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品”见“人品”

 指间飞歌 2014-08-02

“考品”见“人品”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3-05-29 星期三

公务员考试中,一些考生在参加笔试的现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并非违规违纪,只在个人的“人品”上显现出自身的弊端。

实质上,公考不同于其它考试,因其目的在于选拔知识过硬、品德优良、心态良好、明白事理、顾全大局的优秀人才,充实党政干部队伍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显然,“唯分数论英雄”不是公考的本质。对于公考中的笔试关,有人质疑,考的不是数理化,就是急转弯,与考察能力的关系也不大。实质上,并非如此。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处理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总结写作能力等,作为进入公务员队伍基本门槛的“公考”就是最直接的“测试仪”,而公考的笔试考场表现同样是公务员基本素质的“测试仪”。

笔上见功夫,言行显品质。考试中的一言一行无疑在考验着考生是否具备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考试迟到、大呼小叫、催发试卷、擅提要求、不听命令……这些瑕疵的举动无一不在刺激着监考人员的神经,倘若监考员就是面试官,这些考生将无不成为被直接“枪毙”的对象。实践证明,往往正是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暴露一个人最真实的道德品行。对参加公考的考生而言,考试这件小事都做不好,何求其能为人民办大事?

很多场合,除法规与纪律之外,就是道德的范畴,而道德成为公务员素质准绳中日渐加重的组成部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无德者,不求其能。考生在公考中展现出来的行为素质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养成的本性习惯,这种秉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素质的好坏,更对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产生长远影响。

公考中,支持和配合监考人员是公考人员的基本素质体现,连基本的考场素质都丢了,又岂能让人相信其会有为民服务的“全心全意”、尊重领导的“诚心诚意”。公考中,其任何一个阶段都应当以公务员该有的行为素质来对待。当下,不排除为考试而考试的工作压力依旧存在,但担当国家的公务员不该用“工作压力”来说事。有一句话概括很到位:当官即不许发财。即要么别想着发财,要么别当官。当官,就要当好人民公仆中的一员,时刻体现“好品德、高素质、严要求、重实干”,而不仅仅表现在面试官或者领导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