两个是八岁和一岁左右的小孩。这似乎是一个四口之家,但事实上当时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距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诞生为期尚远,这时人们依然过着共同劳功、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从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其它文化遗物可以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先民们将兽皮缝缀衣服以避寒,将蚌壳钻孔后串连起来挂在胸前作装饰品,在山洞里燃起火堆烧煮食物和取暖,同时防御野兽的侵袭。这时还没有产生原始农业,人们主要靠渔猎为生,采集野生植物果实和螺蚌一类水生动物充饥。从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分析,今天的大源公社一带在当年还是森林、湖沼地区。尽管居住环境十分险恶,我们的祖先却凭藉着粗笨的石器,依靠群体的力量和智慧,战胜自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考古学界对万年仙人洞遗址很重视,有的认为这处遗址的堆积是“华南全新世洞穴堆积标淮剖面的代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陶瓷史展览,把仙人洞遗址下层堆积中出土的夹粗砂绳纹陶认定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陶器。

  据资料显示,在全新世初期,以打制、磨制石器和粗砂绳纹陶共存的原始文化分布的范围很广,在中国华南、东南地区甚至包括印度支那的一些地方都曾有所发现,而万年仙人洞遗址可算是典型代表,因为它有层次分明的早晚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华南地区较早被发现,还经过两次科学发掘,出土的人骨和动物骨骼也都经过了科学鉴定,这就为分析比较和综合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有人提议,可以把这同一类型的原始文化定名为“万年仙人洞文化”。

万年仙人洞发掘的陶器。

 
万年仙人洞人种出世界首棵水稻 赣鄱是世界的稻作起源中心区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总是和植物的驯化联系在一起,农作物的出现是人类自身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而人类何时何处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是中外考古学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话题。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江西万年大源盆地一个被称为仙人洞的溶洞被发现;30年后,在这个洞穴遗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近5000年,万年仙人洞由此成为世界稻作之源。

万年仙人洞人种出世界首棵水稻

1、一名下乡干部用文化眼光第一个发现这个古老的洞穴

万年仙人洞位于距县城12公里的大源盆地小荷山山脚,呈狭长形,有一种安详、古朴的美。《万年县志》有云:仙人洞有八奇。这里数里皆石,玲珑窈窕、千姿百态;绝岭处峰峦秀拔、峻壁横披;遇雨则盈山皆壑、瀑布飞流;石山上多古柏高松,苍翠挺立;洞内深处有径尺小塘,塘水清澈,时有小鱼,捉之不见;洞外左侧有小河轻歌曼舞,婉转流淌,春夏水涨又白浪掀撼,类似水国。"这是我国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时期的典型洞穴遗址。"万年县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王炳万向记者介绍。这是一个古老的溶洞,洞口呈弧形,洞内很凉,地面比较潮,洞内面积近千平方米,高近10米,大洞之内还有3个小洞。洞壁装了电灯,但光线依然很暗。

用文化的眼光看事物,文化便无处不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江西省委一名下乡工作干部就用文化的眼光成为发现仙人洞的第一人。当时这位文化人在洞口发现有不少石器和动物骨骼等,意识到这不是一处简单的洞穴,他立即向省里汇报。这位文化人叫什么名字,至今已没有人能记得。

1962年2月,大源盆地处处春寒料峭,当时的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悄悄地进入仙人洞进行最初的调查。考古人员发现洞口暴露出许多动物的骨骼和大量螺壳,并采集到一件穿孔石器和一件砺石。另外还发现洞口右侧靠洞壁处有大量胶结堆积,高有1.3米左右,堆积里除了不少动物骨骼、螺壳外,还有少许红砂陶片。这些迹象表明,这是一处古代洞穴遗址。

当年3月,省里的考古发掘队来到仙人洞,这次历时50天的试掘收获颇丰,在28平方米的范围内,共获得石器、骨角器、蚌器和陶片等遗物300余件(片),动物骨骼碎片600余块。同时发现烧火堆遗迹12处。1964年4月,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对仙人洞进行了第二次试掘,所得遗物种类与前一次相同。因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考古人员将仙人洞认定为单纯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只有6000~7000年。加上后来"文革"的原因,对仙人洞的发掘就此中断,刚刚苏醒的仙人洞又沉寂无声了。

不管怎样,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其他文化遗物也足以让我们对原始先民的生活画面浮想联翩:先民们腰捆用兽皮缝缀的衣服,胸前挂着蚌壳钻孔后串连起来的饰品,手握劳动工具,出去打鱼狩猎、采集野生植物果实和螺蚌等水生动物充饥。同时在山洞里燃起火堆烧煮食物和取暖,在夜间还防御野兽的侵袭。从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分析,今天的大源镇一带在当年还是森林、湖沼地区。原始先民却凭借粗笨的石器,依靠群体的力量和智慧,战胜自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2、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目前世界最早的水稻遗存

要全面了解万年仙人洞,就得说说吊桶环遗址。吊桶环遗址位于大源盆地西南部吊桶环山山顶,此山因顶部有石洞外形酷似吊桶而得名,与仙人洞相距近1000米。是万年县文物普查时王炳万发现的,后被人称为"王洞"。

