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肾阳,益精血。 【功效特点】本品咸平偏温,长于补肺益肾,摄纳肾气定喘,故为治疗肺肾虚喘之要药。因有温肾壮阳作用,所以亦可用治阳痿诸证。临床可用治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喘息、肺气肿及肺结核喘咳咯血而属肺肾两虚者。 【功效作用】 1.补肺肾,定咳喘①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常年发作,遇寒冷发病,与人参、胡桃肉、百部、紫菀、炙麻黄、煨诃子、五味子等同用。②用于肺心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久而致喘息不定时发作,遇劳则甚,可与人参或西洋参、炙麻黄、山萸肉、炙远志等同用。 2.助肾阳,益精血:①用于肾虚阳痿,可与人参、鹿茸、淫羊藿等同用。②用于肾虚遗精,症见寐则滑精,腰酸肢软,畏寒肢冷,可与鹿茸、补骨脂、胡桃肉同用。 【鉴别应用】 1.本品雄者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短;雌者为蚧,皮细口尖,身大尾小。雌雄相呼,累日相交,两两互抱,捕者擘之,虽死不开,故入药其尾功效尤著。 2.蛤蚧壮阳功效不如海马、海龙、淫羊藿、蛇床子,但定喘止咳为其特色。 【配伍应用】 1.配人参:益气定喘,主治久病肺肾两虚、上气喘满、面目浮肿、失音。人参为大补元气之药,补脾益肺;蛤蚧为补益肺肾之品,益精养血,定喘止嗽。二药相伍,则能使肺气足、脾气健,从而共增益气定喘的功效。 2.配补骨脂: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肾纳气;蛤蚧补肺纳肾,定喘止咳。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止咳平喘之力增强。 【应用注意事项】风寒及痰饮喘咳不宜用。 【用法用量】内服:1.5~3克,一般不入煎剂,多用焙黄去头足,研末冲服,或入丸散,也可泡酒服用,还可清炖,多与冬虫夏草、瘦肉同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