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龙藤的功效

 兰兰511 2014-08-02


九龙藤的功效作用

九龙藤药物名称:九龙藤
始载于《南宁市药物志》。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茎。原植物系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Benth.)Benth.常绿攀援木质藤本,高2—7米。幼枝浅黄色,密布锈黄色皮孔,嫩枝,花序、叶背均被短茸毛,卷须2个对生或1个。单叶互生,卵圆形,矩圆形或心脏形,长5—9厘米,宽2.5—5厘米,半革质,前端分裂,或凹头,全缘,基部圆形或微凹或耳廓形;叶柄长22—40毫米,两端膨大,托叶针状,早脱,秃净。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筒5裂,长三角状,表面具短茸毛;花瓣5片,白色,离生;雄蕊10,3枚较粗壮,花药2室,纵裂,丁字药;雌蕊1,被很短茸毛,花柱成喙状。荚果表面有细网状纹,熟时开裂。种子黑色,扁圆形。花期9—10月。果期翌年1—2月(广西)。生予沟边、山谷、河北、疏林下或灌木林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地。本植物的根(九龙根)、叶(九龙藤叶)、种子(过江龙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随时可采,采后切片,晒干。 、
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药物志》),猪蹄叉、羊蹄叉(《广西中草药》),黄开口、子燕藤、五里藤、双木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夜合草、千打捶、九牛燥、五花血藤、马脚藤(《湖南药物志》),飞杨藤、羊蹄风(《广西药植名录》)。
性味归经
甘、辛,平,无毒。入肝、肾二经。
功效作用
1.祛风除湿,治风湿骨痛。
2.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
3.续筋接骨,治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3—15克(鲜用30一60两)。煎服。
各家学说
《南宁市药物志》:“苦辛,平,无毒。祛风、去瘀、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接骨。”
《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九龙藤一至二两,两面针二至三钱。水煎,每日一剂,分二到三次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