仙人洞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要归功于一位充满文化责任感的美国老人。这位美国老人是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家马尼士博士。1991年秋天,马尼士应邀来江西,参加"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老人不了解江西,但知道万年仙人洞。他认为,水稻起源应该是在中国,而且应当在长江以南。老人还说,人类初始是在山洞,然后才走向平原,最早的稻作应到洞穴里找。翌年,这位老人又实地考察了万年仙人洞,并提出对仙人洞重新进行考古发掘。回到美国后,马尼士一方面筹集资金,一方面不断向中国国家文物局申请,要求与中国合作联合考古,在江西北部地区对稻谷起源问题进行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1993年8月18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马尼士的申请,并指定北京大学、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马尼士所代表的基金会一起发掘。1993年的金秋季节,大队人马开赴万年仙人洞现场,试着揭开水稻起源的神秘面纱。这是江西首次搞中外合作考古,考古阵容非常强大。考古人员抵达万年仙人洞后,开始清除早年的填土。一寸一寸地挖,一段一段地推进,小心翼翼地逐层取样。考古队员还在吊桶环遗址开探方18个,挖掘面积18平方米,发掘深度平均1.10米,除了出土一些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外,还发现了堆积如山的兽骨。翌年夏天,从北京大学传来好消息,通过孢粉分析,发现了栽培稻标本;美方传来消息,通过植硅石检验,也发现了稻谷标本。1995年9月18日,中美考古学家再次踏进仙人洞、吊桶环遗址。3年的辛勤探索终于获得出人意料的收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距今1.2万年到7000年之间的地层中,发现了水稻植硅石标本。

仙人洞遗址有上、下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下层为旧石器时代末期,上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吊桶环遗址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中期为旧石器时代末期,上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两处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地层,都出土了野生稻植硅石,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都出土了丰富的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这说明,在距今1万年前,人们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水稻,同时采集野生稻;在距今7500年左右的地层中发现的水稻植硅石,已经是栽培稻,说明稻作农业已经形成了。这是惊世的发现!距今1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近5000年。

3、赣鄱是世界的稻作起源中心区

稻作起源多年来是国际考古学界和农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稻作起源于何时何处?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争论不休。前苏联著名遗传学家瓦维洛夫肯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却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各地出土的稻谷标本年代越来越早,远远超过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特别是浙江河姆渡、江苏草鞋山、湖南彭头山等多处发现了7000年以前的稻作遗存,长江中下游是稻作起源中心之说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于是,中国是世界稻作起源地,已成为全世界考古专家、学者的共识。

万年仙人洞1万年前栽培稻植硅石标本的发现,无疑给长江中下游起源说提供了极为有力的证据,为证明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提供了极为有力的科学证据,同时也有力地昭示了赣鄱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起源中心区。

被誉为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资深研究员陈文华说,对这个推断的证据还有:在万年附近的东乡县,至今还保存着一片野生稻,这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陈文华告诉记者,世界上现在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吃大米。也就是说仙人洞先民种下世界第一棵水稻的创举,养育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这比四大发明的贡献还要大!

4、吊桶环是仙人洞居民的大屠宰场

在1999年8月到2000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和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两遗址出土的遗物极为丰富,仅上个世纪90年代三次发掘,就出土石器650件(片)、骨角器235件、穿孔蚌器54件、陶片786块和人骨20多块,另外还出土了3.5万余块动物骨骼碎片。

从两处洞穴遗址各层出土的包含物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看,表明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两处遗址地层堆积完整而清晰,这在江南发现的诸多洞穴遗址中是罕见的,为探讨人类如何从旧石器过度到新石器以及新石器革命是在何种环境、何种状态下发生提供了一份宝贵资料。另外,仙人洞下层出土的陶片均为夹粗砂红陶,火候低,陶色不纯,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制陶技术相当原始。由于陶片过于破碎,仅复原一件成形器,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见最早的一件成形陶器,其烧制年代在距今一万年以前。

吊桶环遗址比仙人洞多了一个地层-----旧石器时代晚期。从出土遗物看,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两者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层,文化面貌基本一致。另外,专家认为,从两处遗址所处位置和遗址自身的地形、地貌以及发掘揭露出的一些迹象看,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先民主要在地势较高的吊桶环栖息,到旧石器晚期之末,特别是随着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革命的到来,由于大源盆地环境的变化和逐渐被改造,原先主要在吊桶环栖息的原始居民开始走下山岗,把仙人洞等洞穴作为居住的主要场所,而这个时期的吊桶环,从出土有成千上万的动物骨骼碎片来看,应该是仙人洞居民狩猎的临时性营地和屠宰场。仙人洞居民狩猎获得野兽后,便在吊桶环屠宰分食,吃饱后便将剩余的带回洞里。

考古工作者在对万年仙人洞的发掘中发现,在距今6000~7000年前,仙人洞原始先民的生命信息突然中断,且达两三千年之久。仙人洞的原始先民缘何突然从仙人洞消失?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有人猜测,在六七千年前,原始先民可能有由此大迁徙的行动。迁徙的原因,或是猛兽来袭,或是洪水威胁,或是久旱不雨,或是地震塌方,或是另有新居……其中,地震塌方的说法有个难成根据的根据,那就是我省考古工作人员对仙人洞的第一次试掘中,发现洞口有一巨石,巨石下有4个个体人类头骨。经鉴定,其中成年男女各一人,还有两个是八岁和一岁左右的小孩,其中一岁左右的小孩似乎躺在女性的怀抱里。可能是地震或者其他原因,溶洞上方塌下一块大石头,砸死了出逃的四个先民。

仙人洞的原始先民走出洞穴后去向何方?在迁徙过程中有没有将栽培水稻带往其他地方?至今没有答案。万年县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王炳万说,寻找万年仙人洞先民的踪迹,将是他们准备做的一项伟大举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