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存狂

 章意率 2014-08-02

http://www./news/201008/17/20100817153300126608_1.html如果真的有2012或毁灭性地震,林奇辉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存活下来,蔡珂珂则没那么乐观,虽然他为买生存装备花了十几万。
夏日雨中,一个难得凉爽的午后,林奇辉从798商务楼里迎出来。
一身浅色休闲商务装,笑容得体,怎么看,他都像一个商人。他是商人,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安保公司。
安保这一行他熟,没来中国前,他的工作也和安保有关。只不过,那时他在负责瑞典皇室的安全。
……

自信。曾任瑞士特种部队队长的林奇辉(下图右2)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复杂环境。

今年6月大婚的瑞典王储维多利亚是林奇辉的老熟人,维多利亚还是一个14岁的少女时,林奇辉就伴随在她左右,做她的私人卫队队长。在公主的眼里,这个曾是瑞典特种部队军官的男人简直就是生存狂——早已不再需要作战,还经常到雪山上进行滑雪和攀登训练。


林奇辉觉得自己不算生存狂,他更认可生存主义者的说法。生存主义者觉得世界随时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他们相信因为自己准备得更多,会比普通人更容易存活下来。 生存狂有新旧派之分,也有普通和重度之分。重度生存狂很可能有收藏癖,很多欧美老牌生存狂都会在装甲地窖内配备空气循环系统和自主发电系统,有的甚至还有溶液培养装置,可以种菜。当然,足够几年用的水和食物必不可少。一套下来,至少花费20万美元。
新派生存狂坚信逃跑比坐以待毙更有效,他们身边永远会有一个可以容纳30公升重物的背包,包里装的东西至少要够逃生三天用:防水、防火、防辐射的军用衣服和手套、刀具、急救包、食物、水,以及硬通货(一般是美元,必要时可以买食物或贿赂关卡的军警)。当然,逃生地图和信号强大的无线电设备也必不可少。在汶川地震中,手机、电话和互联网都没有用,少量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短波无线电台进行的。
当然,林奇辉现在的工作已远远超越了生存主义者该做的:“一般的生存狂只需要考虑到灾难或战争的情况下自己该如何生存,在和平的社会中,他们的准备工作只是个人爱好。而政要和富豪则不一样,比如欧洲的皇室成员,他们面对公众必须表现出亲切,但同时还要防备群众中可能的威胁。尽管当下暗杀和绑架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少,但很多时候威胁都来自过度热情的公众,甚至还有一些因为迷恋或崇拜做出过激行为的精神病人。刺杀里根的元凶便是例证。”
2006年,从瑞典王室辞职的林奇辉来到中国,那时他发现中国人的安全意识非常淡漠。欧美的富翁一般会把收入的5%花在安保上,中国富人连1%都不愿意花。经历过冷战的欧美人会盖一些安全屋,即在房屋下面加盖一个装甲地窖,防止核弹袭击;中国人则热衷于住几乎没有任何实质防御功能的别墅。
2008年前,林奇辉的公司一直经营不善,他将此归结于中国人忌谈死亡和灾难。汶川地震后,林奇辉随着联合国工作组进入四川,负责这些人员的安保和出行。那时四川余震不断,作为资深生存狂,林奇辉很快就能在他们开展工作的地点附近勘察出若干个安全汇合点。安全汇合点一定要地质条件稳固,足够开阔。到达汇合点后,汽车立刻熄火,所有人下车散开,但相互保持目视接触,以免走散。在地震中,林奇辉保护的人员和装备都没有任何损失,受到联合国的肯定,他的公司也因此开始有点起色。
也是在汶川地震后,林奇辉发现中国人的观念开始变化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如果灾难来临该怎么办。电影《2012》和《唐山大地震》播出后,”如果真的有2012……“甚至成为饭桌闲谈。
……

生存装备。1 防弹风镜 2 指南针 3 手电筒 4 野外多用途餐具5 户外气化炉 6 露营灯 7 求救信号灯 8 镁块 9 望远镜 10 登山表 11 折刀 12 对讲机 13 水壶 14 户外 15 煤油炉 16 工兵铲

如果真的有2012,蔡珂珂不会自己跑,他会和家人在一起。
林奇辉说靠多年的积累,自信只要他还能动,就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家人。蔡珂珂没那么自信,有些时候,他甚至有点悲观,觉得如果真的是毁灭性地震,那他只能祈祷这6年的准备有用了。
蔡珂珂就是林奇辉口中的重度生存狂,虽然蔡珂珂并不认可这一说法。6年前,蔡珂珂大学刚毕业,正在从军品收集狂过度到户外收集狂。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算是生存狂,只不过会下意识地避开可能的危险: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尽可能不坐飞机,遇到感觉不舒服的人会很快提高警惕,到陌生地方前会记住路线,以防不测。
知道自己算重度生存狂,是在户外用品的论坛上。在那里,蔡珂珂遇到很多和他相似的人,一起讨论城市生存和户外生存的专业问题,比如防风打火机远不如镁块与引火棒有用,摩擦引火棒点燃镁粉,就能生火。即使镁棒被水泡过也能用,一小块可以点火上千次。再比如刀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刀,不仅能防身,挖野菜打猎也不在话下。
现在蔡珂珂随身携带的东西越变越少,用他的话说,是“生存狂病症在慢慢减退。”“病症”最严重时,他的背包里随时都会有食物、水、刀具、急救包和防风打火机。现在他开始给自己减重,包里只剩手电和一把能当刀使的工程塑料钥匙链(刀具没法过地铁安检),以及一只卡西欧户外手表。他说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他认为可能的威胁越来越少了,而是因为他相信危险来临时,人的反应比工具更有用:“你比如戴个户外手表当然有助于辨别方向,问题是现在城市信号干扰严重,罗盘就不准了。想要判断方位,还不如依靠树荫、太阳、月亮和星星。”
6年间,蔡珂珂为买各种防身和户外用品花费了近20万。买的东西越多,他越感觉到自己对如何才能存活下来这件事想得太简单。当然,最初收集这些东西时,他也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生存狂。从小生长在军队大院的蔡珂珂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迷恋军品,最痴迷的时候,只要看到喜欢的就会想办法买下来,每次出门都会背在包里,一有空就要拿出来看看。
蔡珂珂不再单纯依赖装备,始于2006年。那一年,北京的宁倩在穿越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时意外死亡,她生前写下的博客说自己在跑步机上“跑了30分钟,(就)完全跑不动了,开始走路。”
对宁倩的死,蔡珂珂并不意外,但他也因此开始思考:“无论户外还是室内,装备都得专物专用,如果连基本的给养都不够,身体也没有完全准备好,就去户外探险,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件事之后,蔡珂珂将装备100%的重要性降为50%:“太过依赖装备,人就会变得自大,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事实上,判断什么地方能去、什么事情能做、个人能力有多大同样重要。”
个人能力是蔡珂珂生存论中的另一个50%。这个能力,在他看来,除了求生意志外,就是体能的准备。蔡珂珂从七八岁时随着外公开始跑步,到现在仍然坚持一周锻炼四次,除了计时跑步外,还要进行哑铃、俯卧撑、空手道等力量练习。
在被问到“如果真有2012”时,他笑着说那得看是什么灾难:“海啸还好,至少有反应的时间。如果是地震,就得靠运气,一下子被压死,资深生存狂也没折;如果仅仅是被困,那我一定能想办法出去。”
……

自知。玩生存装备6年的蔡珂珂说想要存活下来,最重要的是有判断。

职业影视编辑范昕非常赞同蔡珂珂的“50%”论。网名“郑三炮”的他在生活当中也是一个生存主义者,出门不能带刀,必然会带一支能防身的特制圆珠笔;窗台上的爬山虎一到秋天就会全部清理掉,理由是怕引起火灾。
虽然已经很久不回美国,范昕的枪和警徽还锁在美国洛杉矶地区警局里,从技术层面上说,范昕还是一个警察。范昕说拥有最先进装备不是成为生存狂的必要条件:“谈论生存,首要是生存信念,其次是生存意识,最后是生存技能。所谓生存信念,是人在面临紧急状况,或者遭受严重伤害后的生存信念。举个例子,有的人见血就晕,受了一些伤,就从意识上放弃抵抗;而经过战术训练的人,虽身负重伤,却仍然能够奋力求生。两种人面对同一种局面时,可能结局完全不同。”
范昕的生存装备并不多,除了刀具、手电、瑞士军刀和户外手表外,他最有特色的收藏也就只剩一个特制的军用手机(结实得可以当板砖使,信号超强)。当听到蔡珂珂抱怨很多生存装备变成不必要的负担时,范昕笑着说用不着最好:“请感谢上苍,你很幸运。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永远不要用上自己的生存装备。但这里我借用美国人的一句名言:拥有而派不上用场,远胜于你需要时却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